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9年 第1期

显示方式:
白细胞介素8与肝病
薛建亚
1999, 15(1): 3-5.
摘要:
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是一种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由Kownatzki等于1986年首先报道,称之为嗜中性粒细胞激活因子(NAF),在1988年统一命名为白细胞介素8。现在已知IL-8是一种属于趋化因子家族的细胞因子...
抗HBV核酶的研究进展
李谨革, 连建奇
1999, 15(1): 3-5.
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在我国HBV感染率达10%,而传统的抗病毒药物远期疗效均不显著,寻找新型抗HBV药物成为迫切需要。核酶(Ribozyme)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RNA,可定点切割RNA靶分子,从而达到有效阻断基因表达的...
HLA-Ⅰ类分子与乙型肝炎的相关性研究
任添华
1999, 15(1): 3-5.
摘要: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主要由三类抗原组成,HLA-Ⅰ类抗原(HLA-A、B、C)和Ⅱ类抗原(HLA-DR、DP、DQ)及Ⅲ类抗原(HLA-c2、Bf、c4A、c4B)。HLA-Ⅰ类分子以膜抗原形式广泛分布于人体有核细胞表面。在内源性抗原提呈及对细胞...
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策略
邱望龙, 李福元
1999, 15(1): 3-5.
摘要: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按其临床表现、血清转氨酶水平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等分为两种类型,即慢性肝炎和无症状携带状态。随着对HBV分子生物学认识加深,慢性乙型肝炎可进一步分成不同的亚群,一类是典型的慢乙肝患者(classicaltype),病变活...
α-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前C/C基因突变株感染的疗效
季伟, 王惠芬
1999, 15(1): 3-5.
摘要:
血清HBeAg阴性、抗HBe和HBVDNA阳性的肝炎被认为与HBV前C/C(preC/C)基因突变株感染有关。患者多表现为重型或持续反复发作型肝炎,病程进展快,对α-干扰素(α-IFN)治疗反应差。系统复习文献后提示,α-IFN治疗HBVpreC/C...
HIV相关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
蔡中起
1999, 15(1): 3-5.
摘要:
目前,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已成为全球性卫生问题。我国HIV感染人数已连续四年呈倍增趋势而难以控制,形势十分严峻,前景不容乐观。HIV感染最终导致AIDS(acquiredim-munod...
药物性胆管消失综合征
陈尔东, 陈娟
1999, 15(1): 3-5.
摘要:
肝内胆管缺乏一词最早见于60年代的儿科文献,近10年来有人用胆管消失综合征(vanishingbileductsyndrome,VBDS或disappearingintrahepaticbileductsyn-drome)来概括一组以肝内胆管减少为病...
左旋肉碱对内毒素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洪卫国
1999, 15(1): 3-5.
摘要:
在慢性肝病发病机理的研究中,内毒素在肝损伤过程中的作用一直受到关注。慢性肝炎的反复发作和重型化,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并发症如肝脏循环障碍、黄疸、出血、腹水、肝肾综合症等,均与内毒素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发现,一种与脂肪酸代谢有关的营养素,左旋肉碱(L-c...
肝癌的局部治疗
陆正华, 吴孟超, 宗明, 郭亚军
1999, 15(1): 3-5.
摘要:
在肝癌治疗中,除免疫治疗、静脉化疗、中药治疗等以全身非特异性用药为特征的治疗外,其它各种针对肿瘤局部开展的治疗,都属局部治疗范畴,它包括:局部手术切除、局部化疗栓塞、局部肿瘤间质内各种药物注入及局部高温、局部冷冻等疗法。本文拟对除肝癌局部手术切除外的...
应用反转录骤合酶链反应研究庚型肝炎病毒感染
王全立, 杜芝燕, 孟庆华, 刘阳, 迟宝荣
1999, 15(1): 3-5.
摘要:
建立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方法。该法特异性强,检测下限(1.9×103)与感染剂量相当,简便实用。对我国各类人群的HGV感染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HCV阳性职业献血员和已知肝炎病毒标志物均阴性者感染率较高,分别为60%、40%和21.7%。对其中一株(P11)阳性扩增产物所做部分核酸序列分析,与国外两株相应区段的同源性高达96.4%和95.3%。
凋亡基因bcl-2、bax及Fas在肝硬化中的表达及与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
郭琳琅, 郭颖, 肖莎
1999, 15(1): 3-5.
摘要:
为了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及Fas在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30例肝硬化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及Fas表达及HBsAg的阳性率。21例HBsAg阳性的肝硬化组织中,4例bcl-2阳性,阳性率为19.1%,16例bax阳性,阳性率为76.2%,15例Fas阳性,阳性率为71.4%。9例HBsAg阴性的肝硬变中1例bcl-2阳性,阳性率为11.1%,bax有4例阳性,阳性率为44.4%,Fas有2例阳性,阳性率为22.2%。伴与不伴乙肝病毒感染的两组肝硬化中bcl-2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而bax和Fas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bax和Fas可能参与了乙肝病毒致肝细胞的损伤过程。
丙型肝炎患者胃粘膜中病毒抗原的检测
罗朝霞, 郎振为, 冯觉平, 袁光辉, 黄其通
1999, 15(1): 3-5.
