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0年 第3期

显示方式:
从HBV的复制过程认识抗HBV药物的作用、效果和抗HBV的策略
斯崇文
2000, 16(3): 131-131.
摘要:
抗HBV感染新药──拉米夫定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王福生, 雷周云, 张玲霞
2000, 16(3): 132-134.
摘要: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突破及面临问题
王建设, 朱启镕
2000, 16(3): 134-136.
摘要:
输血传播病毒(TTV)研究现状
赵守松, 邬亦贤
2000, 16(3): 136-138.
摘要:
白细胞介素12与慢性乙型肝炎
邢同京, 章廉
2000, 16(3): 138-139.
摘要:
肝星状细胞活化的细胞学基础
展玉涛, 魏红山, 李定国
2000, 16(3): 140-141.
摘要:
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及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进展
王清图, 修霞
2000, 16(3): 142-143.
摘要:
肝胆病的风湿病学表现
杨清民, 蔡中起, 路庆安
2000, 16(3): 144-145.
摘要:
肝癌的冷冻治疗
陆东东
2000, 16(3): 145-146.
摘要:
缺血性肝病
杨玉英, 徐道振
2000, 16(3): 147-192.
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1896点突变及临床意义
谢晨, 肖萍, 陈青锋, 郭振华
2000, 16(3): 148-149.
摘要:
为了解兰州地区HBV前c区1896位点突变的存在及临床意义,我们对86例乙肝抗体阳性而抗原阴性慢乙肝患者进行了错配PCR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mp-PCR-RFLP)。结果显示HBV DNA阳性24.42%(21/86),变异者19.05%(4/21)。说明体内HBV并未完全清除,兰州地区存在HBV前c区1896位点突变且与病情似有一定关系。
急、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病人干扰素-自然杀伤细胞系统功能的研究
王峰, 王英凯, 蔡艳俊, 潘宝昌, 江文成
2000, 16(3): 149-151.
摘要:
为了研究干扰素自然杀伤细胞系统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本文对40例急性肝炎,21例慢性肝炎和6例重症肝炎病人及19名献血员外周血NK细胞活力和IFN-γ体外诱生能力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急肝病人NK细胞活力与正常对照比较明显降低(P<0.01),慢肝病人NK活力亦低下但无显著性差别(P>0.05)两者IFN-γ体外诱生能力与正常对照比较无差别。降低的NK细胞活力与IFN-γ活力无相关关系(r<0.1)。重症肝炎病人NK活力与IFN-γ活力均下降,而且与病情归转有关,2例存活病人NK细胞和IFN-γ活力几乎与正常对照相同,而4例死亡病例其NK活力与IFN-γ活力较正常对照组极为低下(P<0.01)。结论:NK细胞在病毒性肝炎肝细胞损伤中可能不占主要地位。IFN-γ对判定病情转归,尤其是对重症肝炎的转归,可能有一定意义。
联合抗过敏疗法对急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疗效和血清内IgE及组织含量的动态观察
朴红心, 崔伟哲, 韩学吉, 尹明实, 太永日, 金平锡, 白玉, 王群
2000, 16(3): 151-153.
摘要:
为探讨IgE及其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在急性乙型肝炎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对42例急性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观察了联合抗过敏疗法对急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血清内IgE水平及组织胺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治疗组行联合抗过敏疗法后血清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组ALT及T-BIL复常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P<0.05);无论是对照组或治疗组,治疗前血清内IgE水平和组织胺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治疗组治疗后Ⅰg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组织胺水平无显著差异,但对照组治疗后组织胺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提示,IgE及其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与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有一定关系,而且通过联合抗过敏疗法得到进一步证实。
血清非甲-戊急性肝炎的病因学分析
金荣华, 郎振为, 许德军, 阎惠平, 张士杰
2000, 16(3): 154-155.
摘要:
探讨血清非甲-戊急性肝炎的病因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9例血清非甲-戊急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分别进行乙、丙和庚型肝炎病毒抗原检测,部分病例经原位杂交证实。结果59例血清非甲-戊急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乙、丙、庚型肝炎病毒抗原的检出例次分别为29、18、35,其中乙、庚较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检出为高,差异显著(P<0.01)。单纯急性乙、庚及非甲-庚型肝炎部分肝功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肝组织免疫组化进一步确定的急性非甲-戊型肝炎仅占42.4%(25/59)。有18.7%(11/59)仍为非甲-庚型肝炎。隐匿性的HBV、HGV感染是血清证实为急性非甲-戊型肝炎的主要病因。仍有部分病例为非甲-庚型肝炎,提示有另外的致病因子存在。
慢性肝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的研究
叶晓光, 罗润齐
2000, 16(3): 155-157.
