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7年 第4期

显示方式:
细胞凋亡与肝胆疾病
刘树人, 刘定国, 陆汉明
1997, 13(4): .
摘要:
细胞凋亡与肝胆疾病刘树人刘定国陆汉明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方式,其功能是清除组织器官中受损的、衰老的,或者是不需要的细胞,而不破坏细胞生存的微环境。细胞凋亡是一种生理性调节过程,与有丝分裂引起的细胞增生、器官肥大不同,凋亡是引起细胞的减少,组织器官...
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后细胞免疫损害的分子机制
余永胜, 侯英勇, 陈有华
1997, 13(4): .
摘要:
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后细胞免疫损害的分子机制余永胜侯英勇陈有华随着相关学科特别是免疫学发展,免疫效应细胞尤其是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在识别靶抗原的同时,不仅受MHC分子限制,而且需要其它共刺激信号,粘附分子特别是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参与了此...
白细胞介素6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荆俊杰
1997, 13(4): .
摘要:
白细胞介素6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荆俊杰综述张静杨守京审校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前期的组织学表现,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共同途径。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主要是细胞间质成分过多表达并沉积于肝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通过对间质生成细胞的直接作用和参与细胞因...
HCV RNA 的定位及其应用研究近况
汪荣泉
1997, 13(4): .
摘要:
HCVRNA的定位及其应用研究近况汪荣泉综述周子龙杨建民审校本文将近年来HCVRNA定位的方法学——原位杂交、直接原位PCR和间接原位PCR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作一综述。近年来,HCV的血清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深入探索HCV的致病...
门脉高压性结肠病
温巧生
1997, 13(4): .
摘要:
门脉高压性结肠病温巧生综述赵国宁审校门脉高压性结肠病是继发于门脉高压的一种以结肠血管扩张为主的病症。近年来认为是门脉高压病人急性或慢性下消化道出血的潜在原因。本文从发病情况、内镜及病理诊断、发病机理和治疗等方面,较系统地进行介绍。长时期门脉高压可以引...
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王兆荃
1997, 13(4): .
摘要:
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王兆荃慢性丙型肝炎常有进行性肝病的发生,应用α干扰素治疗本病已广泛开展,有人认为,其疗效常是短期的,容易复发。最近研究表明,口服病毒唑(Ribavirin)治疗慢性丙肝,可使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降低。也有报告部分病人血...
肝病患者性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张树军
1997, 13(4): .
摘要:
肝病患者性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张树军综述胡翔鹄审校肝脏作为性激素代谢的主要器官,当其发生严重疾患时常会导致性激素代谢的障碍。随着性激素检测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有关肝病患者性激素代谢状况的研究,已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现将近年来有关研...
丙型肝炎病毒在双重和三重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邱望龙, 李福元
1997, 13(4): .
摘要:
丙型肝炎病毒在双重和三重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邱望龙李福元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丁型肝炎病毒(HDV)存在相同的传播途径,因此,HCV、HBV或和HDV可同时或重叠感染并持续存在于同一患者中。近来不少研究报道,HCV、HBV或...
《现代肝胆病学高级丛书》出版消息
1997, 13(4): .
摘要:
《现代肝胆病学高级丛书》出版消息一、《临床肝胆病学》增订第二版本书为国际著名肝脏病学家叶维法和钟振义教授主编《现代肝胆病学高级丛书》之一。各科专家130人根据各自擅自分题撰写。本书阐述了肝胆的发生学、解剖学、遗传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影象...
肝性腹水与非肝性腹水的鉴别诊断
周平, 张木森
1997, 13(4): .
摘要:
肝性腹水与非肝性腹水的鉴别诊断周平张木森腹水是临床上常见的体征之一,病因较复杂。尽管约80%的原因系肝实质性疾病和肝硬化所致〔1〕。但腹水分析仍然是临床上的难题之一。传统的渗出液和漏出液检查,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对于肝性与非肝性腹水的鉴别诊断并不敏感...
胆管癌中抗凋亡基因 bcl-2的表达及意义
阎庆国, 王文亮, 黄高升
1997, 13(4): .
摘要: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抗凋亡基因bcl-2在72例胆管癌中的表达,25例肝细胞肝癌的癌旁肝组织汇管区胆管上皮作为对照。结果bcl-2在53例高、中分化胆管癌中的表达强于在19例低分化胆管癌的表达(P<0.01),在37例肝内胆管癌的表达强于在35例肝外胆管癌的表达(P<0.05),在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bcl-2在胆管癌中表达与其分化有关,且其抗凋亡作用在肝内、外胆管癌中可能存在差异。
乙肝患者肝组织中Fas抗原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双标记的研究
郎振为, 孟忻, 廖慧钰, 白金花, 李俊强, 张士杰
1997, 13(4): .
