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6年 第2期

显示方式:
肝脏疾病与肝特异性自身抗体
潘伯荣
1986, 2(2): 57-59.
摘要:
<正> 许多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血清中常出现多种自身抗体。1965年Walker等发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中存在抗线粒体抗体。同年Johnson应用免疫荧光间接法在狼疮样肝炎患者血中检查出抗平滑肌抗体。1972年Me-yer zum Buschenfelde报道,他在60年代从人肝细胞匀浆中提取出一种肝特异性抗原,肝特异性脂蛋白(LSP),它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中有重要意义。1979年他又
国际包虫病学大会蒋次鹏获奖
1986, 2(2): 59-59.
摘要:
<正> 第13届国际包虫病学大会于1985年4月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与会代表约500人,来自五大洲的33个国家。兰州医学院包虫病实验室蒋次鹏副教授在会上宣读论文“人体包虫病增殖生长的光镜显微观察”一文,经大会评选,授予1985年米格尔·贝佐国际特别奖,颁发授奖证书。同时被国际包虫病学学会吸收为新会员。
肝细胞不典型增生
王盛乾
1986, 2(2): 60-62.
摘要:
<正> 肝细胞不典型增生(Liver cell dyspl-asia简称LCD)是由Anthony(1973)首先描述的肝细胞增大,核多形,多核。这种细胞成群出现或形成再生结节的病变。继后,一些学者通过对LCD的形态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探讨LCD与
腹水实验室检查的进展
徐大毅
1986, 2(2): 63-66.
摘要:
<正> 腹水是一常见征候,引起腹水的机制甚复杂,但主要有腹腔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如腹腔炎症病变和肿瘤),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各种原因所致的低蛋白血症),门静脉高压、肝静脉或腔静脉堵塞,毛细静脉压升高,以及淋巴管堵塞和内脏破裂等。引起腹水的病因很多,有时要通过腹水检查去找寻病因,因而腹水检查常为临床医师鉴别诊断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序贯硬化治疗
陈乃玲, 贾克明, 彭晓君, 王俊然, 丛云辉
1986, 2(2): 66-67.
摘要:
<正> 近年用硬化剂经纤维内镜局部注射治疗门脉高压症的食管静脉破裂出血,获得非手术治疗中最为优良效果。目前不仅对肝功能差、不适手术者可以使用,为了创建手术条件也常常依赖硬化疗法。作者曾对11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用一般方法以中药“消痔灵”、5%鱼肝油酸钠经粘膜下或静脉内注射治疗。观察到重度静脉曲张患者有时注射后出血较多,甚至需气囊压迫。因此作者参照铃木在静脉曲张两侧作粘膜下注射压迫血管,使之血流减少,再在中心部位作静脉内注射以防止出血的方法加以改进,术前静脉注射心得安降低门脉压,以中药“消痔灵”作静脉旁粘膜下注射和鱼肝油酸钠静脉内注射的方法,不仅静脉曲张获得改善,且基本无注射后出血,也无严重胸痛发生。
胆汁郁积病人的诊断评价
KUNIO OKUDA, 吕文赏
1986, 2(2): 67-69.
摘要:
<正> 当溶血被除外时,黄疸是指示胆汁郁积的少数临床表现之一,在老年人则往往是一个使人惊恐的预后体征,需要早期诊断。既往医生们不得不等待间接的实验室或放射学数据来做出诊断;近来由于借助超声图及其他适当选择的诊断图影,胆汁郁积的诊断已如剖腹探查一样快速,然而仍不应轻视临床表现的全面估价。现对最近有关黄疸病人诊断实践作简要讨论。采集病史及查体这种老的作法使医生自己调整有关诊断
胆道残石的灌注溶石治疗
陈崇宏, 徐叔云, 余锡礼
1986, 2(2): 70-71.
摘要:
<正> 胆道手术后残余结石发生率,国外约为1.4~28%。欧美各国残石主要在胆总管,日本的残石多在肝内胆管。国内胆道再次手术病例有32.9~59.5%是属于胆道残余结石。胆道残余结石的治疗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手术方法和非手术方法。非手术治疗方法又有以下几种:1.口服药物溶石;2.中西医结合总攻排石;3.经T管瘘道取石,溶石,压力冲洗;4.经肝穿瘘道器械取石,激光碎
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
胡若琪, 饶明道
1986, 2(2): 72-73.
