Gut|High accuracy model for HBsAg loss based on longitudinal trajectories of serum qHBsAg throughout long-term antiviral therapy
-
-
乙型肝炎临床治愈(即HBsAg转阴,伴或不伴有抗-HBs出现)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理想治疗终点。对CHB患者实现临床治愈的可能性进行精准预测,对于推动相关临床策略的实施以及新药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受试者筛选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科学的方法预测并平衡各组受试者的特征,可以有效提升临床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既往已发现多种与实现临床治愈相关的标志物,例如HBV RNA、HBV核心相关抗原(HBcrAg)和HBsAg定量(qHBsAg)等。然而,以上绝大部分预测标志物或模型仅基于单个时间点临床数据,或两个特定时间点的差值变化,尚无法完全反映CHB患者长期病程中qHBsAg动态变化对实现HBsAg转阴的影响。
2024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及樊蓉教授等依托一项来自我国50家中心的长期随访的真实世界前瞻性队列(Search-B研究),基于纵向判别分析(LoDA)建模算法,高效利用患者随访期间的多时间点HBsAg定量数据,构建并验证了一项新型、精准的乙型肝炎临床治愈预测模型(GOLDEN评分)。该评分可平均提前18.94个月预测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的发生[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979~0.981]。利用GOLDEN评分,可将患者分为优势人群(占总人群8.5%~10.4%)和非优势人群(占总人群89.6%~91.5%)。其中,优势人群的5年临床治愈累积发生率为17.0%~29.1%,而非优势人群中无人实现临床治愈。此外,在各亚组中,该评分亦表现出稳定的预测效能(AUC:0.946~0.997)。尤其是在入组时低水平qHBsAg(<100 IU/mL)患者中,该模型仍可很好地区分患者后期乙型肝炎临床治愈概率,优势人群的5年累积临床治愈率达39.9%。
综上,该研究成功创建并验证了一种基于qHBsAg纵向数据的新型且更为准确的乙型肝炎临床治愈预测模型。此模型可用于指导抗病毒治疗策略的选择,同时能够辅助临床试验受试者的筛选,为CHB患者个性化管理提供了一个更加有效的评估工具。
摘译自FAN R, ZHAO S, NIU J, et al. High accuracy model for HBsAg loss based on longitudinal trajectories of serum qHBsAg throughout long-term antiviral therapy[J]. Gut, 2024. DOI: 10.1136/gutjnl-2024-332182. [Epub ahead of print]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 赵思如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