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3年 第4期

显示方式:
抗肝纤维化治疗新进展与评价
蔡卫民
1993, 9(4): 173-175.
摘要:
<正> 近年来肝病研究揭示,各种慢性肝病的病理学共同基础是肝纤维化,有云谁能阻止或减慢肝纤维化的发生,将会治愈大多数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在进入肝硬化之前,尚有逆转至正常的可能,因此人们十分重视肝纤维化的研究工作,几年来已取得较大进展。本文仅扼要讨论对肝纤维化治疗的一些认识与抗肝纤维化治疗临床研究新进展。
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进展
孙自勤, 权启镇
1993, 9(4): 175-178.
摘要:
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方法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建立的一些主要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指标,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了评估。其中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β—NAG)及同功酶、PⅢP、Ⅰ型及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等在肝纤维化早期即可升高,有较大的测定意义。尤其是LN除能反映早期肝纤维化外,还对门静脉高压有预测价值。几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肝纤维化的检出率。
肝纤维化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的进展
朱国静, 范宗滂
1993, 9(4): 178-181.
摘要:
<正> 肝纤维化是造成肝功能异常和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因素,亦是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其病理特征:汇管区大量纤维组织增生,但无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并可逆转至正常。一、胶原代谢胶原分子单位为原胶原,由三条α-肽链约10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三条α肽链相互
储脂细胞与肝纤维化
王要军, 于峻基, 戴益民
1993, 9(4): 182-184.
摘要:
<正> 储脂细胞(Fat-storing cells,FSC)又称Ito氏细胞、脂质细胞,是在肝脏内发现的三种窦周细胞之一,其胞浆内有富含维生素A和甘油三酯的脂质小泡,它不仅具有储存、代谢维生素A的作用,而且能产生肝脏细胞外基质。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储脂细胞的作用(一)合成胶原蛋白肝脏中细胞外基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肝纤维化
孙自勤, 权启镇, 于峻基
1993, 9(4): 184-186.
摘要:
本文综述了TGF-β1的结构、性质、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它与肝胶原、纤维连结蛋白等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合成明显相关,是近年来发现的反映肝纤维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不典型的血清学表现的分析
骆抗先, 梁炽森
1993, 9(4): 186-188.
摘要:
<正> 血清标志物是临床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检测常规方法,但有时出现一些不常见或不典型的结果,难以合理解释或导致错误解释。出现这种情况,目前多由于国内某些试剂盒的质量问题。这在临床工作中引起了不少麻烦,在研究工作中还可
癌周肝硬变组织与肝癌组织中HBV DNA和HBsAg分布的比较及意义
张晓东, 郭冰芳, 王文亮, 刘彦仿, 王伯法
1993, 9(4): 188-190+230.
摘要:
用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PAP法相结合的双标记技术,检测了31例人肝细胞癌(HCC)和其中9例癌周肝硬变组织中乙肝病毒DNA(HBV DNA)和HBsAg的定位及分布。结果显示,31例HCC组织中检出HBV DNA 20例(64.5%),HBsAg14例(45.2%),二者同时检出共8例(25.8%),9例癌周肝硬变组织中全部检出HBV DNA和HBsAg。观察发现,癌周肝硬变组织中HBV DNA和HBsAg双标阳性反应较强,癌组织内HBV DNA和HBsAg的分布多不相一致,并且HBsAg阳性反应较弱,甚至表达缺失。
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的研究
郭洪涛, 王宪远, 韩广宇
1993, 9(4): 190-192.
摘要:
本文采用嗜银染色技术对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进行了计数和探讨。结果显示:慢性活动性肝炎的AgNORs核均数是2.69±1.04,肝硬化为2.72±0.69,均高于正常肝细胞的AgNORs,核均数1.80±0.56(P<0.05),但低于肝细胞性肝癌的AgNORs核均数5.67±2.51(P<0.01)。随着肝癌的分化程度变差,肝癌的AgNORs核均计数增加。我们认为AgNOR技术有助于某些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肝癌的病理学分级,有望成为肝肿瘤研究的一个新指标。
肝再生刺激物质的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姚志强, 杨为松, 陈镔复, 商澎, 张文彬, 陈勇, 刘智广, 刘晓欲, 邵军, 周永兴
1993, 9(4): 192-194.
摘要:
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从人胎肝中纯化肝再生刺激物质(HSS),并应用多种生物学技术证明HSS可剂量相关性地促进肝细胞DNA合成,每毫升培养液中含38ng的HSS即可促进肝细胞DNA合成增加2.5倍;且与胰岛素、表皮生长因子有协同作用。提纯后的HSS杂蛋白含量降低6 000倍,特异活性提高840倍;SDS-PAGE银染色仅显示一条蛋白区带,分子量为12.8kd,并对其氨基酸组成与比例进行了分析。
叶维法教授事绩载入《世界名人辞典》及两种版《世界名人录》
1993, 9(4): 194-194.