摘要:
了解肝炎患者胃粘膜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采用免疫组化S-P法以抗-HCVNS3单克隆抗体及抗-HBs、抗-HBc多克隆抗体对3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胃粘膜组织中HBV和HCV进行了检测。同时还用双标记技术对二种抗原进行了双重染色以了解其在胃粘膜细胞中的分布。HCVNS3、HBsAg及HBcAg的检出率分别为33.33%(11/33)、48.48%(16/33)、12.12%(4/33)。HBsAg、HCVNS3Ag主要位于腺体细胞的胞浆中,而HBcAg主要在细胞核中表达。阳性细胞呈单个、片状或簇样分布。慢性肝炎患者的胃粘膜组织中存在HCV和HBV的感染。二种肝炎病毒与胃粘膜病变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慢性肝病
贾彦征, 李冬田, 任中原, 李灼亮, 余宙耀
1999, 15(1): 3-5.
摘要:
检测天津地区119例慢性肝病患者HBV、HCV标志,并对其中28例HCVRNA阳性血清进行基因分型。结果,HBV感染率明显高于HCV感染率(P<0.05),肝癌患者中HBV、HCV重叠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P<0.05);各组均以HCVⅡ型为主。提示天津地区慢性肝病目前仍以HBV感染为主;HBV、HCV重叠感染对肝癌的发生似有相加作用;HCVⅡ型感染在天津地区HCV相关性慢性肝病中可能起主要作用。
肝硬化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内毒素水平及相互关系
姜虹, 刘丽娜, 黄天卫, 许爱民, 傅宝玉
1999, 15(1): 3-5.
摘要:
本试验测定了40例肝硬化患者和10例正常人的血浆内毒素和一氧化氮含量。结果示:无腹水组血浆NO和内毒素高于正常人,有腹水组高于无腹水组,肾功损害组高于无肾功损害组。血浆内毒素和NO含量呈正相关,提示二者与肝硬化及腹水形成有一定关系,与肾功损害有关。
病毒性肝炎患者α-干扰素中和抗体发生率及其时间规律的研究
童福易, 唐永煌, 白敬羽, 程国才
1999, 15(1): 3-5.
摘要:
为了探讨α干扰素(IFNα)中和抗体(NA)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时间变化规律性,采用抗病毒中和生物测定法(ANB)检测了32例健康人和116例IFNα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NA。结果健康人及IFN治疗前患者血清中未检出NA,而IFN治疗后患者共有20例NA阳性,总检出率为17.2%。其中IFNα2a、IFNα2b、IFNα1b治疗组NA阳性率分别为34.6%、13.2%和11.5%。NA出现的时间变化随治疗时间的增加,阳性率逐渐递增。提示病毒性肝炎患者IFNα治疗后可产生NA,且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性。不同亚型的IFNα治疗后NA发生率不同。
肝癌患者细胞因子分泌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杀伤肝癌细胞的研究
陈致诚, 叶红军, 张伟, 韩登春, 方卓
1999, 15(1): 3-5.
摘要:
为探讨肝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杀伤肝癌细胞的作用机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TIL与肝癌细胞共同培养后,TIL吸附、包绕和吞噬自体和EBL-7402肝癌细胞,促使肝癌细胞凋亡。接受TIL治疗的肝癌术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干扰素(IFNγ)活性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性,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与单纯手术治疗组比较,TIL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肝癌术后应用TIL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手术治疗,可望为肝癌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原发性肝癌MRI的特异性诊断
雷杰, 庄宝昌, 韩志国, 郎春清, 史爽, 杜斌
1999, 15(1): 3-5.
摘要:
回顾性研究24例原发性肝癌的MRI表现,探讨原发性肝癌MRI的特异性征象。结果:T1加权像高低混杂信号占58%;肿瘤周围纤维包膜占54%;门静脉或下腔静脉受压变扁移位占29%,管腔内瘤栓形成占25%;肝包膜凹陷征占4%。这些征象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特异性,有助于与其它肝脏占位性病变相鉴别。
原发性胆管癌CT、MRI研究
席永昌, 刘云霞, 李冬, 王艳杰
1999, 15(1): 3-5.
摘要:
46例原发性胆管癌和12例壶腹癌术后病理证实者术前行CT和MRI检查,本文研究了其直接和间接征象。结果表明MRI确诊率为100%,优于CT(77.6%)。分析表明CT和MRI是诊断原发性胆管癌的重要方法。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后sIL-2R 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
毛华, 赵敏芳, 宋卫生
1999, 15(1): 3-5.