摘要:
探讨内皮素(ET)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的变化规律。采用非平衡竞争性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ET水平。128例慢性肝病患者中的ET水平分别为:慢性轻度肝炎(50.46±32.74)pg/ml;慢性中度肝炎(51.16±30.69)pg/ml;慢性重度肝炎(63.61±24.86)pg/ml;肝硬化代偿期(43.78±18.97)pg/ml;肝硬化失代偿期(79.29±14.02)pg/ml;肝癌(77.00±59.20)pg/ml。各型慢性肝病的ET水平与正常(32.33±3.70)pg/ml比较有显著性升高(P<0.01)。各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ET随着肝脏损害程度加重而升高,与肝病的慢性化程度相关,ET越高,预后越差。
甲型肝炎病毒编码区cDNA在减毒伤寒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胡玉林, 潘宝昌, 苏秀芬, 金玉姬, 许昶, 牛俊奇
2000, 16(3): 157-159.
摘要:
使甲型肝炎病毒基因组cDNA能够在减毒伤寒杆菌中表达,从而通过口服此种减毒伤寒杆菌达到对甲肝免疫的作用。将甲肝病毒编码区cDNA插入高效表达质粒PBV221,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并鉴定阳性克隆。将阳性克隆用电转移法转化减毒的伤寒杆菌BRD509。用温度诱导法诱导目的基因在伤寒杆菌中表达。通过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表明,表达蛋白可与人抗甲肝IgG发生特异性反应。用此伤寒杆菌口服或腹腔注射免疫小鼠,小鼠血清检测到抗甲型肝炎病毒的抗体。结论:甲肝病毒cDNA可以在减毒伤寒杆菌中表达,且表达的蛋白质在体内、外有免疫原性。
病毒性肝炎患者IL-8、IL-10水平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
赵彩彦, 周俊英, 冯忠军, 刘金星, 汤慧华
2000, 16(3): 159-160.
摘要: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7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IL-8、IL-10进行了测定。结果:各组肝炎患者IL-8检测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以CH-Ⅱ-Ⅲ组IL-8水平最高;CH-Ⅱ-Ⅲ、LC、SH三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CH-Ⅰ组,在这三组中又以CH-Ⅱ-Ⅲ<LC<SH的顺序递增(P<0.05)。IL-8与肝炎患者的SB和ALT水平负相关。检测血清IL-8在判断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损伤程度上有一定价值,在重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联合检测IL-8、IL-10可以预测其预后。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α、IL-6、TNF-α、IFN-γ的检测及意义
曹文贵, 王慕琪, 吴建鸿, 王俊华, 陈宁宁
2000, 16(3): 161-163.
摘要:
为探讨丙型肝炎血清中IL-1α、IL-6、TNF-α、IFN-γ的含量及与临床关系,应用ELISA法对33例各型丙肝患者检测血清中IL-1α、IL-6、TNF-α并与健康人群对照,结果发现:丙型肝炎临床各型患者血清中IL-1α、IL-6、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1α、IL-6、TNF-α与患者病情轻重呈正相关(P<0.05),慢性丙肝IL-6含量高(P<0.01);IFN-γ活性低(P<0.05),IL-1α与IL-6呈正相关。认为IL-1α、IL-6、TNF-α、IFN-γ对丙肝患者病情观察和疗效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NO、TNF-α和IL-6的检测及意义
王欣, 张明威, 孙淑艳
2000, 16(3): 163-164.
摘要:
本文应用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48例酒精性肝病三个不同时期(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NO、TNF-α、IL-6的浓度。结果显示: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NO、TNF-α及IL-6在酒精性肝病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的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联合检测对判断酒精性肝病病程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血浆k-ras基因突变检测对胆道系统癌的诊断意义
刘海林, 渡边弘之, 泽武纪雄
2000, 16(3): 164-166.
摘要:
探讨胆道系统癌患者外周血中是否存在k-ras基因突变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提取血浆DNA,通过mutant allele specific amplification(MASA)方法检测k-ras基因codon 12突变。结果 7例胆囊癌中5例k-ras基因突变阳性(17.4%),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和3例总胆管癌中分别有2例(33.3%)及1例(33.3%)k-ras基因突变检测阳性。k-ras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而血清CA19-9、CEA水平均正常者胆囊癌、肝内胆管细胞癌与总胆管癌各1例。结论 胆道系统癌外周血中存在肿瘤DNA,特别是胆囊癌检测血浆k-ras基因突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
凋亡相关基因Fas、Fas配体及bax在慢性病毒肝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江庆萍, 郭颖, 郭琳琅
2000, 16(3): 166-167.
