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3期

显示方式:
述评
代谢综合征与脂肪肝
范建高, 颜士岩
2016, 32(3): 407-41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01
摘要:
代谢综合征(MS)与慢性肝病特别是脂肪肝关系密切,两者并存时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众多但结果仍有争论。介绍了MS及其相关脂肪肝与酒精性肝病和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困境,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提高MS和脂肪肝的处理能力,更好地为此类患者服务。
防治指南
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
2016, 32(3): 411-41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02
摘要:

<正>胆囊癌是指发生于胆囊(包括胆囊底部、体部、颈部以及胆囊管)的恶性肿瘤。我国胆囊癌发病率占同期胆道疾病的0.4%3.8%,位列消化道肿瘤发病率第6位,患者5年总生存率仅为5%[1-3]。胆囊癌疗效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对其主要高危因素的认识、准确的临床分期和根治性手术切除方法的应用。由于长期缺乏符合我国国情的诊断与治疗规范,目前对于胆囊癌诊断与治疗方法的认识和应用仍较为混乱。为此,中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5)》推荐意见解读
韩英, 朱疆依
2016, 32(3): 420-42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03
摘要:

<正>为规范我国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和消化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针对三种自身免疫性肝病分别制订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充分了解疾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进而制订出全面合理的诊疗方案。在此之前我国并无针对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单独的共识意见或指南,2010年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治共识中仅提及部分有关PSC的少许

《亚太肝病学会乙型肝炎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2015年更新)》推荐意见
朱鹏, 唐怡, 王宇明
2016, 32(3): 423-42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04
摘要:

<正>2015年亚太肝病学会发布了最新的关于乙型肝炎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2015年更新),在此翻译全文推荐意见以供临床医生参考。推荐强度及证据质量分级参考表1。1慢性HBV感染的筛查(1)筛查是发现新发慢性HBV感染的重要方法(A1)。(2)尚无充足的证据来推荐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任何特异性筛查,且这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C1)。(3)现有的出生前及血液供应的HBV筛查手段应当加强(A1)。

《欧洲肝病学会肝移植临床实践指南(2015年)》推荐意见
史颖弘, 田孟鑫, 樊嘉
2016, 32(3): 429-43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05
摘要:

<正>自1968年Roy Clan在欧洲完成第一例人原位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以来,LT技术飞速发展,已成为急慢性肝衰竭的标准治疗手段。在过去的25年间,移植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1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达到96%和71%。随着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和器官保存液的改进以及疾病早期诊断和移植术后并发症管理的提高,LT远期疗效获得了质的飞越。

专家论坛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肝细胞癌
李良平
2016, 32(3): 432-43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06
摘要:
肝细胞癌(HCC)的病因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欧美发达国家及部分亚洲国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相关HCC发病率逐渐增加。介绍了NAFLD与相关HCC的密切关系,NAFLD相关HCC的危险因素、临床病理特征及预防和筛查,指出NAFLD发病率尽管不如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相关HCC高,但因NAFLD基数大,其绝对数量不在少数,尤其是合并糖尿病和肥胖或肝纤维化/肝硬化高危患者。NAFLD相关HCC多见于老年,合并症较多,整体预后不佳。认为预防的重点在于有效治疗NAFLD,对高危人群进行严密筛查以便发现早期HCC,甲胎蛋白及CT等影像检查是主要的筛查方法,但目前尚缺乏针对NAFLD相关HCC早期预警的措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血清尿酸
徐贝贝, 王炳元
2016, 32(3): 437-44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07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被视为代谢综合征(MS)的肝脏表现,除糖脂代谢紊乱外,血清尿酸(SUA)的水平也左右着NAFLD的进展。叙述了两者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无论健康个体或患者的SUA都能够独立预测患者MS、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其机制可能是SUA通过诱导活性氧(ROS)增加ROS-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表达,进而引发pyrin结构域蛋白3炎症小体激活和白细胞介素的分泌;无论基础或临床研究,使用降低SUA的药物可以抑制TXNIP通路,降低血糖水平,减轻肝细胞ROS、炎症、脂肪变性和纤维化。提示减少SUA可能是NAFLD一个有前途的潜在治疗方法,值得基础和临床的进一步研究。
细胞衰老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张晶, 王炳元, 施军平
2016, 32(3): 442-44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08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非酒精原因所致的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肝硬化及肝细胞癌是NAFLD的两个最为重要的肝病结局。细胞衰老是细胞脱离正常周期不可逆地丧失增殖能力后进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一种客观规律。研究表明细胞衰老与NAFLD肝纤维化进程及肝细胞癌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NAFLD相关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防治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易感基因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宣世英, 袁晨, 芦琳琳, 辛永宁
2016, 32(3): 446-45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09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呈低龄化趋势,严重增加个人及社会经济负担。作为一种遗传-代谢-环境相关疾病,遗传因素在NAFLD发生发展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技术的广泛应用,对NAFLD遗传易感基因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总结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以其遗传易感基因多态性为切入点,探讨影响NAFLD的发病因素及内在机制。
论著_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发病和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倪曼曼, 张颖秋, 陈岳祥, 张平平, 曾欣
2016, 32(3): 453-45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10
摘要: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情况、自然史、死亡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在上海长征医院和上海85医院进行体检且自2011年起每年在上海长征医院或上海85医院随访的离退休老干部及部分单位职员,最终共纳入833例,2011年12月31日前确诊NAFLD的为NAFLD组(n=459),无肝脏及胆道系统疾病的为对照组(n=374)。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身高、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生化检查,是否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吸烟及饮酒情况,死亡对象明确其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分析该研究人群NAFLD患病情况、自然病程、发病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发病危险因素,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病情加重、减轻的影响因素。结果 NAFLD组中男性NAFLD患病比例高于女性(58.0%vs 46.7%,χ2=4.962,P=0.026)。NAFLD组BMI、收缩压、舒张压、ALT、空腹血糖、血尿酸、甘油三酯(TG)、...