摘要:
<正>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乙醇性肝病的研究有了较太的进展。随着对乙醇在体内代谢过程的深入了解,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如免疫病理、自由基等对乙醇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乙醇性肝病的影响也受到重视。酒精对人体来说是一种有机异物。由于其主要在肝脏代谢,长期饮酒易致肝脏损伤,引起酒精性肝病。在西方国家,80—90%的肝硬化为酒精性肝硬化。在纽约,酒精性肝病是33—55岁死亡原因的第三位。当然,对乙醇的易感性存在个体与种族的差
肝脏疾病的凝血因子与肝促凝血活酶试验
贾辅忠
1986, 2(2): 74-77.
摘要:
<正> 重症肝炎和肝硬化的死亡原因中,消化道出血甚为多见。但病理解剖确认有食道或胃底静脉破裂的病例并不多,多数病例是胃肠道粘膜弥漫性渗血,不易找到特定的血管破裂部位,或者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这类出血病例在不同程度上伴有严重的血液凝固障碍,其原因有凝血因子减少血小板数量或功能降低、纤溶亢进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在肝脏疾病,凝血试验对协助诊断、了解病情轻重和估计预后,甚至指导治疗都
原发性肝癌病理生理研究的一些动向
梁小浣, 汤钊猷
1986, 2(2): 77-79.
摘要:
<正> 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可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下称病生)改变,如内分泌与代谢异常,胚胎期生比特性再现等。由于某些与肝癌有关的物质可在症状出现前被发现,从而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如甲胎蛋白);而某些病生紊乱可能较肿瘤本身对宿主的危害更大(如严重低血糖),从而使病生治疗有可能成为肿瘤冶疗的一个方面。近年,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在肝癌病生研究方面有所深入,增进了对癌变机理和肿瘤与宿主相互关系等问题的认识。现简述肝癌引起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的一些研究动向。
肝脏与甲状腺
罗振麟
1986, 2(2): 79-81.
摘要:
<正> 肝脏与甲状腺的关系非常密切,甲状腺激素主要影响肝脏代谢、贮备、并参与肠肝循环。肝病能影响甲状腺的生理活动,甲状腺在一定条件下影响肝脏功能与结构。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肝脏与甲状腺之间关系综述如下。
《中华分枝睾吸虫病》一书近将出版
1986, 2(2): 81-81.
摘要:
<正> 暨南大学医学院传染病组朱师晦教授编写的《中华分枝睾吸虫病》将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系朱教授积数十年的临床经验并结合国内外资料写成,内容丰富,为适合临床医师,基层医务工作者,寄生虫防治工作者,实验室技术员和高年级医学生的参考资料。
锌与肝硬化及肝性脑病
李临生, 周展骥
1986, 2(2): 82-83.
摘要:
<正> 临床上有许多病理改变是与组织纤维化有关的,如肝硬化,肺硬化和进行性全身硬化症等可为代表。尽管多年来不少学者试图寻找一种药物可用以抑制过多胶原纤维的沉积,但至今仍无有效的方法解决这一难题。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肝硬化和肝性脑病时有低锌血症或锌缺乏的现象。投服锌制剂有抑制胶原纤维沉积的作用。
~3H乙肝病毒DNA探针在分子杂交检测血清中乙肝病毒DNA的临床应用
杜绍财, 陶其敏
1986, 2(2): 84-85+83.
摘要:
<正> 自从1983年本所建立斑点分子杂交方法检测血清乙肝病毒DNA以来,(以下简称斑试)有数篇报导应用32P乙肝病毒DNA探针进行临床检测。说明斑试敏感、特异,并证实了乙肝病毒DNA与HBeAg、Dane颗粒、DNAP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一些资料表明将32P乙肝病毒DNA探针应用SouthernBlot法检测肝组织内乙肝病毒DNA状态。3H乙肝病毒DNA探针过去多用于肝组织内病毒的原位杂交。我们应用缺刻转移标记制
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γ干扰素诱生能力的研究
白霜, 江文成, 蔡志超
1986, 2(2): 86-87+113.
