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8年 第5期

显示方式:
专题述评
肝纤维化诊治若干进展
池肇春
2008, 24(5): 323-327.
摘要:
病例报告
胆囊软组织骨瘤一例
刘晓刚, 蔡辉, 马郁琳, 徐红兰
2008, 24(5): 327-327.
摘要:
毒蕈中毒致中毒性肝炎6例临床观察
白玉, 徐庆会
2008, 24(5): 331-331.
摘要:
胆总管囊状扩张症合并巨大结石1例
夏虎平, 何瑞博, 赵忠林, 程国杰
2008, 24(5): 381-381.
摘要:
自身免疫性肝炎误诊1例报道
王方, 张小岗, 张静
2008, 24(5): 383-384.
摘要:
论著
改良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HBV DNA与HBVcccDNA
陈瑞琳, 蔺淑梅, 张树林, 叶峰, 张曦, 赵英仁
2008, 24(5): 328-331.
摘要:
目的检测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HBV DNA的存在状况。方法采用改良PCR法检测慢性HBV感染者PBMCs中HBV DNA、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结果120例慢性HBV感染者PBMCs中HBV DNA、ccc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50%、45.83%,HBV DNA阳性检出率高于cccDNA(P<0.01);其中HBeAg阳性组PBMCs中HBV DNA(80.00%)和cccDNA阳性检出率(45.00%)分别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61.67%)(30.00%)(P均<0.01);PBMCs中HBVDNA检测阳性者血清HBVDNA水平明显高于HBVDNA检测阴性者(P<0.01)。结论改良PCR法检测表明HBV DNA不仅可感染PBMCs,且部分参与复制;PBMCs中HBVDNA存在和复制能力与HBeAg阳性相关;PBMCs中HBV DNA阳性检出率与血清HBV DNA水平有一致性。
奥曲肽对肝星状细胞胶原合成及TIMP-1、MMP-2表达的影响
戴永美, 蔡立勉, 林棱
2008, 24(5): 332-334.
摘要:
目的研究奥曲肽(OCT)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胶原分泌及TIMP-1mRNA、MMP-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SC,HSC随机分为4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OCT,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半定量RT-PCR法检测OCT对HSC中MMP-2、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应用OCT干预后,HSC合成Ⅰ、Ⅲ型胶原减少,TIMP-1 mRNA的表达较少,而MMP-2 mRNA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OCT可以抑制HSC的Ⅰ、Ⅲ型胶原的合成,增强MMP-2mRNA的表达,抑制TIMP-1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OCT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的途径之一。
异戊烯焦磷酸刺激γδT细胞增殖及体外抗HBV作用
桂万羊, 马勇, 陈复兴, 贺潇
2008, 24(5): 334-337.
摘要:
目的采用异戊烯焦磷酸(isopentenyl pyrophosphate,IPP)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γδT细胞特异性增殖,观察其体外对HBV复制和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用IPP和rhIL-2刺激人PBMCs培养10天,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前后γδT细胞含量;将γδT细胞与HepG2.2.15细胞按一定比例共孵育培养后,ELISA法测定上清中HBsAg,HBeAg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的含量。结果采用IPP和rhIL-2刺激人PBMCs,可以使人外周血γδT细胞选择性激活和扩增,由4.34%±1.79%。增加至55.65%±6.88%。所扩增的γδT细胞,能够部分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DNA复制和HBeAg的表达,对HB-sAg的表达没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采用IPP刺激PBMCs,能使γδT细胞选择性增殖,增殖的细胞能够降低HepG2.2.15细胞中HBV的复制和HBeAg表达,在乙型肝炎的过继性免疫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阿德福韦酯联合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研究
朱宇佳
2008, 24(5): 338-340.
摘要: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对HBV DNA的影响。方法184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2例为阿德福韦酯和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对照组92例为单用阿德福韦酯,疗程均为12个月,每三个月分别检测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 DNA。其中40例患者(每组20例)进行治疗前、后两次肝穿活检。结果在治疗12个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BV DNA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的HBV DNA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大部分患者肝组织病理有改善。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CHB的疗效,而其对HBV DNA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前列腺素E1脂微球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张雪松, 金瑞, 丁惠国, 郭新会, 刘庄, 赵敏, 李捍卫
2008, 24(5): 341-343.
