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8年 第3期

显示方式:
近年来肝纤维化主要新进展(下)——肝纤维化诊断与治疗
蔡卫民, 陈峰
1998, 14(3): 3-5.
摘要:
近年来肝纤维化主要新进展(下)——肝纤维化诊断与治疗蔡卫民陈峰肝纤维化诊断与治疗近年来亦有较大进展,本文就从实用方面讨论肝纤维化诊断与治疗新进展。一、肝纤维化的诊断1997年出版的《现代肝胆病学高级丛书》和综述在肝纤维化诊断方面已有论述〔1,2〕,但...
慢性丙型肝炎及肝移植后丙肝复发治疗新对策
张顺财, 朱无难
1998, 14(3): 3-5.
摘要:
慢性丙型肝炎及肝移植后丙肝复发治疗新对策张顺财朱无难综述丙型肝炎病毒(HCV)是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原因,约80%感染者将成为慢性肝炎,至少20%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并且与肝癌的发生甚为密切〔1〕。近20年来,肝移植由实验研究转入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的医...
丙型肝炎血清HCV RNA与ALT的关系及干扰素的影响
程计林, 吴秀娟, 冯百芳
1998, 14(3): 3-5.
摘要:
丙型肝炎血清HCVRNA与ALT的关系及干扰素的影响程计林吴秀娟冯百芳作者单位:100044北京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程计林冯百芳)新疆克拉玛依(石油管理局医院)(吴秀娟)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肝损伤的发病机理仍不清楚。血清丙...
细胞凋亡在肝病发病机理中作用
陆东东
1998, 14(3): 3-5.
摘要:
细胞凋亡在肝病发病机理中作用陆东东1.肝细胞凋亡与乙型肝炎Nagata在小鼠体内用抗Fas单抗引起广泛性肝坏死,认为其可能与暴发性肝炎发病有关,引起肝病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至于肝细胞凋亡在肝炎发病中的作用,特别是Fas抗原的作用,目前认识不一。Chis...
肝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郭延军, 李静
1998, 14(3): 3-5.
摘要:
肝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郭延军李静综述朴云峰审校作者单位:163001大庆石油管理局油田总医院(郭延军);阜新市中心医院(李静);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朴云峰)细胞凋亡与肝胆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肝胆疾病中细胞凋亡的意义、检查方...
内皮素检测在肝病中的应用
侯振江, 张宗英, 郭金英
1998, 14(3): 3-5.
摘要:
内皮素检测在肝病中的应用侯振江张宗英郭金英内皮素(Endothelin,ET)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一类活性多肽,有ET-1、ET-2和ET-3三种,具有强烈的缩血管和促进神经内分泌作用。通过旁分泌和/或自分泌方式调节血管张力和器官血流量,参与机体许多重...
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王明春, 吴承荣, 姜英
1998, 14(3): 3-5.
摘要:
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王明春吴承荣姜英综述池肇春审校酒精性肝病及其流行病学酒精性肝损害是发达国家肝硬化的重要病因,也是青壮年死亡的主要原因。西方国家酒精性肝病(ALD)发病率较高,酗酒者患肝硬化是正常人的6.8倍,死亡率居第三位〔1〕。在亚洲各国,尽管...
门静脉高压药物治疗进展
黄玉波
1998, 14(3): 3-5.
摘要:
门静脉高压药物治疗进展黄玉波综述陆伟君审校作者单位:277300山东省枣庄峄城医院(黄玉波);山东省立医院(陈伟君)门静脉高压是慢性肝病的常见危险并发症,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药物止血的主要机制是降低曲张静脉的压力,减少其血流量。目前,药物治疗在急性...
心得安是预防门脉高压出血的理想药物吗?
段仲璧, 薛挥
1998, 14(3): 3-5.
摘要:
心得安是预防门脉高压出血的理想药物吗?段仲璧薛挥1980年Lebrec〔1〕开创了“心得安降低门脉压力、预防出血”的临床应用,得到国内外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和广泛响应。十多年来,随着对门脉高压(PHT)形成机理和心得安作用认识进一步深入,从而对心得安降低...
急慢性乙型肝病临床与肝组织中Fas抗原和Fas配体表达的原位研究
林小田, 骆抗先, 任星峰, 何海棠, 朱幼芙, 章廉
1998, 14(3): 3-5.