摘要:
<正> 国际肝病研究协作交流中心主席、国际肝病学术大会首任会长、白求恩医科大学原任全校四个临床学院总内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兼肝病研究所首任所长及名誉所长叶维法教授的卓越事绩,前曾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广播电台以5种语言向全世界广播赞扬。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
938例慢性乙型肝炎及无症状HBV携带者的肝组织病理、免疫组化与临床分析
赵洪涛, 杜奎芳, 冯凯, 王维屏, 杜德利, 王东方
1993, 9(4): 195-197.
摘要:
我们对938例慢性乙型肝炎及无症状HBV携带者(ASC)的肝组织进行了病理、组化和临床对照分析。其中慢乙肝329例,无症状HBV携带者609例。临床与病理对照以无症状HBV携带者组符合率最低(29.23%),差异率为70%,经地衣红、维多利亚蓝、PAP肝细内HBsAg、HBcAg染色定位,发现ASC组和非特异性炎症组阳性率最高,肝细胞内病毒阳性率和病情成负相关。HBsAg在肝细胞内的表型以胞浆型为主,HBcAg的表型以核型为主。
肝硬化患者五种血浆生物胺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施先艳, 付苓
1993, 9(4): 198-199.
摘要:
本文对68例肝硬化患者血浆组胺、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进行了检测,结果;①肝硬化患者血浆组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含量高于正常人;②血浆组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含量与血清白蛋白浓度呈负相关,即表示其含量变化与肝脏功能状态有关;③门腔分流术后患者血浆组胺和多巴胺含量高于未作门腔分流术者,说明门腔分流的存在对血浆组胺和多巴胺降解代谢有影响;④患者血浆组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含量与门脉压力呈正相关,从而推测它们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形成和维持过程中起—定作用。
肝硬化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肝功能分级和β2微球蛋白之关系
房静远, 赵瑞芳, 王曼莉
1993, 9(4): 200-201.
摘要:
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检测102例肝硬化失偿期病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发现其Th亚群。Th/Ts比值下降明显。Ts亚群及成熟T淋巴细胞总体均有上升趋势。对其进行child-pugh分级。示Th/Ts比值按A、B、C三级依次递减、且A级与C级间差异显著;分析β2-微球蛋白与成熟T淋巴细胞总体呈正相关。而与Th、Ts亚群相关性不著,对Th亚群降低明显者用胸腺肽治疗后。Th/Ts改善不著。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lgA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陈安忠, 王宝奎, 李灼亮, 程莉, 黄振国, 叶友联
1993, 9(4): 202-204.
摘要:
我们用放免法测定11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结果表明,各型肝炎患者其含量增高,其增幅随病变严重程度而增加,顺序依次为重症肝炎、急黄肝、肝硬化、慢活肝、慢迁肝、急无黄肝,与血清总胆红素(SB)增幅顺序相同,两者血清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证实两者的消长规律大体一致;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也呈显著正相关,提示血清SIgA测定是肝功能受损的一项灵敏指标,有助于临床对该病的诊断、分型和疗效观察。
IEF分离硷性磷酸酶同工酶对肝细胞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费素娟, 倪润洲, 孟宪镛, 葛政举
1993, 9(4): 204-205+227.
摘要:
本文观察9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用等电聚焦电泳法(IEF)分离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同工酶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果,其结果见ALP1~5五条区带,其中ALP3对肝癌有特异性,阳性率在原发性肝癌组为71.6%;良性肝病组均小于15%;肝硬化组仅3.4%。用IEF检测肝癌特异性区带(ALP3)的阳性率(71.6%)较目前通用的电泳方法(25%左右)明显提高,同时,也有较高的特异性(77.0%)和准确率(8.0%);ALP3与AFP无相关,对AFP阴性的原发性肝癌也有诊断价值。
肝醒灵颗粒治疗慢性肝病临床观察
刘作恩, 曹武奎, 刘宏元, 袁桂玉, 李丽芬, 石景煜, 黄卫祖, 张淑修, 杨洪山, 史恩普, 彭泽波, 李卓男, 钟维列
1993, 9(4): 206-208.