FibroTouch与B超、CT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比较
李静波, 刘姝, 温博, 高楠, 王炳元
2016, 32(3): 459-46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11
摘要:

目的探讨影像引导瞬时弹性成像系统Fibro Touch脂肪衰减参数(FAP)对脂肪肝诊断的意义。方法以2014年1月-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的1080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人员的肝脏FAP、肝脏彩超结果和肝脏CT平扫肝/脾CT比值。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采用Kappa一致性系数和ROC曲线比较FAP与肝脏彩超结果和肝脏CT平扫肝/脾CT比值诊断脂肪肝的一致性及其诊断价值。结果通过肝脏B超诊断脂肪肝阴性336例(31.11%),阳性744例(68.89%);参照B超结果,Fibro Touch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0.5%和75.3%。通过肝脏CT诊断脂肪肝阴性(0级)821例(76.02%)、阳性259例,其中轻度(1级)216例、中度(2级)34例、重度(3级)9例;参照CT结果,Fibro Touch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5.4%和47.0%,B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3.1%和36.8%。Fibro Touch诊断脂肪肝结果与B超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系数=0.597,P<0.0001);与CT的一致性较低(...

西安市某企业员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调查分析
周娟, 牛春燕, 王丹, 赵鸿馨, 闫颖丽, 闫蓉
2016, 32(3): 463-46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12
摘要:

目的对西安市某企业单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现况进行调查分析,为NAFLD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6月-7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415例某企业单位员工进行体格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血清学检查及问卷调查。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415例员工中NAFLD 86例(20.7%),其中轻度脂肪肝70例(16.9%)、中度脂肪肝16例(3.8%);5058岁人群患病率最高(30.8%,16/52);86名NAFLD员工中肥胖症57例(66.3%)、腹型肥胖76例(88.4%);中度脂肪肝员工的ALT水平、AST水平、腹围和BMI均高于轻度脂肪肝员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4、-3.512、-4.405、-5.051,P值均<0.05);NAFLD员工的BMI、腹围均与AST水平(r值分别为0.283、0.271)和ALT水平(r值分别为0.325、0.316)有相关性(P值均<0.05);该企业单位员工总体存在不良饮食习惯和久坐、缺乏体育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结论该...

