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5年 第4期

显示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准种研究的临床意义
成军
2005, 21(4): 195-197.
摘要:
<正>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引起的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LC)、肝细胞癌(HCC)的治疗十分困难,主要是由于我们对于HB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HBV相关性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的认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误区。我们都知道,不同患者血清中的HBV不同拷贝之间的核苷酸序列不同,并就此分成不同的血清型和基因型。但是,对于一个特定患者来说,血清中的HBV DNA拷贝数目巨大,不同拷贝之间的序列是否相同,是否对于临床疾病状态和临床抗病毒治疗产生影响,多年来我们相对忽视这一问题。HBV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结果提示,我们必须重视每一例患者血清中HBV核苷酸序列的这种异质性,特别是HBV的准种特点。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的检测及意义
施斌斌, 彭劼, 温帆渊, 侯金林
2005, 21(4): 198-199.
摘要: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检测30 例CHB患者PBMC培养上清中IL-4、IL-10和IFN-γ的水平,同时选择7例健康人群作对照组。CHB组IL-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IFN-γ水平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HBeAg(+)组IL-4水平明显高于HBeAg(-)组(P<0.05),而IFN-γ则显著低于HBeAg(-)组(P<0.05);HBV DNA水平与IL-4水平呈正相关,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CHB存在异常细胞免疫应答,Th1/Th2水乎失衡可能与HBV持续感染有关。
不明原因持续肝功能异常患者肝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 DNA表达
曾文权
2005, 21(4): 200-201.
摘要: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分别检测随机选择的40例不明原因持续肝功能异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其肝组织中HBV DNA,肝组织中HBV DNA阳性24例,阳性率为58%;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 DNA阳性18例,阳性率为45%;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2.10,P>0.05)。对肝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HBVDNA检测,有助于诊断隐性HBV感染。
HBV感染者血清中HBVcccDNA、HBeAg及HBV DNA的关系
吕其军, 魏秀桂, 聂伟, 李毅, 田永刚, 黄黎
2005, 21(4): 202-203.
摘要:
探讨HBV感染者血清HBVcccDNA与血清HBV DNA及HBeAg的关系。分别以PCR分子信标技术和ELISA方法对非HBV相关肝炎、HBV健康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AHB)、慢性乙型肝炎(CHB)、乙肝肝硬化、乙肝患者血清中HBVcccDNA HBV DNA含量及HBeAg进行了检测。HBVcccDNA仅见于HBVDNA阳性血清中;HBeAg阳性组的HBVcccDNA阳性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P<0.05):145例HBVDNA阳性患者中,HBVcccDNA阳性组HBVD- NA水平显著高于HBVcccDNA阴性组(P<0.01)。血清HBVcccDNA可能是乙肝病毒在患者体内大量复制的血清标志。
IL-10-1082位基因多态性与甘肃地区HB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毛小荣, 袁宏
2005, 21(4): 204-206.
摘要:
研究IL-10-1082基因多态性与甘肃地区HBV感染的关系。选择汉族慢性乙型肝炎156例及88例正常对照,采用等位基因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SPCR)方法,分析甘肃地区IL-10-1082启动子基因多态性。结果发现IL-10-1082位各基因型频率在HBV感染者中和在健康对照者中的差异无显著性。对抗病毒治疗应答组与无应答组基因型频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对抗病毒治疗的反应与G等位基因有一定的相关性。HBV DNA定量中高载量组与低载量组IL—10—1082位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为甘肃地区HBV感染者IL-10—1082位基因多态性与对抗病毒治疗的反应有一定相关性。
血清HBVM始终阴性丁型肝炎一例
夏正勤, 樊晓明
2005, 21(4): 206-206.
摘要:
<正>徐某,男,26岁,因反复乏力、纳差伴肝功异常7 年,于2003年10月23日再次来我院门诊。患者无明显诱因于7年前开始感乏力、纳差、当时在本院查肝功单项ALT增高,为128 IU/L其他无异常。经休息、护肝、降酶等治疗症状好转ALT降至正常,但以后又反复,ALT时常波动于73~194 IU/L,TBil和AST也常高于正常至今。7年来先后6次采用
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耐药患者HBV基因型及ALT变化的观察
向海平, 李卓, 刘芳, 郝娃, 靳海英, 林尊会
2005, 21(4): 207-208.
