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5年 第3期

显示方式:
人工肝支持系统研究进展
李兰娟
1995, 11(3): 113-115.
摘要:
<正> 严重的晚期肝脏疾病最终多出现肝功能不全,引起肝性昏迷,即使进行综合内科治疗,死亡率仍较高。因此,需要应用其它暂时支持手段维持病人的生命,以待肝细胞的再生。
肝癌血清标志物诊断的进展
郭耀辉
1995, 11(3): 116-118.
摘要:
<正> 由于原发性肝癌(PLC)早期诊断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肝癌血清标志物诊断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今将近年进展总结如下。
胆石的成因和治疗进展
于峻基
1995, 11(3): 119-122.
摘要:
<正> 胆石病的发病率国内尚少全面调查资料,据上海市报道为人口的5.23%,占腹部外科患者22%~28%.
门脉高压性胃病
王国品
1995, 11(3): 122-124.
摘要:
<正> 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系门脉高压(PH)导致的胃粘膜病变。这种粘膜病变继发于胃壁血管的损伤而非炎症。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首次破裂出血的预防
姜慧卿
1995, 11(3): 124-126.
摘要:
本文复习总结了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首次破裂出血的预防措施。
P53抑癌基因突变产物在胆囊腺癌中的表达
姚宏, 赵玛丽, 王虹, 路小岩, 袁瑞香, 杨雁英
1995, 11(3): 127-128.
摘要:
P53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短臂上,P53基因野生型具有肿瘤抑制作用。而具有肿瘤转化作用的是P53基因的突变体。野生型P53蛋白不稳定,含量低,用抗P53蛋白单克隆抗体检测,有P53蛋白的过量表达显示P53基因的突变,本实验检测34例胆囊腺癌,结果表明不同分化的腺癌都有不同程度的P53基因突变说明P53基因蛋白在肿瘤早期诊断和作为预后观察是一项辅助指标。
肝炎患者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活性及其临床意义
张国安, 刘小朋, 周善健, 郑瑛, 陈紫榕, 李龙洋
1995, 11(3): 128-130+169.
摘要:
采用生物活性法检测了80例各型肝炎患者血浆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活性。结果:正常人血浆PDGF活性为35±10u/ml,而各型肝炎患者血浆PDGF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且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密切相关(r=0.751)。本文认为,PDGF活性测定不仅有助于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而且可用于判定病情,指导治疗。
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硬化治疗后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动态变化
程留芳, 郑秋甫, 曾强, 孙晓华, 范英鲜
1995, 11(3): 130-132.
摘要: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3例肝硬化和20例健康人的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含量,并对其中25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患者治疗前及后1,3,7天进行血浆ET动态观察。结果表明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组血浆ET明显高于腹水组分别为2.96±0.18gp/ml和2.07±0.23pg/ml,p <0.001;硬化治疗后1,3,7天血浆ET分别为2.93±0.13pg/ml,3.42±0.18gp/ml,3.92±0.20pg/ml,逐渐升高、与治疗前2.46±0.15pg/ml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并提示血浆ET升高梯度与食管静脉闭塞程度呈正相关,似可作为临床估计硬化治疗效果的一项指标。
肝细胞DNA合成刺激因子细胞结合受体的初步研究
王谷丰, 苏先狮, 刘丽霞
1995, 11(3): 133-134.
摘要:
用125I-标记本室研制的肝细胞DNA合成刺激因子(HDSSF)分别与人胎肝细胞、SMMC7721肝癌细胞、正常人淋巴细胞和K562细胞孵育,发现前两种细胞有结合受体存在,而后两种无HDSSF结合受体;这种受体与HDSSF的结合,在一定范围内与HDSSF的剂量呈正相关关系。推测HDSSF为肝细胞特异性,而肝细胞上的受体为可饱和性。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650例的经验
陈训如, 毛静熙, 周正东, 王世清, 余少明, 秦兴陆, 罗丁, 李胜宏, 卫仕臣, 段作纬
1995, 11(3): 135-137+169.
摘要:
本文报告我院为各种类型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650例,中转手术32例(1.9%),发生各种并发症31例(1.9%),其中肝外胆管损伤4例,术后需剖腹止血3例,胆囊管残端瘘1例。治愈1649例,死亡1例。重点讨论LC手术的并发症与学习曲线,中转开腹手术指征,强调LC术中正确辨认胆囊壶腹与胆囊管交界部在预防肝外胆管损伤中的作用和地位。
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1668例疗效观察
张宜俊, 孔祥平, 郑国池, 陈光明, 杨富强
1995, 11(3): 137-140.