摘要:
为探讨CTL-Fas-FasL系统在急慢性乙型肝病中的作用,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10例急慢性乙型肝病组织中的Fas抗原和FasL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Fas和FasL的表达率急性乙肝分别为55.3%和60.5%、慢性乙肝87.0%和84.8%、肝硬化80.0%和70.0%、慢重乙肝100%和100%(P<0.05);慢性乙肝其肝组织Fas和FasL的表达强度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血清ALT水平无关,而与血清A、A/G、PTA和TBIL水平有关。结果表明,由CTL-Fas-FasL系统介导的肝细胞凋亡,在急慢性乙型肝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肝癌和肝硬化患者庚型肝炎病毒RNA及NS3区cDNA酶切分析
杜绍财, 程恳, 常锦红
1998, 14(3): 3-5.
摘要:
目的探讨肝癌及肝硬化患者中HGV的感染状态及NS3区部分基因的酶切分析。采用RTPCR技术检测HGVRNA,酶切分析比较中国株与美国GBV-C株两种基因型的酶切位点。结果81例肝癌样品中9例HGVRNA阳性(11.11%),28例肝硬化中,3例HGVRNA阳性(10.7%)。酶切位点分析结果表明,中国HGV感染患者在GBV-C4351位存在TSP509I(AA↓TT)切点,美国和日本发表的11株GBV-C和1株HGV中仅2株存在此切点。结论酶切分析结果提示GBV-C株与中国HGV感染株,可能不属于同一基因型
对恶性肝门部胆管梗阻用自膨式金属内支架与内镜逆行胆管内引流疗效对比
朱春兰, 朱雅琪, 何成华, 陶铸, 任旭, 刘家骥
1998, 14(3): 3-5.
摘要:
本文回顾性地对比分析了采用自膨式金属内支架术(EMBE)和经内镜逆行胆管内引流术(ERBD)对20例恶性肝门部胆管梗阻(MHBO)病人的治疗情况。结果:有效减黄率:在ERBD和EMBE组分别为77.8%和88.9%;早期合并胆管炎发生率:ERBD和EMBE分别为55.6%和11.2%(P<0.001);支架梗阻和/或晚期胆管炎发生率两组分别为66.6%和37.4%(P<0.01);两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159±76和254±84天(P<0.01)。结论:EMBE治疗MHBO较ERBD疗效好,早期胆管炎发生率低,支架不易阻塞,生存质量高。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早期的双功彩色多普勒研究
吴扬, 张向红, 迟宝荣, 万迎春, 杨晓英, 刘洋
1998, 14(3): 3-5.
摘要:
本文应用双功多普勒超声,检查30例正常人和50例PH早期患者35项血流参数,经单、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五个指标:CLV、PV-CI、LPV-Q、CHA-Q、SA-PI,其联合诊断PH早期正确率达90%以上。研究结果初步认为该五项指标的应用,为临床PH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无创伤的定量资料
胆囊腺癌p21、p53表达及细菌L型检测的意义
于东红, 王萍, 姚敏
1998, 14(3): 3-5.
摘要: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革兰氏染色技术,对36例胆囊腺癌和30例慢性胆囊炎进行p21、p53蛋白及细菌L型检测,同时对L型阳性和阴性组织的p21、p53表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腺癌和慢性炎的革兰染色L型检出率分别为80.6%和76.7%,与L型抗原检出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腺癌组的p21、p53表达率明显高于炎症组(P<0.005),腺癌中L型阳性组的p21、p53表达率也高于其L型阴性组(P<0.05)。表明L型感染与胆囊腺癌、慢性炎及p21、p53过表达有关,p21、p53过表达与胆囊腺癌也有关。提示L型参与了ras、p53基因突变,并可能通过致基因突变而成为胆囊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三氟拉嗪对贮脂细胞增殖的影响
荆绪斌, 李定国, 陆汉明
1998, 14(3): 3-5.