摘要: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拉米夫定治疗后HBVP基因变异与不同HBV基因型感染及HBV DNA复升水平和转氨酶变化。收集5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拉米夫定治疗52-78周后发生YMDD变异的血清标本,对照组128例未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HBV DNA基因型;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 RELP)测定HBV DNA YMDD变异;同时进行HBV DNA定量分析。结果显示51例拉米夫定治疗后HBV DNA基因变异患者以B型和C型为主,分别为10例(19.6%)和39例(76.47%),B+C混和型2 例(3.92%),未见其它基因型。拉米夫定治疗引起HBV DNA YMDD变异可以发生在不同HBV基因型感染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与对照组比较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
泛昔洛韦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短期疗效对比研究
王磊, 张照华, 杜以真, 范桂玲, 秦来英, 王耀宗
2005, 21(4): 209-210.
摘要:
比较和评价泛昔洛韦和拉米夫定短期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将101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泛昔洛韦组(A组)1500mg/日分三次(4个月)、拉米夫定组(B组)100mg/日和对照组(C组)。结果显示,治疗4个月时①A、B和C组ALT的复常率分别为74.0%、82.5%和63.3%。②A和B组HBV DNA的阴转率为64.5%和90.0%均显著高于C组(16.5%),P<0.001;B组明显高于A组,P=0.017。③A和B组HBeAg血清转化率达27.3%和25.8%,高于C组(13.0%),但P>0.05。④A组HBV DNA阴转的20例患者,在停药后2、4和6月时其持续应答率分别为65.0%、45.0%和25.0%。表明泛昔洛韦和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均有治疗效果,拉米夫定的抗病毒作用和疗效明显优于泛昔洛韦。
川芎嗪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临床观察
赵淑芳, 贾继珍, 汪雪琪, 岳亚敏
2005, 21(4): 211-212.
摘要:
观察川芎嗪联合苦参秦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B组)36例给苦参素及常规护肝药;治疗组(A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川芎嗪(40-80)mg/日,静脉滴注,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ALT及TBil复常率分别为92%、96%,对照组分别为55.5%,77.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5),HBV DNA及HBeAg阴转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川芎嗪联合苦参素明显改善肝功能且抑制DNA 复制,是治疗慢性乙肝的有效联合。
甘利欣致低钾性麻痹一例报告
袁银会
2005, 21(4): 212-212.
摘要:
<正>某男,19岁,学生,于2004年4月7日因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3年而入院,无症状。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不大,肝区叩击痛阳性,四肢活动自如。入院化验肝功:ALT 204U/L, AST 107U/L,两对半示: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HBVDNA定量6.14×104拷贝/ml,血清K+ 3.9mmol/L。B超示:肝实质弥漫性损害,脾大,心电图正常。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预后高危因素的分析
邵利红, 朴云峰, 裴继华
2005, 21(4): 213-214.
摘要:
探讨暴发性肝功能衰竭(FHF)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回顾了53例不同预后的FHF患者的年龄、病原学、并发症和实验室检查指标与预后的关系。年龄小则预后较好。并发症与病情危险相关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 肝肾综合征>出血>感染>腹水。血清AST/ALT、TBil/DBil、TBA、Tch水平比较可见:前三项死亡组高于存活组,Tch 则为存活组高于死亡组。PTA<40%、APTT>45s的患者存活率相对较低。年龄、并发症情况、肝功能和凝血象指标是反映FHF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山东地区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及血清学分型的研究
张立新, 王磊, 徐皖苏, 耿大影, 王丽
2005, 21(4): 215-216.
摘要:
探索山东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基因型及血清学分型的分布,了解HCV基因型与感染途径的关系。对96例抗HCV阳性患者的血清进行HCV RNA检测,HCV RNA阳性者,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ELP)进行基因分型;同时应用Murex Serotyping HCV 1-6血清学分型试剂进行血清学分型。基因非2(1b)型79 例,占83.16%,2(2a)型为16例占16.84%,44份血清标本的血清学分型可分型率为90.91%,与基因分型的符合率为90.00%。不同的感染途径之间,基因型分布没有差异(P=0.15)。山东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流行株为基因非2 (1b)和2(2a)型,非2(1b)型为优势株,基因分型与血清学分型结果基本一致,基因型与丙型肝炎的感染途径无关。
门静脉癌栓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及出血的关系
李振方, 赵琦, 徐昌青, 李森林, 谢佳平, 李红
2005, 21(4): 216-217.