摘要:
为探讨凋亡相关基因Fas、Fas配体(FasL)及bax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中表达的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48例慢性肝炎(乙型肝炎33例,丙型肝炎15例)组织中Fas,FasL及bax的表达。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组织中Fas、FasL及bax表达均较正常肝增加,以细胞坏死和炎细胞浸润区域增加明显。结论: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及bax可能参与了肝炎病毒致肝细胞的损伤过程。
梗阻性黄疸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研究
郑敏, 张学文, 徐红, 郑泽霖
2000, 16(3): 168-169.
摘要:
为了研究在梗阻性黄疸时机体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及单纯胆囊结石组间有无差别,我们采用了双抗体夹心法(ELISA)进行测定,结果发现IL-8水平及检出率在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及单纯胆囊结石组明显增高(P<0.001)。但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组间IL-8水平无明显差异(0.05<P<0.01),在良性与恶性梗阻性黄疸中IL-8参与了梗阻性黄疸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病过程。
肝硬化患者P物质、NO水平与高动力循环的关系
李昌平, 谭道玉, 吉田睛彦, 小俣政男
2000, 16(3): 169-171.
摘要:
本文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分析和二步生化比色法测定了67例肝硬化(LC)患者、46例健康人血浆P物质和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血动力学参数。显示失代偿期LC患者血浆P物质、NO水平较代偿期及正常人为高。失代偿期LC患者全身血管阻力(SVR)、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降低,心输出量(CO)明显增加;SVR与血浆P物质、NO水平呈负相关。提示NO过度形成和释放是启动和维持LC门脉高动力循环的重要因素。P物质对维持门脉高压高动力循环起重要作用。
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临床价值
顾竹影, 翁红雷, 蔡卫民, 刘荣华
2000, 16(3): 171-173.
摘要:
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LN)的临床实用价值。对2500例慢性肝炎患者,用放射免疫法进行血清HA、PCⅢ、Ⅳ-C、LN的检测,其中237例进行肝穿刺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2500例轻、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的HA、PCⅢ、Ⅳ-C、LN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1);4项肝纤维化指标水平与乙肝患者的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肝纤维化程度分期与病理组织学分度均存在显著相关(r=0.256-0.399)。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判断慢性肝炎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倾向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小儿肝硬化29例临床分析
闫广信, 穆志红, 李大为, 吕元杰
2000, 16(3): 174-175.
摘要:
为探讨乙肝疫苗接种以来儿童肝硬化的发病情况,对29例小儿肝硬化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研究。患病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15岁,病程3个月至6年不等。其中,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者9例(31%),肝豆状核变性8例(27.1%),提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病率仍占首位;小儿肝硬化早期不易发现,定期全面认真体检可减少隐匿性肝硬化的发生。另外,改善营养状况、控制感染,也是减少儿童肝硬化发生的重要环节。
腹腔穿刺放液灌洗及注射抗生素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价值
刘新民, 吴扬, 李勤
2000, 16(3): 175-177.
摘要:
为探讨腹腔穿刺放液,灌洗及注射抗生素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治疗价值。对单纯静滴抗生素(Ⅰ组)与静滴抗生素并用排放腹水、腹腔灌洗和注射抗生素(Ⅱ组)治疗SBP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Ⅱ组患者的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Ⅰ组(77.97%对48.84%,p<0.05)。说明腹腔穿刺放液、灌洗及注射抗生素是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SBP的有效方法。
肝硬化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量与食道静脉曲张的关系
王小丛, 于国良, 高普均, 朴云峰, 刘桂玲
2000, 16(3): 177-179.
摘要:
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食道静脉曲张程度与脾静脉血流量(Qsv)和门静脉血流量(Qpv)二者比值(Qsv/Qpv)的关系。用胃镜观察肝硬化病人有食道静脉曲张者133例为研究对象,用彩色多普勒测门静脉和脾静脉的宽度,并测量Qsv及Qpv。结果食道静脉曲张程度与门静脉和脾静脉的扩张程度成正相关(P<0.05),与(Qsv/Qpv)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05)。结论,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程度随着(Qsv/Qpv)的增加而加重,其相关性优于门静脉或脾静脉的宽度。
退行性节段性肝内胆管扩张──一种新被发现的肝内液性病变
林周璋
2000, 16(3): 179-182.