摘要:
<正> 一般认为,病毒性肝炎尤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肝细胞损伤主要由机体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紊乱所致,但对其免疫病理过程还很不清楚。干扰素(IFN)和免疫系统关系极为密切,γ干扰素(IFHγ)本身就是淋巴因子,因而研究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IFNγ反应规律,可望从干扰素角度探讨其免疫病理损伤机制、转归和T淋巴细胞功能状态。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ELISA提高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敏感性的临床意义
滕新策, 曾玲平, 马建福, 贾克明
1986, 2(2): 87-89+113.
摘要:
<正> 本文报告用生物素-亲和素(Biotin-Avidin)ELISA(下称BA-ELISA)检测血清中HBsAg,明显提高了检出HBsAg的敏感性,这对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学诊断都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材料本文共556份血清标本,其中包括肝功
885例乙型肝炎e抗原及e抗体的临床研究
饶文淑, 黄玉兰, 田玉环, 黄建七, 刘岩, 丁劲行
1986, 2(2): 89-91+113.
摘要:
<正> 本文对住院的885例各型乙肝患者的HBeAg及抗-HBe阳性率及其与年龄、谷丙酶和HBsAg滴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材料和方法从1978年1月~1984年10月间住院的各型病毒性肝炎中,凡HBsAg阳性、并检测过HBeAg及抗-HBe者,均筛选作为本研究对象。其中急性病毒性肝炎(AVH)97例,
病毒性肝炎血清铁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程训明, 李璞, 薛红安, 郑纯礼, 师付高
1986, 2(2): 92-93.
摘要:
<正> 储存铁占铁总量的30%,铁蛋白是储存铁的主要成份,其主要储存在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损、破坏后,释放到血液中的铁蛋白亦称为血清铁蛋白(SF)。测定SF不仅可了解体内铁储备的情况,尤其可反映肝脏受损的程度。我们采用125I铁蛋白放射免疫法,对145例各型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进行了SF检测,其对肝炎的研究有重要的价值。
肝脏病学快速文献评论
吕文赏
1986, 2(2): 93-94.
摘要:
<正> 什么是肝病学快速文献评论(HRLR) 它是一种月刊,刊载有关肝及胆道疾病的文摘、这些文摘选自50个国家的620余种医学刊物,以英文或德文在西德Falk基金会刊印。肝病快速文献评论提供什么? 1.它深入集中了肝及胆道疾病领域中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选择
杨继震, 潘伯荣, 高志清, 王全华
1986, 2(2): 94-95.
摘要:
<正> 肝海绵状血管瘤为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在尸检中占0.4~7.3%。近年来随着新的诊断技术应用,术前检出率明显增加。为探讨该病的诊断和如何选择治疗,现将我院确诊本病50例作一回顾性分析、讨论。临床资料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2~63岁,平均44.2岁。病人分三组:手术
乙胺碘呋酮对肝脏的影响——(附99例报告)
王学玉, 于皆平
1986, 2(2): 95-96+114.
摘要:
<正> 乙胺碘呋酮已广泛地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往认为此药疗效好、副作用少;晚近报道其副作用日渐增多,偶有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甚至死亡。我院自1982年7月~1985年2月应用乙胺碘呋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99例。现就此药对肝脏及消化道的副作用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
病毒性肝炎时的肝微循环障碍
刀文彬, 文建春
1986, 2(2): 97-98+114.
摘要:
<正> 近年来学者们对肝病时的肝血流动力学十分重视,并怀疑其在肝坏死发病中的意义。本文仅对各型肝炎之肝活标本进行微循环障碍的形态学研究,以期发现其与肝坏死间的联系。资料和方法一、资料:224例各型病毒性肝炎的肝活标本,包括急性重型19例,亚急性重型20例,急性黄疸型55例,慢性迁延型20例,慢性活动型100例和重型慢活肝10例,肝组织均在疾病急性期或活动期经皮肤肝穿刺获得。其中4例急重肝,3例亚重肝,3例急
129例病理证实的五种肝病血清蛋白电泳的改变
计叔钧, 宋佩辉, 过晋源
1986, 2(2): 98-99.