摘要:
为探讨三氟拉嗪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采用链酶蛋白酶、胶原酶及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大鼠肝脏贮脂细胞,用MTT方法,观察了三氟拉嗪对贮脂细胞增殖的调控。结果显示低浓度三氟拉嗪的抑制作用不明显(P>0.05),当药物浓度上升为10~20μmol.L-1时,抑制作用增强,呈明显药物浓度依赖关系。三氟拉嗪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是抑制了贮脂细胞的增殖
BC369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机理初步探讨
张炳团, 周汝麟, 陈绳亮
1998, 14(3): 3-5.
摘要:
采用主要成分抗病毒蛋白仙霉素(biologicals,BC369),对乙型肝炎病毒(乙肝病毒)转染细胞2215株核酸和乙肝病人血清中的核酸多聚酶的体外抑制实验;其抑制率分别为54.88%(P<0.01)和49.09%(P<0.01);结果提示BC369直接或间接的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作用
慢性肝病β-NAG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
周永健, 李瑜元, 吴惠生, 聂玉强
1998, 14(3): 3-5.
摘要:
本研究运用比色法测定临床各型慢性肝病血清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β-NAG)活性。同时检测患者肝纤维化其它指标如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结合组织病理学变化,探讨β-NAG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意义。结果发现β—NAG在肝纤维化早期就有显著升高,以慢性肝炎活动状态变化最明显,与CI-Ⅳ、PⅢP和血清白蛋白、白/球比明显相关,而CI-Ⅳ、PⅢP与ALT、TB等肝功能指标相关性不明显。免疫组化显示肝纤维化时Ⅰ、Ⅲ型胶原增多明显,Ⅳ型胶原相对较少。提示β-NAG在肝纤维化胶原降解中起重要作用,β-NAG是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敏感指标
苯乙酸钠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徐艳萍, 朱孝民, 韩登春, 王炜佳
1998, 14(3): 3-5.
摘要:
为了观察苯乙酸钠(NaPA)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分化诱导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台盼蓝染色计数法和3H-TdR掺入法观察苯乙酸钠对人肝癌细胞株的细胞周期动力学变化。另用喉癌细胞株(Hep-2)做对照细胞。结果显示苯乙酸钠对人肝癌细胞呈剂量依懒性抑制,细胞周期的G1期下降,S期相对升高,但对喉癌细胞抑制作用不明显。表明苯乙酸钠可抑制人肝癌细胞株增殖,主要是抑制细胞周期的G1期
血清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及板层素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李漫松, 刘新民, 迟宝荣, 吴扬, 刘阳
1998, 14(3): 3-5.
摘要: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220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及板层素(LN)水平。结果显示各类肝病患者血清Ⅳ-C、HA及LN水平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升高,以Ⅳ-C≥130μg/L、HA≥260μg/L、LN≥160μg/L为诊断肝纤维化的临界点,其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达80%以上,联合检测以Ⅳ-C与HA联合较为理想,说明三者可作为肝纤维化诊断较为敏感的指标,其中Ⅳ-C对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优于HA和LN。
生长抑素八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
邵润轩, 林种玉, 唐玉虎, 李葆君, 周力
1998, 14(3): 3-5.
摘要:
用垂体后叶素(VP)为对照,观察了生长抑素八肽(SRIF-8)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及胃酸分泌和血浆胰高糖素(GG)的影响及其副作用。结果表明,SRIF-8的止血率和止血速度均明显优于VP,它可抑制肝硬化患者的基础胃酸(BAO)分泌(P<0.01)可降低血浆GG(P<0.01)。
T细胞亚群和TNFα与慢性肝病的关系
詹丽萍, 李培成
1998, 14(3): 3-5.
摘要: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检测50例慢性肝炎乙肝后肝硬变患者的T细胞亚群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观察其与慢性肝病的关系。结果显示:CD3+与CD4+数量减少,CD8+数量增加,CD4+/CD8+比值下降,TNFα含量明显增高,提示T细胞亚群和TNFα在慢性肝脏炎症损伤和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
慢性肝病、肝癌患者IL-6、IL-8和TNF-α活性测定及意义
陈群, 王胜春, 汤斌
1998, 14(3): 3-5.