摘要: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技术对急性轻型和慢性活动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各20例活检肝组织中的Fas抗原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了检测。Fas抗原表达于肝细胞胞浆内,急、慢性肝炎肝组织中Fas抗原检出率分别为60.0%及80.0%,PCNA于肝细胞核内表达,其检出率均为85.0%。两种抗原阳性细胞可各自弥散分布于肝小叶内,但在点灶性和碎屑状坏死灶周围较为密集多见。结果表明,病毒性肝炎时肝组织中Fas抗原和PCNA的分布密切相关,肝细胞损伤愈明显,其再生修复能力也愈强。
基因工程干扰素 α-2b 加CD3AK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周岳进, 许雪延, 胡素琴, 胡操寒, 孙晓彩, 金伟虎, 池月志
1997, 13(4): .
摘要:
45例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随机分为三组。A组用干扰素α-2b(IntronA,干扰能)加经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B组单用α-2b;C组为对照组。结果:A组HBeAg和HBVDNA近期阴转率为73.3%,远期疗效为53.3%;B组分别为46.7%和33.3%。两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α-2b可有效抑制HBV复制,加用CD3AK可增强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
肝炎患者中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PCR检测
张立伐, 唐永煌, 王磊, 谢兴镛, 童福易
1997, 13(4): .
摘要:
应用逆转录套式PCR法检测了48例丙型肝炎、26例乙型肝炎及12例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均阴性的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庚型肝炎病毒(HGV)RNA。结果表明,我国肝炎患者中存在HGV感染;HGV可单独感染或与其他肝炎病毒混合感染。丙型肝炎患者中,HGVRNA的检出率为10.4%,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出率为3.8%,而在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标志均阴性的肝炎患者中的检出率为33.3%,HGV与其他肝炎病毒的混合感染可加重肝脏的损害。在我国,HGV感染是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标志均阴性肝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乙肝患者血清中HBeAg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及意义
吴晓蔓
1997, 13(4): .
摘要:
为了解循环免疫复合物在乙肝发病及转归中的意义,采用ELISA法测定HBeAg特异性免疫复合物(HBeIC),并与非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结果相比较。检测乙肝病毒(HBV)感染不同时期120名病例和40名健康成人。结果:1.HBcIC与HBV复制有关,其血清学标志的转换可作为预后的指标之一;2.CIC与复制水平有关,HBeIC仅为CIC的组成部分之一。
慢性乙肝患者病毒前C区突变株感染的检测与意义
刘晓松, 崔金环, 司建华, 刁均民
1997, 13(4): .
摘要:
本文采用3’端特异性PCR技术对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HBV前C区1896位点突变检测。结果发现4例HBV突变株感染,3例为混合感染,1例为单纯突变株感染。作者对使用3’端特异性PCR对HBV突变株检测的作用及HBV突变株在乙肝病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重叠HAV感染患者HBV前C/C区基因变异
李福元, 邱望龙, 管岑, 唐洪彦
1997, 13(4): .
摘要:
用聚合酶链反应与酶切技术相结合,对10例重叠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进行了前C区A1896终止变异和C区L97(异亮氨酸→亮氨酸)变异的动态检测。结果:重叠感染组第一次PCR检测HBVDNA和Al896、L97变异检出率分别为10%、17%和10%,明显低于单独HBV感染组的65%、68%和54%(P<0.001),结果提示,重叠HAV感染可对HBV产生抑制作用,肝损害主要与HAV感染有关。
胰高糖素负荷试验在黄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王天才, 尹朝礼, 杨玉珍, 王思元
1997, 13(4): .
摘要:
21例代偿期肝硬化(LCC),1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LCD)、12例慢性重症肝炎(CSH),20例肝内胆汁淤积(IHC)和18例肝外胆汁淤积(EHC)患者于胰高糖素负荷试验前、后分别测定了血浆cAMP值。结果显示负荷前各组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负荷后各组值均较负荷前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以EHC患者升高最明显(1212.50±281.12pmol/L),其次为IHC(954.15±238.45)患者。相反,LC、CSH患者血浆cAMP反应性,正常人为低下(P<0.01),尤以CSH患者最明显(172.33±75.16)。其中血浆cAMP值低于100pmol/L的5例患者均于住院期间死亡。以上结果表明,采用glucagon负荷试验有助于黄疸性质的鉴别,并可作为估价肝脏储备功能较理想的指标,且对肝硬化患者预后判断有实用价值。
肝性胸水的治疗探讨
王艳芬, 叶红军, 王荣友, 杜侗君, 潘太, 周志鹏
1997, 13(4): .
摘要:
本文分析了31例肝性胸水的治疗,重点探讨胸腔闭式引流加胸膜粘连术治疗难治性肝性胸水的疗效。结果显示,胸腔闭式引流可迅速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组织缺氧,短时期内排放大量胸水后,用葡萄糖注入使胸膜粘连,达到根治目的。本办法具有疗程短,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的优点,可作为治疗难治性胸水的有效方法。
异型乙型肝炎临床特点
张成道, 申德林, 褚兴华, 焦栓林, 王全楚, 郭新军
1997, 13(4): .