论著_病毒性肝炎
血清趋化因子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后持续病毒学应答的影响
李彦, 王霞, 成立伟, 潘修成, 单奔, 耿建, 刘瑞霞, 傅涓涓, 李丽
2016, 32(3): 467-47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13
摘要:
目的研究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治疗过程中血清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γ-干扰素诱导单核因子(Mig)及调节激活正常T淋巴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水平变化特点及其对PEG-IFN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3年12月于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PEG-IFNα-2b治疗的HBe Ag阳性CHB患者53例,其中46例完成48周治疗后继续随访24周,根据有无出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分为A组(出现SVR,n=17)和B组(未出现SVR,n=29)。测定患者基线,治疗12、24、48周及治疗后24周外周静脉血清IP-10、Mig、RANTES、HBV DNA、HBs Ag及ALT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患者基线血清IP-10、Mig水平A组显著高于B组,HBs Ag水平A组则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96、2.963、2.401,P值均<0.05)。患者基线IP-10、Mig...
慢性乙型肝炎患儿HBV DNA载量与肝脏病理、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覃小梅, 范宸颖, 李双杰, 彭慧云
2016, 32(3): 472-47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14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儿HBV DNA载量与肝脏病理及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5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肝病中心收治的确诊为CHB的患儿79例,根据患儿血清HBV DNA载量分为低载量组(103拷贝/ml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脂肪变性影响因素的分类树模型分析
王鹏, 张志侨, 康凯夫, 吴国标
2016, 32(3): 476-47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15
摘要:
目的基于分类树模型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肝细胞脂肪变性的高危人群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一种评估CHB患者发生肝细胞脂肪变性风险的简单方法。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4年12月在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利用分类树模型分析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因素,采用索引值曲线、错分矩阵和估计误差对分类树模型分类效果进行整体评价。结果 CHB患者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因素有BMI、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BMI。该分类树模型的敏感性为84.3%,特异性为81.5%,准确率为82.9%,模型估计误差为0.171,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结论通过分类树模型发现CHB患者发生肝细胞脂肪变性和BMI、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3个影响因素关系密切,根据这3个指标可以建立一种简单的分类方法来评估CHB患者发生肝细胞脂肪变性的风险,有必要开展进一步临床研究以明确其临床应用价值。
拉米夫定耐药后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发生再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基因型及耐药位点分析
杨栋强, 陈芳, 康谊, 丁岗强, 肖二辉, 彭真, 尚佳
2016, 32(3): 480-48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16
摘要: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LAM)耐药后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抗病毒治疗中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耐药位点和基因分型。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3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单用LAM耐药后,联合ADV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的血清,应用实时定量PCR进行HBV拷贝检测,通过测序进行基因分型,并对rt N236T、rt A181V、rt M204V、rt L180M耐药位点进行检测。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89例患者单用LAM治疗后均发生LAM rt M204V位点突变,联合ADV治疗后,9例发生ADV rt N236T单位点突变,5例发生ADV rt A181V单位点突变,8例发生rt A181V+rt N236T双位点联合突变,累计ADV耐药率为24.7%(22/89)。89例患者的HBV基因分型中,C基因型82例,其中8例发生rt A181V+rt N236T双位点联合突变;B基因型7例。结论与B基因型相比,C基因型CHB患者单用LAM耐药后,联合ADV治疗中更易发生rt A181V+rt N236T双位点联合突变。
HBV X蛋白对抑癌基因p16的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
康艳红, 李威, 占伟丽, 尚佳, 杨林
2016, 32(3): 484-48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17
摘要:
目的探讨HBV X蛋白(HBx)对抑癌基因p16的表达、p16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探讨HBx参与HBV相关性HCC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方法以人肝母细胞瘤细胞Hep G2、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Hep G2/GFP、稳定表达HBx蛋白的Hep G2/GFP-HBx细胞为实验系统;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ep G2、Hep G2/GFP、Hep G2/GFP-HBx细胞中p16蛋白的表达水平。以DNA甲基转移酶(DNMT)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C)处理Hep G2/GFP-HBx细胞,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Hep G2、Hep G2/GFP细胞及药物处理和未处理的Hep G2/GFP-HBx细胞中抑癌基因p16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Western Blot分析示Hep G2/GFP-HBx细胞中p16蛋白相对灰度值(23.68±3.93)显著低于Hep G2(91.23±6.87)、Hep G2/GFP(94.55±8.40)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
论著_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13例先天性肝纤维化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分析
武健, 尹芳, 夏琳, 罗贯虹, 李红, 朱绍华, 张静, 郑洋洋, 孙菡, 周新民
2016, 32(3): 488-49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18
摘要:
目的总结先天性肝纤维化(CHF)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6月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的CHF患者13例,统计患者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表现等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中,门静脉高压型8例、胆管炎型1例、混合型1例、隐匿型1例,影像学检查提示8例存在肝肾囊肿,4例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结论 CHF患者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正常为突出表现,常伴发肝肾囊肿、Caroli病。对于不明原因肝硬化,特别是肝功能减退与门静脉高压不相符的患者,应行肝活组织检查协助诊断。
表观弥散系数在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级评价中的价值
张晶, 赵虹, 张继红, 黄锐, 林晓锐, 刘儒军, 李安连, 贝金玲
2016, 32(3): 491-49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19
摘要: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定量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6月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63例,根据肝纤维化分期将患者分为5组,S0组(n=24)、S1组(n=18)、S2组(n=10)、S3组(n=6)和S4组(n=5)。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测得ADC值。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分级(S)与ADC值呈负相关(r=-0.389,P<0.001);5组间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9.904,P<0.001);S0组与S1、S2、S3、S4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8.5、3.0、0、0,P值均<0.05),S1组与S2、S3、S4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29.5、16.5、70.0,P值均<0.05);ADC值在定量评估有无肝纤维化(S≥1)和中重度肝纤维化(S≥2)的曲线下...
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补体C5a水平与肝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
李长政, 刘全达, 于慧杰, 胡文炜, 李雪, 刘明浩
2016, 32(3): 495-49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20
摘要: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梗阻解除前后血清补体C5a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与肝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梗阻性黄疸患者164例,选取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补体C5a水平和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4项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补体C5a水平较健康对照人群升高[(89.7±30.2)vs(62.2±21.1)ng/L,t=2.213,P=0.016),并与梗阻病程密切相关(r=0.954,P=0.003)。解除梗阻后血清补体C5a水平降至(66.2±26.3)ng/L,与解除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8,P=0.021)。解除梗阻前与血清补体C5a水平呈同步升高相关性的有Ⅳ型胶原(r=0.976,P<0.001)、Ⅲ型前胶原(r=0.972,P<0.001)、层黏连蛋白(r=0.915,P=0.039)和透明质酸(r=0.962,P=0.002);解除梗阻后与血清补体C5a水平呈同步下降相关性的有Ⅳ型胶原(r=0.965,...
低钠血症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影响
李影, 徐吉哲, 梁丽娜, 刘丽娜
2016, 32(3): 499-50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21
摘要: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与肝损伤程度、并发症及生存期的关系,探讨低钠血症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5年3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首次确诊为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218例,根据血钠浓度分为3组,血钠浓度≥130 mmol/L为Ⅰ组(n=51),120 mmol/L≤血钠浓度<130 mmol/L为Ⅱ组(n=97),血钠浓度<120 mmol/L为Ⅲ组(n=70)。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血钠浓度、Child-Pugh分级及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计算生存时间。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时间分析,回归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与Ⅰ、Ⅱ组比较,Ⅲ组中Child-Pugh C级患者比例最高;血钠浓度随着Child-Pugh评分增加而降低,Child-Pugh A、B、C级三者患者的血钠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36,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Ⅰ...
扶正化瘀方调节差异微小RNAs表达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王清兰, 陶艳艳, 吕靖, 刘平, 刘成海
2016, 32(3): 503-50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22
摘要:
目的筛选出扶正化瘀方(FZHY)调控的差异微小RNAs(miRNAs),并对这些差异miRNAs进行生物功能分析,部分揭示FZHY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CCl4皮下注射制备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FZHY组;自造模前3 d开始给药,1次/d,共8周。天狼星红染色及羟脯氨酸(Hyp)含量测定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应用miRNAs芯片检测各组小鼠肝脏miRNAs表达谱。基于miRNAs表达谱筛选出正常组、FZHY组与模型组具有相同变化趋势的差异miRNAs,即FZHY调控的miRNAs,并以qRT-PCR进行验证。采用Target Scan及PITA数据库对miRNAs靶基因进行预测,并采用DAVID数据库对这些预测的靶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及信号通路分析,发现其调控的显著性功能及信号通路。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miRNA差异基因筛选采用随机方差模型的t检验。结果 FZHY可明显降低纤维化肝组织Hyp含量,减轻胶原沉积。miRNAs芯片分析共发现3个FZHY调控的miRNAs,分别为:mmu-miR-322、mmu-miR-342-3p和mmu-miR-296-5p。信号通路...
论著_肝脏肿瘤
阴虚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肿瘤特征及淋巴细胞计数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杨志云, 杜林林, 何玲玲, 赵亚林, 江宇泳, 李秀兰
2016, 32(3): 509-51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23
摘要:

