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又称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血窦、肝小静脉和小叶间静脉内皮细胞水肿、坏死、脱落进而形成微血栓,引起肝内淤血、肝损伤和门静脉高压的一种肝脏血管性疾病。2002年,DeLeve等基于实验和病理研究发现,建议以HSOS代替HVOD。在近年发表的文献中上述两种名称均有使用。因此,在本共识中我们认同HSOS和HVOD可以相互替换。 HSOS/HVOD(以下简称HSOS)临床表现为腹胀、肝区疼痛、腹水、黄疸、肝脏肿大等,常被误诊为巴德-吉亚利综合征(BCS)、失代偿期肝硬化或急性重型肝炎等疾病,影响对其及时诊断和治疗。HSOS病因较多,但国内外明显不同。欧美报道的HSOS大多发生在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预处理后,国内报道以服用含吡咯生物碱(PA)的植物居多,其中以土三七(或称菊三七)最多。 目前,国外有关HSOS的诊治共识指南有2013年英国血液及骨髓移植学会HSCT后HVOD(HSOS)诊断和处理指南,以及2015年欧洲骨髓移植协作组HSOS/HVOD现状和展望立场声明。此外,在2009年美国肝病学会和胃肠病学会肝脏血管疾病指南、2011年意大利肝病学会肝脏血管疾病推荐意见和2016年欧洲肝病学会肝脏血管性疾病指南中,均有提及HSOS诊治的内容。但国内尚无相关共识。 近些年来,国内报道的因服用含PA植物罹患HSOS病例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导致预后不佳。为此,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协作组于2016年7月讨论决定,基于现有国内外研究,制定我国PA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PA-HSOS)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经1年起草,期间1次在武汉、2次在南京组织专家对共识草案反复讨论修改,最终定稿。 本共识采用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和评价(GRADE)系统对循证医学证据的质量和推荐意见的级别进行评估。在形成推荐意见时,不仅考虑到证据的质量,还要权衡干预的利弊与负担、患者意愿和价值观的多样性,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推荐措施的公平性与可实施性等。
吡咯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年,南京)
发布日期:2017-08-03
英文标题:Expert consensus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yrrolidine alkaloids-related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 (2017, Nanjing)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 33(9): 1627-1637
阅读次数:1597
相关指南
- 2019 共识指南:成人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临床试验期间疑似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检测、评估和管理
- 《2019年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药物性肝损伤》精粹及评析
-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19年版)
- 2019 EASL临床实践指南:药物性肝损伤
- 中药药源性肝损伤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
- 吡咯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年,南京)
- 血液病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和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
- 中国首部《药物性肝损伤防治指南》解读
-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
- 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
-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及肝病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大陆地区诊治建议与台湾《结核病诊治指引》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