摘要:
观察不同类型门静脉癌栓(PCT)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破裂出血发生率及最终死亡原因。76 例原发性肝癌并门脉癌栓患者,按门脉癌栓的分布及部位被分为两型。所有患者长期随访至死亡,随访期间多次行胃镜及超声检查两组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Ⅰ型PCT患者破裂出血的发生明显高于Ⅱ型PCT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出血;Ⅱ型PCT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为肝功能等多脏器衰竭。门脉癌栓生长迅速,短时间内对静脉曲张的程度影响不大,但明显影响患者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及死亡原因。门脉癌栓分型为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人源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基因的克隆及活性分析
薛国柱, 窦科峰, 赵爱志, 药立波
2005, 21(4): 218-219.
摘要:
从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中筛选克隆全人源肝癌抗体基因并进行活性鉴定。PCR鉴定阳性重组菌中人肝癌ScFv的插入率,以肝癌细胞SMMC-7721为抗原对所建抗体库进行4轮“吸附-洗脱-扩增”的亲和筛选。将筛选后的ScFv采用ELISA法鉴定其与人肝癌细胞的结合活性。ScFv基因插入率为70%。在亲和筛选过程中,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得到富集,收获率逐轮提高,第4轮为第一轮的381倍。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筛选出了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且筛选后的抗体片段与人肝癌细胞有特异性的结合活性。
联合检测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和腹水端粒酶对恶性腹水的诊断意义
叶曼玲, 李昌平, 邹义君, 陈果, 邓正华
2005, 21(4): 220-221.
摘要: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和腹水端粒酶对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腹水标本分为试验组(18例)和对照组(26例),测SAAG(SAAG<11g/L定为阳性)及端粒酶活性,分别计算两组的SAAG均值及端粒酶OD均值、阳性例数、阳性率;如果将任意一项阳性作为诊断标准,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65.4%;如果将两项均为阳性作为诊断标准,灵敏度降为50%,但特异度为100%;联合检测SAAG和腹水端粒酶能显著地提高恶性腹水榆出率。
改良穿刺针行肝脏病变穿刺230例应用研究
丁运良
2005, 21(4): 222-223.
摘要:
探讨改良穿刺针行肝脏病变穿刺细胞学检查效果。采用普通针头,在靠近针尖部位的侧壁制成2~3 个孔,针头上标记长度单位,病变小于3cm者,在B超引导下穿刺,病变大于3cm者,在B超定位后直接穿刺。病理诊断肝细胞癌212例、肝内转移癌8例、血管瘤5例、细菌性肝脓肿3例、阿米巴性肝脓肿2例。此方法避免了传统细针头穿刺抽吸时针管负压大、针孔容易阻塞、吸取物少、穿刺深度不易掌握等缺点,诊断准确率高。
散发性戊型肝炎58例临床和血清学特征
孙艳芳, 孔丽
2005, 21(4): 224-224.
摘要:
<正>戊型肝炎是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以粪便污染水源、食物等经消化道传播, 近年来,散发病例逐渐增多对收治的患者进行观察、总结,并与甲肝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1999年1月-2004年6月收治戊型肝炎患者58例(男42例,女16例),年龄19—76岁
肝炎相关性肝硬化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附113例报告
刘成霞, 王莉, 张莹
2005, 21(4): 225-226.
摘要:
探讨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与肝功能及其它并发症的关系,回顾性分析113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Child—Pugh A级,平均血钠(131±3.7)mmol/L,B级(128.4±2.6)mmol/L,C级(112 ±5.6)mmol/L,各组比较差异显著。随血钠浓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逐渐增加,病死率上升。临床必须重视低钠血症的防治。
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危险因素探讨
孟清
2005, 21(4): 227-227.
摘要:
<正>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重型肝炎(SH)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本文通过对SH及并发SBP 的临床特征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为预防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激素9日疗法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焦栓林, 申德林, 王全楚
2005, 21(4): 228-228.
摘要:
<正>乙型重型慢性肝炎是一种病情严重,死亡率高的疾病,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我院于2000年6月应用氢化考的松治疗本病3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及其血清NO、NOS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赵云, 徐立新, 黄松平, 徐建中
2005, 21(4): 229-230.
摘要:
探讨脂微球前列腺素E1(凯时,lipo—PGE1)治疗早、中期慢性重型肝炎及血清NO、NOS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11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均给予综合内科治疗。治疗组62例,加用lipo—PGE1(10-20)μ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共30天。观察所有患者用药前后肝功能、血清NO、NOS以及用药前后肝脏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对照组相比,lipo—PGE1能明显改善肝脏血流量,血清NO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黄疸下降更明显。lipo—PGE1对早、中期慢性重型肝炎有一定治疗作用。
良性腹水患者血清CA125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李春艳, 刘丽娜, 孟华, 从令波, 宋波
2005, 21(4): 231-232.