摘要:
为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E)治疗后免疫功能状态,我们检测2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液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辅助T淋巴细胞、抑制T淋巴细胞。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Th细胞显著下降,P<0.05。sIL2R、Ts细胞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TAE治疗后原发性肝癌患者Th细胞明显增高,P<0.05,sIL2R、Ts细胞显著降低P<0.05。测定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液中sIL2R、Th、Ts细胞对判断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疗效、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血浆前列腺素E2测定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陆东东
1999, 15(1): 3-5.
摘要:
为研究血浆PGE2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测定300例原发性肝癌(PHC)、100例酒精性肝病、390例肝硬化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PGE2值。结果提示PHC患者血浆PGE2水平显著增加(P<0.001),且转移性肝癌患者中更为显著(P<0.01),良性肝病患者无明显增加(P>0.05)。检测PGE2水平对早期发现肝硬化转化为PHC,及控制PHC的增殖与转移具有一定价值。
肝得健在肝动脉栓塞化疗时保肝作用的临床观察
张银华, 张世顺, 董涛, 刘志刚, 赵存新
1999, 15(1): 3-5.
摘要:
对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的33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给予肝得健保肝,并设3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无变化,对照组胆红素(BIL)3天升高,2周未降至正常;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3天、7天明显升高,2周降至正常;白蛋白(ALB)7天开始下降,2周回升,但未至正常水平。表明肝得健可防止正常肝细胞损害,保护肝功能,增强对栓塞化疗的耐受性。
PCR检测抗HBs阳性肝炎43例HBV DNA分析
王治伦
1999, 15(1): 3-5.
摘要:
我们对我院1995年~1997年43例血清抗HBs阳性肝炎患者PCR检测血清HBVDNA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3例均为住院患者,无乙肝疫苗接种史。既往有明确乙型肝炎病史者8例,无明确乙型肝炎病史者35例。根据19...
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的初步调查
宋有良, 潘恩美, 孔祥寰
1999, 15(1): 3-5.
摘要:
在输血后肝炎及散发性肝炎中,即使用最灵敏的方法检测已知的肝炎病毒(HAV~HEV),其中10~20%的患者仍为阴性。最新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可能与一种新型肝炎病毒——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有关。本文报道了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非甲~戊型...
单纯急性戊型肝炎血清甲胎蛋白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于宏, 王法印, 孙晓燕, 胡金弟
1999, 15(1): 3-5.
摘要:
为探讨单纯急性戊肝AFP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动态检测血清AFP及与ALT,TBIL,白蛋白值的关系。结果表明:戊肝发病年龄高,黄疸重,P<0.05。8/20例戊肝血清AFP含量升高,范围在56.1~494.5μg/L,高峰较ALT,TBIL高峰延迟约一周,肝功恢复2周后基本恢复正常,同期甲肝20例无升高,P<0.05。认为急性单纯戊肝病例可存在一过性AFP升高,推测与戊肝较严重的肝细胞损伤及再生有关。应与肝癌、肝硬化鉴别。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1,25(OH)2D3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陈自平, 刘倩, 王文奇, 王义国, 闫明先
1999, 15(1): 3-5.
摘要:
采用竞争性放射受体法测定32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并与32例慢性乙型肝炎、31例健康者对照。发现:肝硬化组血清1,25(OH)2D3水平较肝炎组和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P<0.001),且与血清骨钙素、尺桡密度呈正相关(P<0.01,P<0.05)。提示:测定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有利于肝性骨病的早期发现。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胰管综合征(26例误诊分析)
傅文安
1999, 15(1): 3-5.
摘要:
十二脂肠乳头旁憩室——胆胰管综合征,又称“十二指肠憩室梗阻黄疸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主要表现为间歇性黄疸、间歇性发热、间歇性上腹痛。但由于对此症的认识不足临床上漏诊、误诊现象时有发生,以至手术中不认真探查而不能确诊,给患者带来不少痛苦。现就我院5...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体会与治疗效果
李堂, 林荣军, 杜嗣廉
1999, 15(1): 3-5.
摘要:
为总结儿童肝豆状核变性(HLD)诊断经验与疗效,对68例病儿进行临床分析,并对31例用大剂量硫酸锌加小剂量青霉胺治疗者进行4~11年随访。结果显示58例(85%)角膜K-F环阳性,57例(84%)血清铜氧化酶光密度减低,59例(87%)血铜降低,65例(96%)尿铜增加。随访显示82%有症状病儿于治疗后6~12个月内明显好转,全部病儿尿铜于2年内降至正常。表明角膜K-F环、铜氧化酶光密度、血及尿铜测定可使绝大多数病儿确诊,硫酸锌与青霉胺联合治疗HLD安全有效。
Hers氏病一家3例报告
韦统友, 武艳霜, 王芳
1999, 15(1): 3-5.
摘要:
患者,男,6岁,住院号:359531,因自幼腹部膨隆门诊以“肝大原因待查”收入院。患儿出生时腹部高度膨隆,未进行诊治,随年龄增长有渐减轻的趋势,自出生后无惊厥,有多次“上感”均在当地卫生院治愈;2岁时患甲型肝炎已治愈。患儿有一姐姐现年11岁,自幼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