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7年 第2期

显示方式:
述评
Oddi括约肌:从切开到修复
曾建平, 董家鸿
2017, 33(2): 209-21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01
摘要:
Oddi括约肌是控制胆胰管通道的阀门,对于维护胆胰管正常生理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括约肌成形还是切开术,均可不同程度的破坏Oddi括约肌的功能,造成术后十二指肠液的反流和胆汁细菌污染,增加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反流性胆管炎甚至胆管癌的风险。因此,临床医师应重视保护Oddi括约肌的结构和功能。基于笔者的经验,对于括约肌已被医源性损伤的患者,在肝外胆道可保留的前提下,均应联合经十二指肠括约肌修复术以恢复Oddi括约肌结构的完整性,减少其功能缺失继发的胆胰管并发症。
防治指南
中国肝移植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6版)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2017, 33(2): 213-22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02
摘要:

<正>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与发展,肝移植已被公认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措施。据中国肝移植注册系统2015年统计资料,肝移植受者中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病患者占74.79%,其中HBV相关肝病患者占71.25%。因此,科学、有效地防治肝移植术后HBV感染与复发,是我国肝移植领域的重要临床问题。HBV相关肝移植的初期临床实践证明,如未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率超过

晚期胰腺癌介入治疗临床操作指南(试行)
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介入医学委员会
2017, 33(2): 221-23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03
摘要:

<正>1晚期胰腺癌的定义本指南所指晚期胰腺癌(advanced pancreatic carcinoma,APC)为胰腺导管细胞癌,已发生局部和(或)远处转移,无法进行外科手术切除[1],TNM分期在T3N0M0以上,具体分期见表1。

《2016年国际共识意见:胆管困难入路》摘译
冯亚东, 陈晓星
2017, 33(2): 233-23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04
摘要:

<正>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疗技术的第一步是乳头选择性深插管。ERCP乳头插管困难可以见于进镜或者选择性插管过程中,在正常解剖以及外科手术后的异常解剖情况下均可能发生。ERCP困难插管的危害在于增加了ERCP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特别是胰腺炎和穿孔。在正常解剖情况下,约11%的治疗性ERCP病例会出现困难插管。外科手术后的解剖异常,例如毕罗Ⅱ式或Roux-en-Y吻合,常常

《2016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胆管癌诊断、治疗与随访临床实践指南》摘译
房龙, 樊艳华
2017, 33(2): 238-24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05
摘要:

<正>1发病率与流行病学胆管癌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的10%15%,全身肿瘤的1%以下,多发于7080岁人群,男性发病率略高(男∶女为1.21.5∶1.0)。根据部位不同本病又分为来源于肝内胆管树的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 CA)和肝实质以外的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eC CA),后者又分为肝门部胆管癌(perihilar cholangiocarcinoma,pC CA或

《2016年日本胃肠病学会胆石症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意见
叶军锋, 吴新民, 亓文磊, 张建伟, 王广义
2017, 33(2): 244-24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06
摘要:

<正>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胆石症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法已得到明显的改善。为了更加规范地诊断和治疗胆石症,日本胃肠病学会(JSGE)修订了胆石症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本指南分别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后及并发症等方面,制订了四大类43个临床问题。JSGE检索了1983年-2012年6月Medline、Cochrane以及Igaku Chuo Zasshi等数据库中关于胆石症相关的