摘要:
对肝硬化患者有无腹水及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进行血清CA125水平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采用全自动酶联免疫标记法检测33例肝硬化及11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血清CA125值,对其中18例合并腹水的肝硬化患者, 经治疗腹水明显消退后,再测血清CA125水平。结果显示,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血清CA125值显著高于无腹水患者(P<0.01),经治疗腹水消退后,血清CA125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与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CA125水平无差别(P>0.05)。良性腹水中,肝硬化及结核性腹水患者血清CA125均升高,血清CA125水平的升降可能成为监测良性腹水消长的有用指标。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研究
浦裕美
2005, 21(4): 232-233.
摘要:
研究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方法及疗效。利用HP 200血液净化治疗仪、YT50P.P血浆分离器进行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各期重型肝炎患者58例,并对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分析。治疗后TBil、ALT、AST、PT、NH3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58例重型肝炎患者中治愈好转26例(44.8%),死亡或自动出院32例(55.2%)。应用ALSS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具有一定疗效,且早中期患者的疗效较晚期的为佳。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50例临床分析
严友德, 邢益平, 李军, 周东辉
2005, 21(4): 234-235.
摘要:
<正>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由于肝细胞广泛坏死,肝功能严重障碍,有害代谢产物大量积蓄,抑制肝细胞再生,严重干扰其它脏器功能。清除积蓄的有害代谢产物,是重型肝炎治疗的重要环节。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具有清除代谢产物、保持内环境稳定、促进肝细胞再生和肝功能恢复的作用。我科在2002年2月~2003 年3月对50例重型肝炎患者行ALSS治疗,取得一定疗效。
甲氨喋呤过量致肝损伤一例报告
王彤
2005, 21(4): 235-235.
摘要:
<正>患者,女,58岁,2001年9月诊断:多发性皮肌炎,服用强地松20mg/日、甲氨喋呤(5-7.5)mg/周, 擅自将甲氨喋呤增至10mg/日,疗程近三月。2002 年1月16日因“纳差、恶心、呕吐十天,伴全身皮肤黄染四天”入我科。精神差,满月脸,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腹平软,肝肋下1.5cm,剑下3cm,肝区叩痛(+),脾未及,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血常规:WBC: 5.5×109/L、RBC:3.8×1012/L、Hb:101g/L、PLT:98×
α-干扰素、泛昔洛韦和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崔洪岭, 辛立民, 巩延丽, 封飞, 胡文杰
2005, 21(4): 236-236.
摘要:
<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作用机理复杂,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单一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目前α- 干扰素是公认有效的首选治疗慢乙肝药物,单用其疗效可使25%~40%的病例获得有效应答,α-干扰素和泛昔洛韦联合治疗慢乙肝疗效明显,我们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并与上二联对比以观察其疗效。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初步研究
尹明实, 崔香玉, 朴红心, 周振霞
2005, 21(4): 237-238.
摘要:
<正>慢性乙型肝炎(CHB)由于病毒持续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使患者病情不稳、迁延不愈。近年来苦参提取物的抗病毒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苦参总碱具有抗柯萨基病毒(一种PNA病毒)的作用,并具有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作用。动物试验表明,苦参碱还有抗肝纤维化作用。本文采用苦参碱提取物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评价其抗HBV、抗肝纤维化功能。
一个Budd-Chiari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研究
王玉林, 朱惠明, 李光展
2005, 21(4): 238-239.
摘要:
探讨家族性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临床及治疗特点。方法对同胞兄妹先证者及其家族四代共27 人进行病因调查、超声波检查、血管造影、肝功能检查。结果2例患者均由超声波检查发现异常,由血管造影证实, 由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愈。1例发现右侧髂动脉瘤,右髂动脉狭窄(血栓形成)。1例右肝静脉轻度狭窄。1例患胃下垂。1例怀疑地中海贫血,至今尚未确诊。其他成员未见异常。结论:家族性BCS可能与遗传缺陷有关,但未发现下肢静脉曲张患者。PTA是治疗BCS的较好办法。
2005年亚太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与治疗共识要点
张涛, 贾继东
2005, 21(4): 240-242.