摘要:
本文总结52个单位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1668例,并以强力宁治疗108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pHGF治疗组具有明显降低SALT及消退SB作用,并具有增强CD4+细胞,降低CD8+细胞以及降低血清透明质酸等作用,pHGF治疗组尚有28例于治疗前后进行两次肝穿刺,结果提示pHGF疗法对肝细胞炎症性损伤有良好的修复和抗肝纤维化作用。
乙型肝炎患者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初步研究
何浩明, 朱崇尧, 苏彩女, 徐凤英, 田小平
1995, 11(3): 141-142.
摘要:
应用琼脂糖凝胶玻板法对168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的测定,并与35名健康人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表明,乙型肝炎患者PMN趋化指数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尤以肝硬化、肝癌为甚(p<0.01),且与病情的轻重呈正相关。因此,笔者认为体外测定PMN功能对疾病的轻重和预后是一个有应用价值的参考指标。
丹参注射液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
叶红军, 王秀敏, 张丽, 张国荣, 孙立群, 张恩轩
1995, 11(3): 142-144.
摘要:
本文用人血白蛋白(HSA)制备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并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动物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表明HSA攻击同时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动物血清免疫复合物(IC)阳性率和因过敏性休克死亡率明显低于肝纤维化对照组和秋水仙碱对照组。丹参组淋巴细胞转化功能(15190±26790cpm),较后两组10800±3912cpm和12320±2983cpm)有显著性差异。丹参组和秋水仙碱组肝纤维化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丹参组肝内炎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提示丹参可减轻HSA所致的免疫损伤,对免疫性肝纤维化有一定防治作用。
腹水染色体的异常结构变化在肝脏疾病的诊断意义
刘志婷, 黄晶, 王桂兰, 安伟琪
1995, 11(3): 144-145.
摘要:
本文采用腹水培养染色体,G显带技术,共检测了21例肝癌,22例肝硬化,8例结腹病人的腹水细胞染色体,其分析结果表明,肝癌细胞体外原代培养的生长细胞中,发现染色体数目均明显增多,大多数呈超三倍体,在2、3、4号染色体上普遍存在染色体三体。 染色体结构的异常表现 在22例肝癌细胞中,18例均在第一号染色体发生结构异常,其断裂点局限于粒附近,缺失表现在del(1)(q2.5)。在肝硬化22例中有3例染色体缺失于del(3)P-;有3例呈多倍体,表现着丝在2、3号染色体中。结核腹水细胞中,末发现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上述检测方法,对临床鉴别诊断有意义。
增殖细胞核抗原/周期素(PCNA/Cyclin)与胆囊腺癌预后的关系
姚宏, 平苏萍, 王虹, 路小岩, 袁瑞香
1995, 11(3): 145-147.
摘要:
我们应用抗增殖细胞核抗原/周期素(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Cycclin)的单克隆抗体PC10,以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胆囊腺癌作了研究。并与组织学分级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分化程度的胆囊腺癌与PCNA指数存在着差别(P<0.01),其特征为:高分化腺癌<低分腺癌<未分化癌<粘液腺癌。结果提示此法是在石蜡切片上检测胆囊腺癌增殖分数一个有效手段,并可能是一个判断胆囊腺癌预后的方法。
甲型肝炎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脂质的变化
沈燕, 刘素珍, 熊金凤
1995, 11(3): 147-148.
摘要:
本文采用放免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了104例甲肝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SOD和LPO水平。结果甲肝急性病期SOD降低,LPO升高,恢复期患者这些指标则可恢复正常。本文结果提示,甲肝患者发病后可出现氧自由基代谢紊乱,其发生与肝细胞损伤有关。动态观察血清SOD和LPO水平的变化对临床上判断肝细胞的损害程度和评估预后上有一定的意义。
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肝炎疗效观察(附112例临床分析)
周佳彦, 王崇国, 吴珊莲
1995, 11(3): 148-150.
摘要:
我们试用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慢性肝炎64例,对照组48例,随访观察半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9.06%,对照组为64.58%,治疗前、后观察肝功、免疫球蛋白(IgG、IgM)、血清免疫复合物(CIC)及乙肝标记物(HBsAg/IgM、HBeAg、抗HBc IgM),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经临床验证,我们认为UDCA老药新用治疗慢性肝炎疗效肯定,无明显副作用,为治疗慢性肝炎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PCR检测肝癌组织中HBVX基因
方宝山, 陈智, 刘克洲, 章明太
1995, 11(3): 151-152.