目的探讨阴虚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肿瘤特征及淋巴细胞计数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治疗的PLC患者148例,分为阴虚型PLC组(n=52)和非阴虚型PLC组(n=96)。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包括肿瘤学指标[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病毒学指标(HBs Ag),肿瘤大体分型(结节型、块状型、巨块型、弥漫型),影像学特征(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生化指标[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ALT、AST、TBil、GGT、ALP、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淋巴细胞计数。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HBs 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非乙非丙型肝癌与HBV/HCV相关肝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黄宇, 黄迪, 刘硕, 翁杰锋, 张帅, 张强, 麦振豪, 古维立
2016, 32(3): 514-51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24
摘要:
目的探讨非乙非丙型肝癌(NBNC-HCC)与HBV/HCV相关肝癌(BC-HCC)患者的临床特点的不同及二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99年1月1日-2014年7月1日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肝部分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31例,排除失访和不愿配合者,最终入组146例。分为NBNC-HCC组(n=35)和BC-HCC组(n=111)。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随访患者生存情况、复发时间和死亡时间。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及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检验,多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模型。结果 NBNC-HCC组患者年龄、TNM分期中ⅠⅡ期比例比BC-HCC组高(t=3.878,P<0.05;χ2=4.357,P<0.05),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低于BC-HCC组(t=7.848,P<0.05);NBNC-HCC组和BC-HCC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35.5±27.9)个月和(26.8±21.7)个月,NBNC-HCC组与BC-HCC组3年生存率(61.6...
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结直肠癌术后不可切除肝转移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汪鑫, 张辉, 何晓军, 李新慧, 刘洋, 张洪义
2016, 32(3): 518-52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25
摘要:
目的探讨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结直肠癌术后难以切除肝转移瘤的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2年9月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收治的63例结直肠癌术后不可切除肝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精准序贯介入治疗组(A组,n=33)和全身化疗组(B组,n=30)。A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B组采用全身化疗治疗。所有患者均于首次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CD3+、CD4+、CD8+阳性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检测并比较首次治疗前、末次治疗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的情况,随访观察患者肿瘤进展及患者生存情况。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两组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A组首次治疗前与首次治疗后CD3+、CD4+、CD8+阳性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2、-3.27、2.95、4.54,P值均<0.05);A组治疗前后血清CE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76±9.57)μg/L vs(10.53±8.62)μ...
论著_胆道疾病
熊去氧胆酸对不同原因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鼻胆管引流术后胆汁排泌的影响
李磊, 李冰, 丁惠国
2016, 32(3): 522-52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26
摘要: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UDCA)对不同原因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胆汁排泌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4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接受鼻胆管引流术患者48例,分为UDCA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12例),UDCA治疗组根据病因再分为胆总管结石组(9例)、胆管癌组(7例)、硬化性胆管炎组(7例)、肝移植术后组(13例)。UDCA治疗组患者于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UDCA胶囊(250 mg,3次/d),记录术后7 d每日胆汁引流量,于术前1天、术后第7天检测血清TBil、总胆汁酸(TBA)、GGT、ALP水平,比较UDCA对胆汁引流量、TBil、TBA、GGT、ALP的影响。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DCA治疗组胆汁引流量术后第3、4、5天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61、3.896、2.760,P值分别为0.048、0.021、0.034),其中胆总管结石、胆管癌和肝移植术后3组患者胆汁引流量增加较明显,均在术后第4天呈现高峰;与术前1天相比,术后第7天胆总管结石和肝移植术后2组患者...

高脂血症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ALT和AST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刘洋, 张洪义, 赵刚
2016, 32(3): 526-52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27
摘要:

目的研究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合并不同类型高脂血症(HLP)患者术后转氨酶ALT和AST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空军总医院肝胆外科行LC的HLP患者213例,根据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水平分为高TC组(n=63)、高TG组(n=53)、混合组(n=48)、低HDL组(n=49),并选取同期血脂正常行LC的患者为非HLP组(n=204)。检测各组术前及术后第1、3、7天ALT和AST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各HLP组术前转氨酶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高TC组ALT、AST水平较其他HLP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组患者LC术后第1、3天ALT和AST增高值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高TC组ALT和AST水平较其他HLP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组术后1周转氨酶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无严重肝功能异常情况发生。结论实施LC对HLP患者的肝功能影响较小,可临床观察...