摘要:
<正> 本文报告129例病理证实的五种肝病血清蛋白电泳的改变,并讨论其临床意义。临床资料患者均系1980年至1984年之住院病人,诊断均经病理证实,其中急性肝炎24例,慢迁肝22例,慢活肝57例,门脉性肝硬化14例,原发性肝癌12例。全部患者均于肝穿或手术前采血以醋酸纤维薄膜法行血清蛋白电泳测定,结果见表:
激光免疫比浊法对慢性乙型肝炎六种血浆蛋白成分的研究
朱庆义, 周良楣
1986, 2(2): 99-106.
摘要:
<正> 激光免疫比浊法(Laser Immunotur-bidimetry.LITM)检测血浆蛋白成分,其基本原理是体液中的蛋白成分与加入的相应抗体发生反应,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S-IC),在聚乙二醇(PEG)缓冲系统中可以析出,使反应产生浊度,然后用激光浊度计进行测定。具有快速、灵敏、精密度高,便于自动化等优点。本文应用美国HYLAND
内窥镜逆行胆管引流术的应用
柯美云, 潘国宗
1986, 2(2): 100-101.
摘要:
英国伦敦Middlesex医院胃肠科主任、著名内窥镜专家Peter B.Cotton教授应邀来我国访问,1985年11月2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作了本专题报告,阐述了本人的丰富经验,内容新颖,展示了内窥镜治疗具有广阔的前景。为此将他的报告整理发表,以供同道切磋参考。
肝硬化和肝癌时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
杨慧青
1986, 2(2): 101-101.
摘要:
<正> 自然杀伤(NK)细胞是肿瘤鉴视中的重要细胞。作者用51Cr标记K562细胞观察末稍血中NK细胞的活性,同时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血中淋巴细胞亚群。正常人38例NK活性为49.7±2.2%,肝硬化57例为35.6±1.8%,有明显下降(P<0.001);肝硬化合并肝癌22例为27.6±3.5%,也有明显下降(P<0.001)。肝硬化合并肝癌组比肝硬化组也低(P<0.05)。作者以单克隆抗体检测
喜读肝病空前优秀巨著《临床肝胆病学》
常得新
1986, 2(2): 102-103.
摘要:
<正> 《临床肝胆病学》问世了,它是我国一部肝病空前优秀巨著,全书洋洋一百五十八万五千字,插图二百余幅。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公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均可订购。本书主编为世界肝病研究学会委员、白求恩医科大学肝病研究所名誉所长、我国著名肝胆病及消化内分泌病专家叶维法教授。国内84位有关各科教授、专家根据各人的特长分篇撰写。编著者们多是国内第一流在学术上声望卓著的内、外、儿、传染、肿瘤、超
纳差、消瘦、衰竭、黄疸、腰背剧痛
张禹, 孙书祯
1986, 2(2): 104-106.
摘要:
<正> 病历摘要患者男,54岁。因纳差、乏力、腹胀5个月,于1981年6月12日入院。自1981年1月上旬起,不明原因感纳差、乏力、腹胀,近3个月来身体呈进行性消瘦(与发病前比体重下降10公斤),并时有恶心、呕吐,偶有右季肋部疼痛。近10日来上述症状加重遂来住院。有15年饮酒史,每日2~4两。既往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细菌性肝脓肿误诊的经验教训
姚希贤, 赵清源, 任锡玲, 张振科, 李兰更
1986, 2(2): 107-108.
摘要:
<正> 典型细菌性肝脓肿,诊断多无困难。但由于感染菌株和感染部位不同,脓肿大小、数量(单发或多发)以及是否继发胆道梗阻等情况不同,可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较高。本组539例,误诊60例,误诊率9.3%。一、误诊病例类型:本组60例可分以下
胆汁淤积症时肝细胞内的糖原小体
官颖鹏, 张泰和
1986, 2(2): 108-109.
摘要:
<正> 在进行阻塞性胆汁淤积症形态学的研究中,我们观察到比较独特的肝细胞内膜与糖原颗粒的组合。糖原颗粒在膜间呈单行排列,共同构成糖原小体结构。本文对4例胆汁淤积症中的糖原小体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并试对小体的结构、形成及诊断价值做一分析。材料及方法4例临床肝穿刺标本,1例为胆汁性肝硬化,3例为阻塞性黄疸,胰头癌待排。送
肝脏良性肿瘤的超声诊断(附45例分析)
贾泽清
1986, 2(2): 109-110.