摘要:
为探讨异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特点对1995年住院的全部慢性乙型肝炎共计170例进行研究。结果表示,e抗体阳性慢乙肝占全部慢乙肝病例的68.8%,e抗体阳性慢乙肝的转氨酶峰值、复常天数、发病次数均比e抗原阳性慢乙肝高;个别患者于病程中突然出现重肝倾向,e抗体阳性慢重肝死亡率高。提示,乙肝病毒前C基因突变株在致病上比野株型严重,病情易反复,易造成轻型肝炎慢性化、慢性肝炎重症化。
病毒性肝炎患者周围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的临床意义
林瑞炮, 裘云庆, 马亦林
1997, 13(4): .
摘要:
本文对150例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30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和140例正常人作周围血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和E玫瑰花结形成细胞(ERFC)等检测。其结果表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与正常人比较,除ERFC明显较低外,其周围血OKT3、OKT4、OKT8和SmIg均明显增高,尤以急性乙肝患者和血清HBV-DNA及HBeAg阳性者更为明显,OKT4/OKT8比值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乙肝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病毒复制有关,提示细胞免疫参与了乙肝的发病过程。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快速诊断腹水中大肠杆菌感染
陈乃玲, 童贻刚, 苑公忍, 顾芳, 田惠英, 韩春风, 贾克明
1997, 13(4): .
摘要: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快速诊断腹水中大肠杆菌感染陈乃玲童贻刚苑公忍顾芳田惠英韩春风贾克明作者单位:北京100700北京军区总医院解放军肝病研究所目前国内外对腹水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细胞数检测、生化分析、鲎试验及细菌培养,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尚未...
用套式PCR方法检测慢丙肝患者唾液和尿液中的HCVRNA
葛向华
1997, 13(4): .
摘要:
本文用套式PCR方法对16例慢性丙肝患者的血清、唾液和尿液进行了HCVRNA检测,16份血清HCVRNA均阳性,而16份唾液和尿液HCVRNA均阴性。结果表明,丙肝患者唾液和尿液中不存在HCVR-NA,或即使存在也是极微量的,传播丙肝的危险性很小。
肝动脉栓塞化疗加腹腔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张银华, 陈洪来, 赵存新, 刘洪庆
1997, 13(4): .
摘要:
对98例原发性肝癌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肝动脉栓塞化疗(TAE)加腹腔化疗。对照组48例仅给予TAE治疗,2组有效率分别为52.0%和29.17%,P<0.05。TAE可引起肝癌的坏死和缩小,为中晚期肝癌的首选疗法。腹腔化疗药物经腹腔吸收入门静脉,可作为门静脉化疗的一种改良方法,为腹腔、门静脉和肝脏提供恒定和持久的高药物浓度,杀死残存肿瘤细胞,显著提高疗效。
高精度胸腺肽与山豆根治疗慢性乙肝疗效观察
崔爱玲, 范天利, 张娴
1997, 13(4): .
摘要:
本文观察应用高精度胸腺肽加山豆根制剂(肝炎灵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8例的疗效。结果表明,两药合用有抑制HBV复制及明显改善肝功能的作用。HBeAg和HBVDNA近期阴转率为36.5%和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和10%。血清胆红素(TB)和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为83.3%和82.8%,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和65%。此二药价廉无副作用,对治疗慢乙肝有较好的疗效。
肝血管瘤不典型磁共振表现分析
王俭, 郝楠馨, 刘光华, 韩希年, 肖湘生
1997, 13(4): .
摘要:
为了加深对肝血管瘤(HHE)不典型磁共振(MRI)表现的认识,回顾分析我院MRI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形态不典型:A.斑片状HHE;B.收缩状HHE;C.不规则形HHE;2.信号不典型:A.无“电灯泡征”;B.质地不均匀;3.恶性生长;4.多发HHE;由于肝血管瘤发生和病理表现的多样性;MRI上可呈现出多种不典型类型,对此应予充分认识,仔细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合其它有关资料,多数病例可确诊。
胎肝提取物对BEL-7402肝癌细胞的影响
邹清雁, 孔祥平, 李茹冰
1997, 13(4): .
摘要(17691) PDF (208KB)(2499)
摘要:
从4个月胎肝中制备提取物,采用3HTdR掺入、MTT比色法和细胞形态学等技术观察了胎肝提取物(ELE)对BEL7402肝癌细胞的影响。1%和2%DMSO对细胞DNA合成的抑制率为56%和56%;对线粒体脱氢酶的抑制率为43%和48%;形态学改变主要表现为有丝分裂相减少,胞质伸出粗细不等的突起,相互连成网状结构。50500mg/L的EHE可明显抑制7402细胞的DNA合成,并呈剂量作用效应,IC50为240mg/L;对线粒体脱氢酶活力的影响,500mg/L时有轻微的抑制,而50mg/L则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7402细胞形态改变与DMSO作用后分化的形态改变相似。以上结果提示,ELE可抑制740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