论著_胰腺疾病
切开引流术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脓肿的疗效分析
阳凤, 徐劲, 罗旭娟, 彭燕
2016, 32(3): 530-53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28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胰腺脓肿(PA)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2015年8月25日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7例SAP并发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疗效。结果 17例患者中1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9例治愈、1例术后并发肠瘘、2例脓肿复发再次手术(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平均住院时间(108.29±52.37)d;5例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其中4例治愈,1例因引流不畅转外科手术治疗,平均住院时间(53.03±6.71)d。结论 PA一旦诊断成立应通畅引流,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引流方法。微创治疗疗效好,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围胰腺区域分步微创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熊勇, 王何斌, 刘德钦, 陈建勋, 刘建平, 孙昌勤
2016, 32(3): 533-53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29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予以围胰腺区域分步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诊治的SAP患者110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行围胰腺区域分步微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近期疗效、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实验室指标[血清淀粉酶(AMS)、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研究组的近期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1665、4.9865、5.6357,P值均<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和出院时的AMS、WBC、血氧饱和度(Sp O2)、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t值分别13.6585、13.4698、12.0566、14.6856、13.8869,出院时t值分别12.8946、14.2683、13.8963、14.8989、...
盐酸吉西他滨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效果评价
季洪兵, 陈忠华
2016, 32(3): 537-54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30
摘要:
目的评价盐酸吉西他滨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3年6月福州总医院收治的初治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12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盐酸吉西他滨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A组,n=56)和吉西他滨单药治疗(B组,n=66)。记录治疗后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毒副反应及死亡时间。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A组治疗后有效率67.8%(38/56),B组治疗后有效率22.7%(15/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1,P<0.01);A组止痛有效率95.8%,B组止痛有效率7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9,P<0.01);A组1年生存率58.9%(33/56),2年生存率28.6%(16/96),中位生存时间12.8个月,B组1年生存率31.8%(21/66),2年生存率10.6%(7/66),中位生存时间7.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9.03、6.39、15.51,P值均<0.01)。结论盐酸吉西他滨联合立体定向放疗具有较好的...
论著_其他
58例严重脓毒血症患儿肝损伤的临床分析
彭慧云, 李淼, 周丽芳, 覃小梅, 范宸颖, 李双杰
2016, 32(3): 541-54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31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严重脓毒血症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其对严重脓毒血症患儿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严重脓毒血症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统计入院24 h内的临床特征及肝功能指标,分析肝功能指标与严重脓毒血症程度及预后的关系。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en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入选110例病例,58例出现肝损伤,肝损伤发生率为52.7%(58/110)。根据ALT水平分为<80 U/L、≥80且<200 U/L、≥200且<400>400 U/L四组,各组的病死率依次为40.7%、47.6%、64.3%和81.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58,P<0.05);根据总胆红素水平分为有黄疸组和无黄疸组,病死率分别为75.0%和44.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29,P<0.01);根据血浆白蛋白水平分为>35 g/L、≤35且>30 g/L、<30且≥25 g/L和<25 g/L四组,各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5.9...

异甘草酸镁对D-氨基半乳糖致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李小鹏, 李明, 雷弯, 张伦理
2016, 32(3): 545-54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32
摘要: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对D-氨基半乳糖致急性肝衰竭(ALF)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n=10)、模型组(B组,n=20)、异甘草酸镁低剂量组(C组,n=20)、中剂量组(D组,n=20)和高剂量组(E组,n=20)。A组腹腔内仅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其余4组均一次性腹腔注射10%D-氨基半乳糖。C、D、E 3组在造模30 min后均于尾静脉注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25、50和100 mg/kg)。建模24和48 h后分别取肝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肝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收集血清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白蛋白(Alb)]、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干扰素(IFN)γ]和抑炎症因子[IL-4、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 5组大鼠的血清ALT、AST、TBil和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4.6、108.9、25.1、58.4,P值均<0.05);与A组比较,B组血清ALT、AST...

病例报告
肝结核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汤善宏, 曾维政, 吴晓玲, 王海琼, 陈易华, 王钊, 杨建坤, 张明, 蒋明德
2016, 32(3): 549-55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33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3岁,因"消瘦伴纳差半年"入院。患者于2013年底逐渐出现消瘦、纳差,近期精神欠佳、体力正常,体质量近半年减轻约10 kg。2014年3月外院胃镜示:胃窦炎;肠镜示:慢性结肠炎;腹部彩超示:肝周腹膜上减低回声结节,腹腔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腹腔积液,肝脏实性小结节;糖类抗原(CA)测定:CA19-9 3.33 U/ml,CA125 173.4 U/ml,CA15-3 42.85 U/ml。
综述
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现状
胡中杰, 张晶
2016, 32(3): 552-55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34
摘要:
随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率的不断增加,公众的重视程度得到提高,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介绍了近5年来,我国在NAFLD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无创性诊断、治疗及相关肝硬化和肝癌等方面重要的研究成果,了解我国的研究现状。指出与国际相比,我国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在公众的认知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度等方面;未来还应加强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患者的管理及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研究。
天然药物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刘宝清, 徐秀琴, 门斯烨, 余文, 杨成城, 德吉, 索朗平措, 陈静, 尼玛扎巴, 顿珠次仁, 吴伟
2016, 32(3): 557-56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35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目前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常常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目前还没有治疗NAFLD的特效药物,唯一被证实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提供生活方式指导以减轻体质量。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和凋亡机制参与了NAFLD的形成,通过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证实,有多种天然药物都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或胰岛素增敏作用,对改善NAFLD疗效显著。总结了近年来常用的10种天然药物防治NAFLD的研究进展,认为未来需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天然药物在NAFLN患者中所具有的疗效。

膳食营养摄入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洪泽, 陈思颖, 杨文娟, 丁启龙
2016, 32(3): 561-56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36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但目前临床上仍没有针对NAFLD的有效治疗方法。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习惯的改变在NAFLD的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综述了脂肪酸、糖类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以及维生素在NAFLD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指出NAFLD患者可以通过合理膳食改善疾病的发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肝细胞恶性转化的关系
顾娟娟, 姚敏, 姚登福
2016, 32(3): 565-56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37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伤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为主,肝脏脂质蓄积过多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演变的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随着NAFLD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其在肝细胞癌(HCC)中的发病风险也在增加,但其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总结了NAFLD中脂质积累、各种相关细胞、蛋白、激素、代谢产物等与肝细胞恶性转化之间关系,以及NAFLD、HCC和脂肪代谢三者间的联系,为临床上预防HCC提供新的思路。