摘要:
<正> 临床上肝脏良性肿瘤比恶性肿瘤少见,肿瘤较小时病人无自觉症状,多数在剖腹探查或尸检时偶尔发现。较大肿瘤在超声显像诊断前常被误诊。由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治疗、预后不同,因此两者的鉴别颇为重要。现将我所确诊的肝脏良性肿瘤45例,就超声诊断价值及其主要声象特征等方面作一初步分析。资料和结果资料:本组男26例,女19例。4例体
血清铜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对肝癌的诊断和估计预后的意义
袁增贵, 周凯
1986, 2(2): 111-111.
摘要:
<正> 在胆汁淤积和肝癌时血清铜值及血浆纤维蛋白元值升高,叫肝癌的癌症候群,铜值的改变,对肝癌早期诊断及予后判定有很大意义。以原发性肝癌36例及肝硬变47例为对象进行研究。肝癌患者铜值200.5±47.2μg/dl,比肝硬化患者121.4±25.9μg/dl为高。血浆纤维蛋白分别为461.8±151.3mg/dl和275.3±124.4mg/dl,以肝癌者为高。
无症状慢性活动性肝炎予后和治疗
苗继之
1986, 2(2): 111-111.
摘要:
<正> 80名无症状慢活肝患者平均随访6个月,经复查肝活检,证实了慢活肝的诊断,其中15例合伴有肝硬化现象;13例肝小叶界板有中或大范围的损害;12例在随访期间死亡(7例死于肝衰竭,5例死于无关原因)。5年予计生存率91%;10年生存率81%。3例在随访期间发生腹水、肝性脑病或食道静脉曲张。为证实激素的疗效,对18例患者使用12毫克甲基强地松龙一年疗法,11例用安慰剂对照观察,随机分组。治疗开始及12个月后分别测定血清门冬转氨酶水平进行对比,开始时激素组有所下降,但12月后两组平均值相近,其他肝功能试验结果变化不大,没有患者发展为症状性肝病。用激素组
经皮经肝食道静脉曲张栓塞术
刘述信
1986, 2(2): 111-111.
摘要:
<正> 经皮经肝食道静脉曲张栓塞术(PTO)对食道静脉曲张67例79次,(做2次PTO的10例,做3次的1例)其中肝硬化50例,特发性门脉高压症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12例。做PTO的病人分为:急症(27例)—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经用三腔管、垂体加压素等治疗在24—48小时不能止血者。择期(18例)—用上记方法能止血者。予防(22例)—没呕过血有相对适应症者。
血清抑制因子对判断急性病毒性肝炎预后的价值
王祥业
1986, 2(2): 111-112.
摘要:
<正> 为探讨血清抑制因子(SIF)与急性病毒性肝炎自然病程的关系,对81例急性病毒性肝炎的SIF进行了一年监测。81例病人中,甲肝10例、乙肝58例,非甲非乙型肝炎13例。其中63例在六个月之内完全恢复,划
碘油—纤维蛋白粘胶合剂门静脉栓塞治疗肝癌
袁爱军
1986, 2(2): 112-112.
摘要:
<正> 作者对动物实验和9例病人使用了碘油—纤维蛋白合剂门静脉栓塞治疗肝癌。纤维蛋白粘胶剂由6.4%纤维蛋白原和5u/ml凝血酶组成。新鲜配制的合剂通过6F80cm双腔气囊导管注射后约1分钟便阻塞了门静脉。在可视控制下,用带气囊的导管防止逆流。合剂从导管末端向远侧充填门静脉而不依靠血流。如合剂在混合后30秒钟内注射,1至4周后的造影显示门静脉仍然是堵塞的。用碘油—纤维蛋白粘胶合剂门静脉栓塞看来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肝癌的方法。
血清α—岩藻糖、酶: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新标记?
刘德龙
1986, 2(2): 112-112.
摘要:
<正> 作者研究了96例病人,并以30位肝功能正常人作对照。研究发现原发性肝癌(PHC)组的α—岩藻糖苷酶(AFU)明显升高,而对照组、肝硬化组和转移性肝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比较10例PHC病人的AFU和AFP,7例为AFU(+)/AFP(-),3例AFU(-)/AFP(+),且AFU与性别、年龄、肝功能等均无相关。作者认为AFU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