摘要:
本文应用PCR法检测26例肝癌组织中的HBV C及X基因。结果显示,26例中C区基因全部阳性,X基因20例阳性;C区基因呈单一条带,X基因除5例为单一条带外,另有8例为三条带,7例为二条带,呈多态分布,提示X基因区有基因缺失、变异或插入状态存在,而两种基因的阳性对照均在预期位置出现单一条带,阴性对照未出现扩增条带,本文还对X基因致癌机制以及对其反式激活作用与其产物对细胞代谢的影响,对HCC的形成、发展及维持恶性状态等机理,进行了探讨。
肝细胞DNA合成刺激因子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氨基酸序列研究的初步报告
邓纯, 苏先狮, 张铮, 梁宋平
1995, 11(3): 153-155.
摘要: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部分纯化的肝细胞DNA合成刺激因子LPP—HDSSF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了两个活性组份。第一个组份为核酸,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活性;而另一组份为蛋白质,占蛋白含量的60%以上,具有明显的特异的生物活性,分子量为21KD,其氨基酸序列为N—Asp—Glu—Lys…,与国内外报道的同类物质不同。我们初步认为HDSSF可能为一种新的肝源性肝细胞刺激因子,其氨基酸序列的测定为重组基因工程打下了基础。
尼群地平对肝硬化病人肝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刘宪玲, 段仲璧
1995, 11(3): 156-158.
摘要:
本研究用核多功能仪放射性核素首次通过法测定了尼群地平(NTP)对肝硬化病人肝血流的即刻及慢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NTP即刻及慢性应用均可有效降低门脉血流从而使门脉压力降低,NTP对全身循环影响小,不影响肝脏的有效灌注及肝、肾功能,可望成为一预防肝硬化食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有效药物。
肝癌患者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测定的临床意义
蔡桦, 谢军
1995, 11(3): 158-160.
摘要:
本文对41例原发性肝癌和27例转移性肝癌患者的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作了检测,以探讨恶性肿瘤ⅧR:Ag的临床价值。结果发现,肝癌病人血浆ⅧR:Ag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且其浓度随肝癌病人病情的发展而递增。此外,VⅧ:Ag和血清甲胎蛋白(AFP)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ⅧR:Ag与AFP测定结果间无明显相关(r=0.2010 P>0.05),而前者的阳性率达86.4%,后者仅为59.1%,提示ⅧR:Ag的测定,可作为肝癌,尤其是AFP浓度低下的肝癌患者病情监测的指标。并可为晚期患者高凝状态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一定依据。
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AFP和ALP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柯伟民, 姚集鲁, 泉哲, 兴梠隆, 进士义刚
1995, 11(3): 160-162.
摘要:
本文检测了80例丙型肝炎(HC)和30例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HCRHCC)的甲胎蛋白(AFP)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AFP的水平在慢性迁延性丙型肝炎、中型慢性活动性丙型肝炎、重型慢性活动性丙型肝炎、丙型肝炎后肝硬化和HCRHCC各组之间存在差异。AFP和ALP在不同分化程度的HCRHCC中的差异无显著性。结果提示,AFP不仅可作为协助HCRHCC诊断的指标,而且,根据临床资料推测HC的病理分型,AFP的水平可作为一项比较灵敏的参考指标。未发现AFP和ALP的水平能反映HCRHCC的分化程度。
发热;黄疸;腹痛;呕吐
胡金祥
1995, 11(3): 163-164.
摘要:
<正> 患儿男,7岁,因反复发热、黄疸、腹痛及呕吐三月余;于1992年6月19日第三次入院(住院号920858)。第一次住院因上述诸症(其中发热为甚)及肝肿大、肥达氏反应、伤寒血凝抗体阳性等,诊断“伤寒”。
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抢救重症肝炎三例
李兰娟, 干梦九, 朱琮, 叶有新
1995, 11(3): 165-166.
摘要:
本文应用ALSS抢救3例重症肝炎。1例急性重症肝炎肝肾功能恢复正常,治愈出院。1例急性重症肝炎一度昏迷转浅,因并发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慢性重症肝炎治疗无效,并发严重感染死亡。说明ALSS是抢救急性、亚急性重症肝炎有效的方法之一。且宜在肝昏迷早期及时施行,以提高成活率。
原发性肝淀粉样变性一例
吴岩, 张旭东, 孙恒芳
1995, 11(3): 166-168.
摘要:
<正> 原发性肝淀粉样变性国内较少报道,现报告一例如下。 患者男性,44岁,住院号93-29258。11岁患“急性肝炎”,治疗后不久即有肝肿大,18岁参军体检时肝大肋下6cm,此后26年中无自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