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3-15
来源:本站原创
【据《J Viral Hepat》2019年2月报道】题:30个非侵入性模型在评估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价值评价与比较 (作者Dong XQ、Wu Z等)
肝活检的局限性导致了非侵入性肝纤维化评估模型的发展。这些模型在中国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诊断性能及在监测疾病进展中的价值目前尚不清楚。
本研究从全国24家临床单位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576例慢性HBV感染初治患者,其中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前瞻性随访至78周行第二次肝活检。依据国际Ishak病理评价标准判读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s) 评估30个非侵入性模型的诊断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在初治CHB患者中,30个非侵入性模型诊断显著纤维化的AUROCs均小于0.800,仅PP score 模型诊断进展性纤维化的AUROC>0.800,而FIB-4、FibroQ、HB-F、Lok index、PHP score 和 PP score 诊断肝硬化的AUROCs>0.800。在完成78周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中,仅APRI、GUCI、King’s score和Wang I模型诊断肝硬化的AUROCs>0.800。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抗病毒治疗前后,只有FCI(r=0.206,p=0.008)和Virahep-C模型(r=0.187,p=0.016)值的变化与Ishak纤维化评分的变化呈弱相关;而有23个模型值的变化与HAI炎症评分变化呈弱到强的相关性,其中APRI、 GUCI、 King’s score、SHASTA 模型值的变化与HAI炎症评分变化呈强相关。
该研究表明在中国CHB患者中,现有的30个非侵入性模型不适用于评估抗病毒治疗前后除肝硬化以外的各个分期的纤维化,尤其不适合评估抗病毒治疗后的肝纤维化分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董晓琴 吴朝 赵鸿 王贵强 报道)
肝活检的局限性导致了非侵入性肝纤维化评估模型的发展。这些模型在中国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诊断性能及在监测疾病进展中的价值目前尚不清楚。
本研究从全国24家临床单位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576例慢性HBV感染初治患者,其中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前瞻性随访至78周行第二次肝活检。依据国际Ishak病理评价标准判读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s) 评估30个非侵入性模型的诊断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在初治CHB患者中,30个非侵入性模型诊断显著纤维化的AUROCs均小于0.800,仅PP score 模型诊断进展性纤维化的AUROC>0.800,而FIB-4、FibroQ、HB-F、Lok index、PHP score 和 PP score 诊断肝硬化的AUROCs>0.800。在完成78周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中,仅APRI、GUCI、King’s score和Wang I模型诊断肝硬化的AUROCs>0.800。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抗病毒治疗前后,只有FCI(r=0.206,p=0.008)和Virahep-C模型(r=0.187,p=0.016)值的变化与Ishak纤维化评分的变化呈弱相关;而有23个模型值的变化与HAI炎症评分变化呈弱到强的相关性,其中APRI、 GUCI、 King’s score、SHASTA 模型值的变化与HAI炎症评分变化呈强相关。
该研究表明在中国CHB患者中,现有的30个非侵入性模型不适用于评估抗病毒治疗前后除肝硬化以外的各个分期的纤维化,尤其不适合评估抗病毒治疗后的肝纤维化分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董晓琴 吴朝 赵鸿 王贵强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