摘要: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重型肝炎患者79人,对照组38例,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41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ipo PGE1 10μg,疗程为14天。期间监测肝功能,统计有效率。结果Lipo PGE1对早期慢性重型肝炎肝功能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但晚期组二组疗效无显著差异,治疗组较对照组病死率下降。结论Lipo PGE1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宜尽早使用。
叶下珠、干扰素治疗慢性低酶型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崔琨, 范公忍, 陈天宝, 姬胜杰, 侯保全, 龚新惠, 李怡卓, 高慧, 秦萌
2008, 24(5): 343-345.
摘要:
目的探索叶下珠、干扰素α-2b(IFNα-2b)不同组方治疗慢性低酶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用叶下珠片治疗低酶型乙型肝炎152例,3个月内ALT升高达1000U/L以上者,随机分为叶下珠继续治疗组(Ⅱa组),加用IFNα-2b组(Ⅱb组),改用IFNα-2b组(Ⅱc组),仍属低酶者设为对照组(Ⅰ组)继续应用叶下珠,Ⅰ组、Ⅱ组所有患者在相同条件下,采用不同方案继续治疗6个月。结果Ⅱa、Ⅱb、Ⅱc组均在ALT复常,HBeAg阴转,抗-HBe阳转,HBVDNA阴转方面优于Ⅰ组(P<0.05);Ⅱb、Ⅱc组明显优于Ⅰ组(P<0.05);Ⅱb、Ⅱc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慢性低酶型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叶下珠初始治疗,在ALT升高达100U/L以上,适时加用或改用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65例老年慢性重型肝炎预后影响因素的回顾分析
占国清, 郑三菊, 王崇慧, 朱琳, 杜卫星
2008, 24(5): 346-348.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慢性重型肝炎(CSH)预后的因素。方法对65例老年CSH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重要生化指标(ALT、TBil、PTA、ALB、TBA、Tch)、病情分期、并发症及肝硬化发病基础等。结果老年CSH以单纯HBV感染为主,死亡组总胆红素(TBil)较存活组显著升高(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ALB)及总胆固醇(Tch)较存活组显著降低(P<0.01,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汁酸(TBA)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病情分期及肝硬化发病基础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所有患者合并至少一种并发症,两组在腹水、感染、肝性脑病(HE)、肝肾综合征(HRS)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但消化道出血和电解质紊乱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在并发症数量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BV感染是老年CSH的主要病因,多个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病情分期、有无肝硬化基础及并发症均能影响老年CSH的转归,ALT、TBA...
梗阻性黄疸的MRCP表现(附47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封海龙, 李彩英, 殷小平
2008, 24(5): 348-350.
摘要:
目的总结梗阻性黄疸的MRCP表现,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4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MRCP表现。结果恶性梗阻性黄疸25例,其中肝门胆管癌6例,胆囊癌2例,胆总管腺癌4例,胰头癌、十二指肠腺癌各3例,胰头转移瘤7例。良性梗阻性黄疸22例,其中炎性梗阻3例,胆囊或胆总管结石伴炎症13例,术后瘢痕、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息肉各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典型MRCP表现为肝内胆管呈"藤蔓"征,胆管突然截断,断端圆钝形态不规则,呈偏心性或向心性狭窄或充盈缺损。良性梗阻性黄疸的MRCP表现为肝内胆管呈"枯树枝"征,胆总管逐渐变窄或其内形态规则的充盈缺损,断端锐利、平直或倒杯口状或圆锥状。结论MRCP是诊断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特利加压素联合中药泻心汤保留灌肠治疗肝硬化肝肾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陈维华, 李文勇, 邓代富
2008, 24(5): 351-353.