摘要:
本文使用肝醒灵颗粒对109例慢活肝和94例肝硬化治疗观察,随机分为口服肝醒灵治疗组、静脉六合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肝昏迷变化,测血BCAA/AAA、血氨、血BCAA/AAA比值动力学观察。结果前两组肝昏迷清醒率均为100%,而对照组为42.9%,x~2、p<0.01,前两组血氨全部降至正常,与对照组相比p<0.01,BCAA/AAA动力学口服组接近静脉组的高峰值,而且下降缓慢。
胆道病人手术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变化及其与术后感染关系的研究
邬林泉, 梁毅
1993, 9(4): 208-210.
摘要:
胆石症病人45例手术前后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表明,手术后的免疫抑制是以细胞免疫功能抑制为主,表现为Th的下降。术后细胞免疫抑制的病人易发生术后感染,Th的变化可以作为预测术后感染的一项参考指标。
成石胆汁中结合胆汁酸助溶钙能力下降程度的估价
王忠裕
1993, 9(4): 210-211.
摘要:
对胆汁中各种结合胆汁酸助溶钙的贡献值和成石胆汁中结合胆汁酸助溶钙能力的下降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两个结石组各种结合胆汁酸助溶钙贡献值无明显差异。2.胆囊结石组总结合胆汁酸助溶钙能力为对照组的60.70%,胆管结石组为32.91%。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
章幼奕
1993, 9(4): 212-213.
摘要:
对31例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研究,发现抗HCV阳性急性肝炎患者外周血CD3+细胞明显增多,表明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与肝病慢性化有关;对抗HCV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分析表明,后者是肝损害加重的原因之一。研究结果提示细胞免疫反应在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结扎加栓塞前后入肝血流量的变化
薛涣洲, 鲁自详, 姜青峰, 田建国, 张宏伟, 王继英, 马桂英, 李丽娜
1993, 9(4): 214-216.
摘要:
作者观察了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结扎加栓塞前后的入肝血流量、肝功能和血中AFP浓度变化。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肝固有动脉结扎加栓塞后门静脉血流量明显增加,肝功能变化和AFP下降显著;一侧肝动脉结扎加栓塞后肝固有动脉血流量仅减少四分之一,门静脉血流量有所增加,对肝功能的影响不明显,AFP的下降也明显差于上组。提示了肝癌的血供特点和肝动脉阻断后经门静脉化疗的必要性。
抗凝血酶-Ⅲ测定对肝癌TAE后肝功能的估价
王天才, 杨玉珍, 王思元, 梁扩寰
1993, 9(4): 216-218+230.
摘要:
本文对130例肝病患者(其中肝癌50例)进行了AT-Ⅲ活性测定,有76例AT-Ⅲ活性(57.2±34.5%)低于正常范围(<70%)。正常人AT-Ⅲ活性平均值为100.0±26.7%。90%肝癌患者施行TAE治疗后AT-Ⅲ活性明显降低(38.2±30.2%)。AT-Ⅲ是一种较敏感的肝功能指标,且肝癌施行TAE治疗前、后AT-Ⅲ测定均较PT测定为敏感(栓前p<0.05,栓后p<0.001)、亦优于其它常规肝功能指标。TAE治疗后AT-Ⅲ活性明显降低者预后不佳,不宜重复施行TAE治疗。
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硫醇的含量
于美丽, 程秀, 宋继昌, 钱绍诚
1993, 9(4): 219-220.
摘要:
本文报导了用气相色谱的方法测定血液中硫醇的含量。经实验测定正常人血液中硫醇的含量平均为291±132n mol/L,在肝昏迷、肝坏死患者的血液中硫醇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通过对血液中硫醇含量的测定,为肝脏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140例术后随访报告
吴一武, 高焱明, 叶永红
1993, 9(4): 220-222.
摘要:
本文报告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184例,术后140例定期作了B超检查和随访2~5年(随访率75.27%),发现结石复发者58例(复发率37.86%);有胆管狭窄者77.19%(44/54)再发结石;胆管正常者16.87%(14/83)再发结石;砂样结石复发的最短时间在术后第8个月;1cm结石的复发最短时间在术后1年;结石复发在术后第2年最多(占41.38%);随访结果无症状者为93.57%;结石复发者58例中有26例经B超检查发现有不同程度的结石再生,但均无临床症状。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3例的临床应用
李会斌, 杨敖林, 吴国忠, 吴小龙, 孙素英
1993, 9(4): 222-223.
摘要:
本文报道应用电视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83例中有3例中转手术,占3.6%。余80例除1例发生胆漏外,未发生其它并发症。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
右上腹痛 消瘦 黄疸
陶文洲, 池桂霞
1993, 9(4): 224-225.