肝脏免疫炎症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祝娟娟, 程明亮, 赵雪珂
2016, 32(3): 570-57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38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临床上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二、三次打击"学说仍是目前得到公认的NAFLD的主要发病机制。但近年来,肝脏免疫炎症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逐步得到众多研究者的重视。从肝脏免疫炎症的角度,阐述了肝脏免疫炎症导致NAFLD发生、发展的机制。

炎症因子在酒精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邱媛媛, 王伟恒, 朱樑
2016, 32(3): 574-57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39
摘要:
酒精性肝病(ALD)是全球范围内引起肝损伤的最常见疾病。炎症反应是引起ALD肝损伤的重要原因。酒精入肠后可使肠源性内毒素经肝肠循环入血增多,进而激活肝脏Kupffer细胞中Toll样受体4引起炎症因子的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引起肝损伤,而白细胞介素(IL)6、10等通过调节炎症反应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其中IL-6通过激活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通路上调肝细胞中多种抗损伤基因的表达,IL-10通过激活Kupffer细胞中STAT3抑制肝脏炎症反应。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失衡和再平衡的过程就是ALD的发展和转归过程。从炎症反应角度系统的综述了炎症因子在A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HBV父婴垂直传播的研究进展
张凯, 蔺淑梅, 杨雪亮, 孔颖, 刘小静, 张曦, 石磊, 陈云茹, 叶峰, 李娜
2016, 32(3): 579-58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40
摘要:
HBV感染是一个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父婴垂直传播(P-FT)是HBV持续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传播率与母婴垂直传播相当,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一个国内外研究的热点。P-FT通过精子途径传播已得到证实,但相关机制尚未阐明。研究显示父方血清、精液HBV DNA高载量及血清HBe Ag阳性是P-FT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HBV DNA一旦随机整合入精子后可影响精子质量,引起男性不育,甚至可能影响母亲妊娠结局。目前孕前干预是阻断P-FT的最主要措施,包括父亲抗病毒治疗及母亲主动免疫。
Toll样受体4与乙型肝炎的相关性
范文海, 陈青锋
2016, 32(3): 584-58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41
摘要:

Toll样受体(TLR)4是一种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在抑制HBV感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TLR4识别HBV相关蛋白分子,经髓系分化因子88(My D88)和非My D88途径,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IL)6、IL-12等炎症因子和Ⅰ型干扰素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同时发现TLR4可通过调节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与Th2间的平衡,促进CD8+T淋巴细胞在肝脏粘附及诱导一氧化氮合酶发挥抑制HBV作用。若TLR4过表达,会通过机体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加重肝脏的缺血再灌注及肝星状细胞激活而加重肝脏炎症。回顾了国内外近年相关文献,探讨了TLR4在乙型肝炎发病中的相关机制,总结了TLR4与乙型肝炎的相关性,以期通过TLR4与乙型肝炎相关性的研究,发现治疗乙型肝炎及延缓其向肝硬化和肝癌进展的新方案。

磁共振弹性成像在肝纤维化无创诊断中的应用
杨明磊, 姚定康
2016, 32(3): 588-59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42
摘要:
目前以活组织病理检查作为肝纤维化诊断分级的金标准,然而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无创检测方法成为临床的需求,磁共振弹性成像(MRE)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回顾了MRE在相关领域的临床进展,研究显示其在肝纤维化的诊断和分级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可达0.95以上,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与血清学和其他影像学诊断方式相比,MRE可更加明确地进行肝纤维化分期,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客观性,可在除血色病患者的其他患者中广泛应用,尤其在肥胖和腹水患者的诊断中具有独特优势,弥补了其他方法的不足。认为MRE可能成为评价肝纤维化,尤其是高级别纤维化最具价值的诊断方法。
脑电图监测肝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安爽, 杨文轩, 张国山, 张泽天, 周鸿捷, 杨坤, 王守庆, 郭晓林
2016, 32(3): 593-59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43
摘要:
肝性脑病(HE)是肝病晚期一种严重的神经心理并发症,是肝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简述了HE分级、检查方法和脑电图(EEG)在HE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认为EEG在HE领域得到了突破性发展,在HE的诊断、评估、预后和指导治疗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但EEG监测HE的临床价值尚未得到医学界的认可,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王冬冬, 陈刚, 胡宗强, 李立
2016, 32(3): 597-60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44
摘要: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中胚层分化而来的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MSC通过旁分泌细胞因子及细胞间相互作用,可减轻肝纤维化并改善肝功能,但治疗机制尚未完全明确。MSC来源于多种组织,例如骨髓、脐带组织、脐带血、外周血及脂肪组织等;然而,不同来源的MSC,在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与临床治疗过程中,进展不一。概括了MSC减轻肝纤维化可能的作用机制以及近年来不同来源MSC在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进展。认为MSC移植作为治疗肝纤维化的一种新方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梁源, 王世明, 师振茗
2016, 32(3): 601-60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2.03.045
摘要:

肝细胞癌(HCC)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在临床治疗中,HCC治疗策略的选择越来越备受关注,随着对HCC发病机制的不断研究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治疗晚期HCC成为研究热点,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回顾了近几年HCC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最新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及出现的相关问题,并针对其治疗策略的未来焦点进行展望,为应用研究和临床治疗HCC提供新的方向和参考。

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陈丽, 梅永, 杨亦彬, 曹明燕
2016, 32(3): 605-60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46
摘要:

肝肾综合征(HRS)是终末期肝病的严重并发症,其总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生存时间短,预后差。肾脏替代治疗是目前主要的非移植治疗手段之一,但其疗效仍然存在争议。叙述了HRS的概况及肾脏替代治疗在治疗HRS临床疗效的最新进展。认为肾脏替代治疗不应作为HRS的常规治疗措施,但可用于计划性肝移植患者的移植前过渡性治疗,以及对血管收缩药物无效的非肝移植患者的短期治疗。

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A1基因多态性在Gilbert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宋金云, 孙梅, 李嘉妍, 王建芳, 吴旭平
2016, 32(3): 609-61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47
摘要:
Gilbert综合征属于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是一种胆红素代谢障碍性疾病。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缺乏或活性降低是Gilbert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原因。UGT1A1是UGT的同工酶,也是肝脏结合胆红素的关键酶。UGT1A1基因突变,导致UGT结构异常,从而导致胆红素结合功能减弱或丧失。介绍了UGT1A1及其基因多态性在Gilbert综合征发病机制及诊断价值等方面的进展。
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
干扰素诱导的TRIM22通过泛素化降解NS5A来抑制HCV
Yang C, 杨晨, 王崇
2016, 32(3): 410-410.
摘要:

<正>【据《Cell Mol Immunol》2016年1月报道】题:干扰素诱导的TRIM22通过泛素化降解NS5A来抑制HCV(作者Yang C等)TRIM22是一种三模序蛋白,HCV感染的患者经过IFNα治疗之后,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可以观察到TRIM22的上调。但是这个表达水平的上调究竟有什么生理学意义目前尚不清楚。来自上海生物科学研究所的Yang C等阐述了TRIM22通过降解NS5A而产生抗HCV的作用。NS5A是HCV一个重要的非结构蛋白,之前的

预防静脉曲张再出血的标准治疗方案联合辛伐他汀不能降低再出血率但可增加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
Abraldes JG, 莫雪, 王中锋
2016, 32(3): 436-436.
摘要:

<正>【据《Gastroenterology》2016年1月报道】题:预防静脉曲张再出血的标准治疗方案联合辛伐他汀不能降低再出血率但可增加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作者Abraldes JG等)β-受体阻滞剂联合套扎是预防静脉曲张再出血的标准治疗措施,但治疗后再出血率及病死率较高。降脂药物辛伐他汀可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善肝功能、延缓肝纤维化。为了评估标准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辛伐他汀是

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丙型肝炎相关性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
Sise ME, 王报, 李婉玉
2016, 32(3): 498-498.
摘要:

<正>【据《Hepatology》2016年2月报道】题: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丙型肝炎相关性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作者Sise ME等)丙型肝炎是引起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最常见的原因。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丙型肝炎相关性冷球蛋白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不明确。来自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的Sise ME等对连续应用索非布韦的丙型肝炎相

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预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一项回顾性横断面研究
Qi X, 邓晗, 祁兴顺, 郭晓钟
2016, 32(3): 502-502.
摘要:

<正>【据《Gastroenterology Research Practice》2015年12月报道】题: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一项回顾性横断面研究(作者Qi X等)为了评估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EVs)的价值,来自沈阳军区总医院的Qi X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横断面研究。118例肝硬

血小板计数与脾脏直径的比值预测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
XU XD, 邓晗, 祁兴顺, 郭晓钟
2016, 32(3): 525-525.
摘要:

<正>【据《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6年2月报道】题:血小板计数与脾脏直径的比值预测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作者XU XD等)为了评估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C)与脾脏直径(spleen diameter,SD)的比值预测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EV)的诊断价值。来自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的Xu XD等将95例伴有

营养状况良好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危险性静脉曲张的发展
Enomoto H, 奇丽娜, 王崇
2016, 32(3): 564-564.
摘要:

<正>【据《World J Hepatol》2015年9月报道】题:营养状况良好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危险性静脉曲张的发展(作者Enomoto H等)比较伴有门静脉高压的酒精性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与伴有门静脉高压的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来自日本兵库县医学院的Enomoto H等对21例有危险性的食管静脉曲张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4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7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

普通人群中细菌内毒素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Wong VW, 刘春燕, 李婉玉
2016, 32(3): 569-569.
摘要:

<正>【据《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5年6月报道】题:普通人群中细菌内毒素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作者Wong VW等)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炎(NASH)患者存在肠道通透性增加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现象。为明确在普通人群中内毒素血症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以及饮食因素对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Wong VW等以政府人口普查数据库中随机选择的920名成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质子核磁共振光谱对其肝脂肪变性程度进行评估;通过鲎实验、脂多糖结合蛋

重症酒精性肝炎相对有效的药物干预:一个系统回顾和网络荟萃分析
Singh S, 刘苗霞, 温晓玉
2016, 32(3): 578-578.
摘要:

<正>【据《Gastroenterology》2015年4月报道】题:重症酒精性肝炎相对有效的药物干预:一个系统回顾和网络荟萃分析(作者Singh S等)重症酒精性肝炎病死率很高,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Singh S等通过网络荟萃分析结合直接和间接的治疗比较来评估重症酒精性肝炎相对有效的药物干预,在2015年2月进行了关于成人重症酒精性肝炎[判别函数≥32和(或)肝性脑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文献回顾。这个系统回顾比较了活性药物[皮质类固醇、己酮可可碱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单独或

基因1型HCV感染的黑种人中应用Ledipasvir-Sofosbuvir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一项3期数据的回顾性分析
Wilder JM, 郭芗羚, 王中锋
2016, 32(3): 592-592.
摘要:

<正>【据《Hepatology》2016年2月报道】题:基因1型HCV感染的黑种人中应用Ledipasvir-Sofosbuvir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一项3期数据的回顾性分析(作者Wilder JM等)在慢性感染HCV基因1型的黑种人患者中,相较于其他人种来讲,其对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应答率较低。在一项3期试验项目中,应用NS5A抑制剂ledipasvir及NS5B核苷酸聚合酶抑制剂sofosbuvir单一片剂方案,在普通人群中显示出更好的安全性

读者·作者·编者
前瞻性临床研究和回顾性临床研究的区别
2016, 32(3): 422-422.
摘要:

<正>前瞻性临床研究(prospective study)是研究者根据选题和设计的要求而进行的研究。其特点是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周密的研究计划,合理的观察指标,并严格按设计要求详细记录临床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归纳、统计、分析,得出某一结论。前瞻性临床研究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事先的选题和设计,以及在临床实施中是否完全按照设计进行,数据资料统计处理是否合理等。前瞻性临床研究常与研究者的研究方法、条件、设备等因素有关。

死亡率与病死率
2016, 32(3): 452-452.
摘要:

<正>死亡率:在一定期间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用于衡量一定期间某地区人群死亡危险性大小的一项指标。通常取自长期随访观察的特定人群,需要做大量的人群调查随访工作才能获得。常以年为单位,多用千分率、十万分率表示。其计算公式为:死亡率=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同期平均人口数×K,K=100%,1000/千或10 000/万。

征、症、证的区别
2016, 32(3): 551-551.
摘要:

<正>"综合征"是指一类继发的、原因比较复杂的、表现多样的症候群,亦称综合病征,包括症状与体征两部分。它代表一些(而不是一个)器官一旦发生病变或功能紊乱时同时出现的一群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适应证"与"禁忌证"是一对反义词,其含义是适应指征与禁忌指征,亦可俗称为"证据",它是指诊断、治疗方法或药物在某些条件下适用,但在另一些条件下禁用。这些条件包括症状、体征、生理状态、化验结果和特殊检查结果等其他客观条件。

《临床肝胆病杂志》论著类文章摘要的撰写要求
2016, 32(3): 612-612.
摘要:

<正>目的应避免与文题和引言重复,一两句话即可。方法应包括以下因素:研究对象(病例收集时间和数量)→分组情况→处理因素→检测/调查方法→检测/观察指标(含统计分析方法)。结果含以下部分:(1)定性指标的阳性(阴性)率;(2)定量指标应写明检测指标具体值、变化情况(与哪组比较指标的升高或降低)及显著性检验结果(给出t值、F值、χ2值,P值等);(3)形态学观察结果应叙述主要的特征性改变。

消息
《临床肝胆病杂志》对基金项目论文开通“绿色通道”
2016, 32(3): 490-490.
摘要:

<正>为了进一步提升《临床肝胆病杂志》的学术水平,提高优秀论文刊发的时效性,《临床肝胆病杂志》已对国家、省、部、市(地)级以上科研基金资助的论文开通"绿色通道",即免收审稿费,一经审查合格,优先发表。来稿请将"基金项目"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完整表述如:"××基金资助项目(基金编号:××××××)"。热忱欢迎广大作者积极撰文,通过《临床肝胆病杂志》官方网站(lcgdbzz.org)的投稿系统踊跃投稿。

《临床肝胆病杂志》微信平台查稿功能介绍
2016, 32(3): 494-494.
摘要:

<正>1.点击自定义菜单中作者——稿件查询2.在检索框中输入您的稿号,点击查询3.您的稿件状态将在稿号上方自动弹出关注本刊官方微信,查稿省时又省力!

《临床肝胆病杂志》影响因子攀升至消化病学类期刊第2位
2016, 32(3): 587-587.
摘要:

<正>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4年最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刊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的影响因子为0.992,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展版)》中的影响因子为1.243,在消化病学类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2位。这是自2009年以来,在第十四届编委会的带领下,《临床肝胆病杂志》取得的又一项骄人成绩。

《临床肝胆病杂志》免费刊发肝胆胰诊疗指南及指南译文
2016, 32(3): 596-596.
摘要:

<正>标准治疗指南是有助于医生或患者在特定临床条件下确定恰当医疗保健决定的系统性陈述(规定)。是把临床的思维方式,以一个系统化的文件固化下来,让非专业或者专业人士,直接参考它来处理面临的患者群体。由于指南具有很大实用价值,本刊决定对国内外最新制订的肝胆胰指南及指南译文免收版面费并优先发表。欢迎各组织机构和作者推荐指南(含指南,共识,规范等),推荐人请先与编辑部联系,经审核符合本刊刊载范围的方予以刊登。

《临床肝胆病杂志》开通“支付宝”在线支付审稿费、版面费和杂志订阅费
2016, 32(3): 608-608.
摘要:

<正>为方便广大作者支付审稿费、版面费和杂志订阅费,本刊在原有邮局汇款方式基础上,开通"支付宝"在线支付功能,支付宝账号为:lcgdb@vip.163.com,户名为:*晶。即日起,您可以足不出户通过支付宝的电脑或者手机客户端支付审稿费、版面费及订阅杂志费等相关费用。详情请登录本刊官网lcgolbzz.org查看,或来电咨询0431-88782542。

《临床肝胆病杂志》简介
2016, 32(3): 398-398.
摘要:

<正>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10家国内数据库收录。被俄罗斯、美国、波兰、英国、瑞典、瑞士等国家的10家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刊载内容实行肝胆胰并重,内外科并重,中西医并重,临床与基础并重。在2015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影响因子为1.039;在扩展版中的影响因子为1.3740在消化病学类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蝉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