摘要:
目的观察特利加压素联合中药泻心汤保留灌肠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6例患者分为二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多巴胺联合大剂量速尿,治疗组使用特利加压素联合中药泻心汤保留灌肠。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尿量、尿素氮、血肌酐、肝功能、血氨、腹水的消长及治疗后转归情况。结果治疗组尿量显著增加,尿素氮、血肌酐降低,肝功能有不同程度好转、血氨下降,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二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特利加压素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联合中药灌肠清除内毒素减少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的激活,可增加疗效,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
应用ROC曲线评价酒精性肝病实验室诊断指标的价值
宋佐莉, 刘树业, 丁贤
2008, 24(5): 353-354.
摘要:
目的探讨缺糖转铁蛋白(CDT)和GGT、ALT、AST对酒精性肝病(AL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8例ALD患者,40例非酒精性肝病(NALD),40例嗜酒者和40例健康人用离子交换色谱与免疫比浊法结合检测CDT,使用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GGT、AST、ALT,用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CDT诊断AL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4,敏感性为0.821,特异性为0.797,而GGT这三者分别为0.804、0.800、0.633,ALT分别为0.533、0.314、0.541,AST分别为0.525、0.343、0.574。结论CDT、GGT对ALD的实验室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CDT优于GGT是最好的辅助诊断指标。
丹参注射液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和TNF-α水平的影响
黄妙珍
2008, 24(5): 355-358.
摘要: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用丹参注射液进行干预治疗,观察药物对脂肪肝大鼠血脂水平、脂质过氧化水平、TNF-α水平及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中均MDA水平升高,血清中SOD水平下降,丹参注射液降低血清中MDA水平;模型组TNF-α水平下降;模型组大鼠肝脂肪细胞沉着面积最大,并有一定程度的肝纤维组织增生。结论丹参注射液具有降血脂、改善脂质过氧化及抗脂肪沉着作用。
空气负离子对体外培养的肝癌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的信号传导机制
李丹, 李柏昌, 范艳艳
2008, 24(5): 358-360.
摘要:
目的探讨空气负离子对体外培养的肝癌SMMC-7721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将细胞随机分成3组:阴性对照组、空气对照组及负离子治疗组。治疗组根据空气负离子作用时间分成1h组、2h组、4h组和8h组。对所有细胞进行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变化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和空气对照组比较,空气负离子治疗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S期细胞所占有的比例明显下降,磷酸化P38MAPK表达明显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负离子通过细胞周期阻滞而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这种效应是通过P38MAPK这条信号通路传导的。
汉民族XRCC1基因399位密码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肝癌关系的研究
任翊, 汪得胜, 李卓, 辛咏梅, 殷继明, 张斌, 丁惠国, 李宁
2008, 24(5): 361-364.
摘要:
目的探讨汉民族XRCC1基因399位密码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肝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原发肝癌患者5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61例,健康献血人员92例。针对XRCC1基因的10号外显子设计引物,PCR产物利用MspⅠ限制性酶切进行基因分型,基因型分成XRCC1 399Arg/Arg,399Arg/Gln,399Gln/Gln三种,分析XRCC1多态性与肝癌之间的关系。结果原发肝癌患者中XRCC1 399Arg/Arg 32例(64.0%),Arg/Gln 14例(28.0%),Gln/Gln 4例(8.0%);肝炎肝硬化患者中Arg/Arg 30例(49.2%),Arg/Gln 23例(37.7%),Gln/Gln 8例(13.1%);健康人群Arg/Arg 46例(50.0%),Arg/Gln 41例(44.5%),Gln/Gln 5例(5.5%)。以健康人群为对照组,XRCC1399Gln基因(基因型Arg/Gln和Gln/Gln)并不增加患肝癌的风险性(OR=0.563,95%CI:0.277-1.141,P=0.109);以肝炎肝硬化为对照组,XRCC1 399Gln基因同样与患肝癌的...
老年人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分析
周先珊, 洪惠兰
2008, 24(5): 364-366.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人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生化及治疗疗效等特征。方法对2005年2月至2007年3月期间临床诊断慢性丙型肝炎的9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老年(≥60岁)和中青年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生物化学、治疗疗效等特征。结果确诊慢性丙型肝炎时,51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中青年患者相似,老年组肝硬化的比例高于中青年组(39.2%对16.3%,P<0.01),老年组血液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均低于中青年组(P<0.01),血清HCV RNA水平、肝功能指标和免疫学指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中35.3%患者有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适应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的81.4%(P<0.01),治疗过程中因不良反应减量或停止治疗的患者老年组有55.6%明显高于中青年组22.9%(P<0.05)。结论和中青年患者比较,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合并症多及联合抗病毒治疗耐受性差。
转移抑制基因在肝癌中的实验研究
陈曦海, 张岩, 吴波, 翟哲, 李卫
2008, 24(5): 367-368.