摘要:
本文对36例慢性肝炎(CH)、28例肝炎性肝硬化及2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IL6、IL8及TNFα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慢性肝炎患者IL6、IL8及TNFα活性分别为:180.54±9.68,160.88±6.16和230.74±89.0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炎性肝硬化患者IL6、IL8及TNFα活性分别为246.67±9.06,203.04±8.02和267.85±106.88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原发性肝病患者IL6和IL8活性分别为101.11±8.64和107.46±4.58pg/ml,与对照组比较,活性明显升高(P<0.05),TNFα活性为306.78±158.6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对上述三种细胞因子与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发展关系进行了探讨。
促肝细胞生长素与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比较
陆建林, 罗筱莲
1998, 14(3): 3-5.
摘要:
为了比较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GI)对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选慢重肝26例,分A、B两组,A组14例用pHGF加血浆置换(PE)、自血光量子(UBI)及综合疗法;B组12例用GI加PE、UBI及综合疗法。疗程均为40d。结果:pHGF及GI疗法均能明显降低慢重肝病死率,但两组显效率等,A组优于B组。结论:pHGF较GI更能有效地治疗慢重肝
SOD、GSH-PX、CAT系列氧化清除酶活性监测对肝组织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
黄晶, 高建立, 冯颖, 李杰, 安伟琪
1998, 14(3): 3-5.
摘要:
本实验通过对原发性肝癌21例、慢性病毒性肝炎5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32例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检测,并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血清胆红素、白蛋白、ALT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由基(FR)反应参与了肝组织损伤的发病机制,血浆LPO和红细胞系列氧化清除酶活性的测定,可作为判断肝病病情,预后的生化指标之一
老年病毒性肝炎与凝血障碍
陈密, 杨俊文
1998, 14(3): 3-5.
摘要:
本文对191例各型老年病毒性肝炎进行凝血酶元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肝促凝血活酶试验(HPT)及凝血因子V活性(V:C)的检测。结果表明:PT、KPTT在老年急性肝炎均在正常范围,而HPT已有所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T、KPTT、HPT及V:C在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及重症肝炎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四项检测同肝脏损害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各项检测的联合应用及动态观察,能较全面了解老年病毒性肝炎凝血因子损害程度,并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疾病的预后作出估价
大剂量鱼肝油酸钠合用立止血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
王丽珠, 刘少田, 王丽颖, 邓新平, 李欣越, 周英, 温晓哗
1998, 14(3): 3-5.
摘要:
采用大剂量鱼肝油酸钠行食管曲张静脉内注射治疗大出血,疗效确实。但拔针后注射部位的出血不可避免。为防止或减少出血,我院采用先注射鱼肝油酸钠,停针2-3分钟再注射立止血。并同时退针的方法。共治疗40例,82例次。止血效果好,同时发现注射部位溃疡发生率低,复发出血率低,曲张静脉消失率高。因此,大剂量鱼肝油酸钠合用立止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赛若金、阿昔洛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叶圣德, 方年, 戴茂国
1998, 14(3): 3-5.
摘要:
赛若金、阿昔洛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叶圣德方年戴茂国作者单位:318020浙江省黄岩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科从1996年起,我们采用赛若金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2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文联合治疗组42例,...
脂肪肝患者的胃排空超声观察
李树钢, 魏淑芬, 倪琼, 秦中兴, 王治安, 詹重娥
1998, 14(3): 3-5.
摘要:
采用单切面实时超声显像法,对34例脂肪肝患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液体脂餐后胃排空率的超声检测。结果显示:两组胃排空率在餐后15分钟出现差异(P<0.05),观察组在餐后30分钟时胃排空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提示脂肪肝患者胃排空率减弱并存在胃动力障碍
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诱发桥本氏病一例
许志美, 许迅宇
1998, 14(3): 3-5.
摘要:
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诱发桥本氏病一例许志美许迅宇作者单位:430071湖北医科大学附二院传染科患者女性,27岁,教师。体检肝功能异常,经一般护肝治疗三个月无效。于1995年10月4日住院治疗。无明显消化道症状。4年前因剖腹产输血400ml。家族中无甲状...
反复以肝性皮层盲为首发症状的肝性脑病2例
陆宪中, 刘金霞
1998, 14(3): 3-5.
摘要:
反复以肝性皮层盲为首发症状的肝性脑病2例陆宪中刘金霞例1男性,19岁。因乏力、纳差3年,肝区疼痛、尿黄20天于1989年8月5日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面色灰暗,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肝掌及蜘蛛痣阳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肋下2cm,剑下4cm,质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