摘要:
介绍一新被发现的肝脏疾病。通过328例本病的临床与声像图的分析,22例多年系列随访的结果及1 942人不同年龄组超声肝脏健康检查所见等综合研究。提出本病有关的流行病学、病因、声象图所见、临床表现与处理、预后等内容。认为退行性节段性肝内胆管扩张系老年性疾病,乃肝内胆管退行性变,发生节段性扩张所致。借助超声显象检查,可以发现与提示本病。
呼吸对门脉系统血管内径的影响与门脉高压症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秦佑娟
2000, 16(3): 182-183.
摘要:
研究呼吸对门脉系统血管内径的影响与门脉高压症的相关性。采用B型超声探测了伴有门脉高压症的肝炎肝硬化病人的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分别记录在吸气末及呼气末两种状态下的测值,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在对照组,当深吸气时,胸廓扩张,回心血量增加,同时门脉血流亦增加,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增宽,深呼气时正相反,但是,当门脉内压力增高后,呼吸对门脉内血流及内径的影响明显减弱。通过B型超声观察呼吸对门脉血管内径的影响程度对于门脉高压症的诊断有着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对于门脉血管内径不宽及早期的门脉高压症病人的诊断更有优越性。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中晚期肝硬化的肱股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分析
杨晓英, 吴扬, 张雅珉, 毕生, 杨凯
2000, 16(3): 183-185.
摘要:
研究肝硬化病人外周动脉血流参数变化,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了30例早期肝硬化病人,34例中晚期肝硬化病人及20例正常人的肱、股动脉血流参数。结果显示:中晚期肝硬化的肱,股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平均瞬时流速(TAMn),血流量(Q),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肱股动脉血管直径(D)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早期、中晚期肝硬化组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肝硬化后会导致外周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这对于肝硬化的诊断,病情改变的检测,以及肝硬化引发的高动力循环状态的基础研究,都有一定的价值。
动态检测AFU对重型肝炎预后的意义
谭欣成, 王云, 张希成, 顾仁英
2000, 16(3): 185-186.
摘要:
复方苦味叶下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研究
钟建平, 祝桂琅, 黄志荣, 舒祝明, 费迎明, 汤佳良, 王国强, 陈炳潮
2000, 16(3): 186-187.
摘要:
应用复方苦味叶下珠随机治疗100例慢性乙型肝炎,并设对照组92例。结果治疗组在疗程结束与停药半年时HBe Ag转阴率分别为58.0%与49.0%,而其对照组转阴率分别为13.2%与11.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此外,治疗组肝功能(HA,CⅣ)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各项亦有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复方苦味叶下珠具有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等作用。
HG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葛向华, 王法印
2000, 16(3): 187-188.
摘要:
脂肪肝的超声诊断与分型的研究
姚远
2000, 16(3): 188-189.
摘要:
研究脂肪肝的声像图特点、病理基础、分型、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238例脂肪肝的声像图资料,并与150例正常肝脏声像图进行对照,就脂肪肝的声像图特点及其分型做进一步的研究。本组超声诊断238例脂肪肝中,就其声像图表现分四型:Ⅰ型,轻度脂肪肝;Ⅱ型,中度脂肪肝;Ⅲ型,重度脂肪肝;Ⅳ型,局限性脂肪肝。超声为临床诊断脂肪肝并对其分型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防治提供有力依据。
肝硬化患者氨甲酰血红蛋白测定
智睿, 王笑秋
2000, 16(3): 189-190.
摘要:
为了解肝硬化患者氨甲酰血红蛋白(CarHb)浓度变化规律。选取29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采用HPLC法测定CarHb浓度,同时用慢性胃炎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肝功能状态按pugh改良分级法分级A组8例,B组14例,C组7例。肝硬化组CarHb浓度为(55.32±17.08)pgCV/gHb,对照组为(38.76±15.89)pgCV/gHb(P<0.02);肝功能A级患者CarHb浓度为(43.37±14.24)pgCV/gHb,B组患者为(56.52±16.4)3pgCV/gHb,C组患者为(66.58±14.93)pgCV/gHb。结论:肝硬化患者已较长时间存在尿素增高,可能已有潜在的肾功能损害。
Dubin-Johnson综合征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一家系分析
王文, 安平, 韩永辉
2000, 16(3): 190-191.
摘要:
异位胰腺致黄疸一例
郑建华, 周健, 刘忠达
2000, 16(3): 191-192.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