摘要:
目的检测转移抑制基因Kail的蛋白表达,探讨其与原发肝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测定了53例肝癌、17例正常肝脏新鲜冰冻组织中Kail蛋白的表达。结果53例原发肝癌中19例(36%)Kail蛋白表达阳性,与正常肝脏(8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肝癌Kail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中,晚期肝癌(P<0.05)。巨块癌Kail表达率高于结节癌(P<0.01)。癌细胞分化程度Ⅰ、Ⅱ级肝癌Kail表达率明显高于晚期Ⅲ、Ⅳ级(P<0.05)。结论Kail蛋白表达下降可能预示转移,且于肝癌恶性程度有关,可成为判断预后的因素之一。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肝疗效观察
孙建民
2008, 24(5): 369-370.
摘要: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81例CHB患者随机给予拉米夫定(40例)或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41例)治疗,观察疗程2年。结果联合组ALT复常、HBeAg转阴率在治疗1、2年时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2年时联合组HBeAg血清转换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耐药发生率显著低于拉米夫定组(P<0.05),1年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P>0.05);两组HBV DNA转阴率在治疗1、2年时差异均无显著。结论胸腺肽α1能够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拉米夫定的生化学、血清学应答率,降低耐药发生率,二者联合是一种较好的抗HBV治疗方法。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杜玉秀, 李允亮, 杨文东
2008, 24(5): 371-372.
摘要: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配到PEG-IFNα-2a治疗组和普通干扰素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48周时,治疗组ALT阳性及HBV DNA阳性复发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EG-IFNα-2a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优于普通干扰素,具有较持久的病毒学和血清学应答率,每周1次给药方式,可使患者具有更好的依从性。
血清腺苷脱氨酶与透明质酸、层粘蛋白联合检测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探讨
邵春阳
2008, 24(5): 373-374.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与肝纤维化相关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的联合检测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各种类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ADA、HA、LN、ALT同时检测并与44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各指标在慢性乙肝中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结果慢性乙肝各组与健康对照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在慢性乙肝重度及肝硬化组患者血清中4项指标均显著增高,HA、LN指标随病程发展逐渐增高。结论在肝病诊断中测定ADA的敏感性高于传统的肝功能酶学指标ALT。各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升高,ADA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指标HA、LN具有一定的联系,尤其在慢性乙肝重度及肝硬化组更有一致性。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黄宏春, 王秀敏, 黄佩杰, 刘朝阳, 李太平
2008, 24(5): 375-376.
摘要:
异甘草酸镁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周秀云
2008, 24(5): 376-377.
摘要: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张勇刚, 董明珍, 张召娅
2008, 24(5): 378-379.
摘要:
双环醇片在HBsAg阳性的肺结核化疗中的保肝作用
巨煜华
2008, 24(5): 380-381.
摘要:
川芎嗪联合酚妥拉明与大黄治疗肝硬化并肝肾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陈庆仁, 刘江峰, 许国容, 黄亮, 唐旭华
2008, 24(5): 382-383.
摘要:
文献综述
甲胎蛋白与肝癌
赵恒, 廖静, 刘瑜, 戴洁, 李勇
2008, 24(5): 385-387.
摘要:
重型肝炎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白晓云, 李雪琴
2008, 24(5): 388-391.
摘要:
抗磷脂抗体与血栓形成及其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孙剑经, 逯海, 徐三荣, 孙大裕
2008, 24(5): 391-393.
摘要:
乙肝病毒的非规范复制循环及其产物特点
李涛, 任万华
2008, 24(5): 394-396.
摘要:
妊娠期肝病
张健, 徐敏, 王心竹, 金国贤, 王兆荃
2008, 24(5): 397-399.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