摘要:
<正>自从2002年9月在亚太地区肝病学会议上确定了第二版乙型肝炎诊断与治疗亚太共识以后,阿德福韦上市并已在全球应用,欧洲肝病学会发表了其共识,美国肝病学会也对其乙型肝炎指南作了新的修订。在慢性乙肝的治疗方面也涌现了大量新的资料,故于2004年在中国台北召开了为期2天的专家会议,修订原来的共识。
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关于急性肝衰竭诊疗现状(Position Paper)要点
胡中杰, 贾继东
2005, 21(4): 243-245.
摘要:
<正>急性肝衰竭的定义被广泛接受的急性肝衰竭(ALF)的定义是既往无肝硬化者在26周内出现肝功能恶性化而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INR≥1.5)及任何程度的意识改变(脑病)。对于有肝豆状核变性、垂直感染HBV者或自身免疫性肝炎,如果其疾病是在26周以内发现的,即使有肝硬化,也可包括在ALF内。
重视HBV慢性感染治疗探讨中的误区
张光曙
2005, 21(4): 246-247.
摘要:
<正>HBV慢性感染病例在我国甚为常见。HBsAg携带率平均约为10%,总数在1.2亿以上,其中具有自觉不适、肝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总数约为3000万以上;其余虽无明显自觉症状,肝功能亦正常者约80%的血液检查HBV DNA仍阳性,肝组织病理检查仍可见轻重不一的病变,因而亦需相应的治疗处理。可见现在对这一庞大数字病例的治疗处理极需正确认识,消除误区,力争实现尽快达到治好慢性肝炎、防止肝硬化, 消灭肝细胞癌的目标,保障人民健康。
脐血干细胞治疗重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唐晓鹏
2005, 21(4): 248-250.
摘要:
<正>干细胞是指能自我复制更新并产生特化细胞的未成熟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不同的功能细胞,形成多种组织和器官。脐血干细胞替代胚胎干细胞、骨髓干细胞及外周血干细胞进行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肿瘤、心肌梗塞及肝脏功能衰竭等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现结合我科的体会对脐血干细胞治疗重型肝炎的进展综述如下。
小儿肝硬化
王中林, 朱启镕
2005, 21(4): 250-251.
摘要:
<正>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源于希腊语Kirros,初指黄色或橙色,后演变为黄色或硬变的肝脏,并逐渐演变为cirrhosis。它现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脏组织炎症、坏死后发生的肝纤维化和结节性再生。在我国, 成人肝硬化发病率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1%左右,在儿童,一般认为发病较少,尤其是在广泛接种肝炎疫苗之后。但根据近年来报道,并不少见,且因其危害大,预后差,故对其发病情况作回顾性分析。
乙型肝炎肝移植后乙肝病毒复发的预防
罗生强, 张玲霞
2005, 21(4): 252-254.
摘要:
<正>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乙肝患者在原位肝移植(OLT)后大多出现乙肝的复发,并在2~3年内导致移植肝衰竭而死亡。近十年来,随着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拉米夫定(LAM)的相继应用,乙型肝炎不再是OLT的禁忌症而是主要适应症之一。本文综述OLT术乙肝病毒(HBV)复发的预防。
激活诱导细胞凋亡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袁文声, 吴晓蔓
2005, 21(4): 255-256.
摘要:
<正>许多研究已证实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发病机制与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其中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慢性化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但CHB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发现CHB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e- 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PBL)发生激活诱导细胞凋亡(activation induced cell death,AICD)的比率比正常对照高,提示AICD可能是导致CHB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一种重要机制,本文就AICD在CHB 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综述如下。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3致肝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琪, 徐可树
2005, 21(4): 257-259.
摘要:
<正>大量研究显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持续感染肝细胞能导致肝细胞癌(hepatocellu- lar carcinoma,HCC),但其致癌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HCV是一种RNA病毒,其基因组不能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中引起基因突变,可能是通过其表达的蛋白质引起细胞转化。由于HCV NS3含有多种蛋白酶活性,因而推测HCV NS3在肝细胞癌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HCV NS3致癌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核因子-κB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意义
裴继华, 袁志芳, 朴云峰
2005, 21(4): 260-261.
摘要:
<正>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大量的研究证实,AP局部、全身炎症反应与肿瘤坏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多种细胞因子有关,而核因子-κB(nu- 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在其基因表达上起着关键作用。NF-κB是一种具有基因转录调节作用的核蛋白,调控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因此,研究如何抑制NF-κB的活化,减少促炎基因的表达,从而减轻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在AP治疗上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