摘要:
<正>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8岁。因右上腹部疼痛伴消瘦1个月,皮肤发黄1周于1991年3月20日入院。缘于1991年2月18日,因进食油腻食物较多引起右上腹部突然绞痛,向右肩背部放散,伴有恶心、呕吐4次。次日出现寒战高热,体温39℃,住本市某医院。B型超声提示胆囊壁厚、毛糙,诊断“胆囊炎”,治疗
胆囊腺肌增生病一例
朱春兰, 任旭, 陶铸, 刘云兰, 田素礼
1993, 9(4): 225-226.
摘要:
<正> 患者女性,58岁,因上腹痛、恶心、呕吐反复发作二年,于1992年4月5日入院。查体:巩膜无黄染,肝、脾未触及。胆囊区压痛(+),墨菲氏征(-)。B超:胆囊形态大小正常,壁厚,欠光滑,其内可见1.0×0.7cm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逆行胰胆管造影:胆囊畸形呈葫芦形,胆囊内见1.0×0.8cm结石负影。静脉胆囊造影:胆囊浓缩收缩与功能正常。因诊断胆囊结石,胆囊畸
同胞二兄弟同患Dubin-Johnson氏综合征
乔玉琴, 徐常武, 王松贤
1993, 9(4): 226-226.
摘要:
<正> 例1 男,36岁,小学教师,因眼黄,时而肝区不适7年以肝炎初诊入院,患者于7年前开始巩膜黄染,肝区时而不适,能忍受,可自行缓解。但无发热、纳差、乏力等症状,曾多次外院查肝功能,除胆红质于32~40μmol/L外,TTT及ALT均于正常范围。体检:一般情况佳,巩膜轻度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六肋间,肝脾肋弓下未扪及,无腹水征。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正常,尿胆红质阳
甲乙丙丁四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一例
叶振斌, 雷永良
1993, 9(4): 227-227.
摘要:
<正> 男,49岁。因乏力、纳差半月,眼白发黄10天,于1992年6月10日入院。体检:神清,皮肤、巩膜深度黄染,腹膨隆,腹壁静脉无怒张,肝肋下2cm,质中,脾未及,两下肢轻度浮肿,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史4年。化验:抗HAV-IgM HAV-IgM(+);HBsAg(+),抗HBs(-),HBeAg(-),
乙丙丁各型肝炎病毒与巨细胞病毒的重叠感染
翁修志
1993, 9(4): 228-228.
摘要:
<正> 患者男,47岁,反复乏力、尿黄、肝功能异常10天于1991年11月27日诊断为乙型慢性迁延型肝炎而入院治疗。查体慢性肝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蜘蛛痣及肝掌,腹水征(-)肝肋下1cm,脾未及,化验:谷丙转氨酸200u,HBV-M、HBsAg(+)、
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合并肝霉菌病一例
李瑞杰, 徐占浩
1993, 9(4): 228-228.
摘要:
<正> 患者男,37岁。反复纳差、乏力、尿黄,伴肝功能异常二年余,近一周出现腹胀、目黄,尿色似浓茶样,于91年10月3日入院。体检:慢肝病容,皮肤巩膜黄染,肝掌(+),无蜘蛛痣,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腹水征(-)。左手食指及中指指甲呈灰黄色,前缘不整齐。实验室检查:HBsAg(+)、HBeAg(+)、抗HBc(+)。HBV-DNAHAVIgM(-)、肝功能:SB105μmol/L,
腐生葡萄球菌致胆道感染一例报告
赵洪亮, 李桂兰, 刘新民
1993, 9(4): 228-229.
摘要:
<正> 病历摘要患者男,44岁。因巩膜黄染二个月,发热伴右季肋部疼痛一个月于1992年6月13日入院。两月前,由于劳累后发现巩膜黄染,逐渐加重,伴食欲减退,乏力。一月来反复午后寒战高热,伴右季肋部胀痛,恶心、呕
老年亚急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皮肤出血性疱疹液检出HBsAg
卢松, 吴帆
1993, 9(4): 229-229.
摘要:
<正> 患者男,62岁,因乏力、纳差、尿黄一月于92年6月13日入院。体检:皮肤巩膜黄染(+++~++++),无出血点、蜘蛛痣及肝掌,肝肋下2.0cm,剑突下4.0cm,无触叩痛,脾末扪及,实验室检查:SB357.0μmol/L,SB’312.6μmol/L,A/G0.96:1,ALT31μ/L,AST128u/L;HBsAg P/N48.4,抗HBcIgG(+),抗HBc IgM(-),抗HBe(+),HBV DNA(-),HAV IgM(-),抗HCV()及抗HDV(-)、HDVAg(-)CICE450140、PT>1’,蛋白电泳γ34%,B超提示慢肝图像。临床诊断:亚急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于入院第二天,先发现前胸、背部及腹部出现少许散在出血点,后发展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