专家论坛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李镇利, 杨田
2017, 33(2): 247-25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07
摘要: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是一类罕见的慢性胆囊炎,其特征性病变是胆囊壁上伴有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浸润的严重增生性纤维化。由于XGC与胆囊癌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具有相似性,临床上XGC常被误诊为胆囊癌,造成了不必要的大范围手术切除,给患者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目前XGC的术前诊断多是基于影像学检查(超声、CT和MRI等),明确诊断仍然依赖于术中冰冻活组织检查或术后病理检查。同时,XGC诊断时应与胆囊腺肌瘤病、胆囊癌和胆囊放射菌病相鉴别。开腹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XGC的最主要手段,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耗时长、并发症多、中转率高。所以针对XGC,术前诊断和术中决策是外科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
肝内外胆管结石微创治疗方法和技术的改进
田雨, 吴硕东
2017, 33(2): 253-25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08
摘要:
介绍了作者所在中心在肝内外胆管结石微创治疗方法和技术改进上的一些探索,主要包括免置T型管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应用切割闭合器离断肝脏的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及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上述微创治疗方法和技术的改进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临床效果的科学判断尚有赖于大宗病例的积累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证实。
胆管损伤与损伤性胆管狭窄修复的相关问题探讨
王曙光
2017, 33(2): 256-25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09
摘要:
胆管损伤与损伤性胆管狭窄处理不当将引发反复胆管炎、肝胆管结石形成、胆汁性肝硬化等严重后果。论述了胆管损伤及狭窄修复疗效的影响因素、修复的原则、修复或重建的时机及方式和技术。认为损伤局部无明显炎症且胆管壁缺损<2 cm,应力争对端吻合修复;如缺损>2 cm,应进行胆管空肠吻合重建。胆管壁上壁缺损过多而下壁连续性完整,可利用带蒂脐静脉瓣或带蒂空肠壁浆肌瓣或胃壁浆肌瓣进行修复。损伤局部充血水肿严重者应行损伤胆管充分外引流,择期修复或重建。肝叶或肝段肝管狭窄并伴有肝组织萎缩可行肝叶或肝段切除。强调显露并解除肝门胆管高位狭窄是修复成功的关键,而肝Ⅳb段切除能够充分显露左右肝蒂,有助于切开左右肝管及二级肝管,是显露高位狭窄胆管的良好方法。
正确把握胆管损伤的修复时机
王坚, 徐孙旺
2017, 33(2): 260-26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10
摘要:
外科手术是治疗医源性胆管损伤最主要的手段,手术修复时机的正确选择是损伤修复成功的先决条件。详细的阐述了术中发现胆管损伤的即时修复和术后发现的延期修复时机,并根据不同的损伤部位和表现(如胆道梗阻、胆漏和胆胰肠结合部损伤),就延期修复的时机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认为损伤局部的病理状态是决定手术时机的首要因素,修复时机把握的总体趋势是倾向于早期修复,延期修复在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后2~4周内尽早实施。
累及肝内胆管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外科治疗的进展、难点与争议
杨世忠, 项灿宏
2017, 33(2): 263-26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11
摘要: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可发生在胆道树的任何部位,其中累及肝内胆管的病变在诊治方面最具挑战性。外科手术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治疗中占据主导地位,手术目的在于缓解症状、防止病情进展和恶性转化。手术的原则是彻底去除病灶,建立通畅的胆汁引流通道。针对肝内胆管受累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手术方式主要是肝切除,弥漫性病变可采取肝移植。因此,采取积极肝切除和早期干预的策略将使患者获益最大。
壶腹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殷涛, 周颖珂, 吴河水
2017, 33(2): 268-27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12
摘要:
壶腹部肿瘤临床多表现为阻塞性黄疸和壶腹部肿块,因解剖部位结构复杂、深在、症状隐匿,难以早期发现,有时定性诊断较困难。在本中心多年以来治疗壶腹部肿瘤经验的基础上,就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归纳了壶腹部肿瘤的特点,尤其对壶腹部肿瘤影像学评估、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预后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壶腹部肿瘤重在早期诊断,及时发现和处理早期病变对患者预后影响重大。术前精准的影像学评估,专业化的诊疗团队、准确的术前及术中病理分析及合理治疗策略的实施是患者得以康复的关键。
论著_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补气活血汤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白志芹, 宋会颖, 吴瑞卿, 高冬, 霍红敏, 杨晶, 陈蜀
2017, 33(2): 272-27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13
摘要: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汤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8月保定市清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38)。2组患者均给予恩替卡韦(0.5 mg,1次/d)和双环醇片(25 mg/次,3次/d)口服,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萘洛尔(10 mg/次,3次/d),研究组加用补气活血汤,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流动力学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者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量均较治疗前下降,门静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47、4.672、3.524、5.237、3.578、3.829、3.468、3.673,P值分别为0.041、0.036、0.047、0.032、0.045、0.042、0.048、0.046),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变化幅度更明显[(12.86±2.34)mm vs(13.65±2.45)mm,...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与肝损伤程度及并发症的关系
武健, 尹芳, 罗贯虹, 朱绍华, 李红, 张静, 郑洋洋, 孙菡, 周新民
2017, 33(2): 277-28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14
摘要: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与肝损伤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4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时血钠浓度将所选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比较不同分组的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及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研究并记录随访时出现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及病死率与低钠血症的相关性。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结果轻度低钠组Child-Pugh A级患者比例较高(42.3%),重度低钠组Child-Pugh C级患者比例较高(72.4%),3组患者的Child-Pug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75,P=0.000 2);血钠水平随Child-Pugh评分的上升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64,P=0.002 3)。轻度低钠组MELD评分≤9患者比例较高(50.7%),重度低钠组MELD评分≥30患者比例较高(62.1%...
论著_肝脏肿瘤
华蟾素注射液经肝动脉灌注联合碘油栓塞治疗巴塞罗那C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和安全性
于童, 翟笑枫, 刘群, 孟永斌, 陆检英, 陈喆
2017, 33(2): 281-28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15
摘要:
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经肝动脉灌注联合碘油栓塞治疗巴塞罗那C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4年10月长海医院中医肿瘤科收治的巴塞罗那C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共82例,根据术中用药不同分为2组,其中华蟾素组40例,采用华蟾素肝动脉灌注及碘油栓塞;对照组42例,采用表阿霉素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行单次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和急性不良反应。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累计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术后1.5个月时,华蟾素组客观缓解率为27.5%,优于对照组的9.52%(χ2=4.429,P=0.035);华蟾素组疾病进展时间为2.4个月[95%可信区间(95%CI):1.9782.822],对照组为3.0个月(95%CI:2.2603.7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4);华蟾素组中位生存期为6.6个月(95%CI:4.1319.069),对照...
论著_胆道疾病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黄洁, 任拾璞, 杨理雯
2017, 33(2): 286-28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16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石化总医院2013年3月-2016年2月行超声引导下PTGBD的8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置管前后检测指标变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81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脱管,2例胆汁引流不畅,但均未发生出血、胆漏、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2 h内,患者右上腹疼痛症状明显好转,术后患者胆囊长径、胆囊宽径均较术前明显减小(t值分别为13.28、9.54,P值分别为0.023、0.041),WBC和中性粒细胞均较术前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8.70、8.03,P值分别为0.028、0.034)。其中,38例患者置管后症状缓解,拒绝择期手术治疗,余43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内行胆囊切除手术。结论 PTGDB具有简便性、可视性、安全性等优点,可有效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急性胆囊炎治疗的成功率和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为危重急性胆囊炎患者提供择期手术的条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腹腔镜胆道再手术治疗60岁以上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效果观察
段仁全, 王伟, 张慧慧, 梁晶晶, 唐露露
2017, 33(2): 289-29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17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再手术治疗老年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行腹腔镜胆道手术的60岁以上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选患者手术情况分为初次手术组(n=54)和再次手术组(n=32),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及随访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且术后结石清除率均为100%。2组患者的手术方式(一期缝合/T管引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手术组的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结石清除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高(长)于初次手术组,但仅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6,P=0.036)。初次手术组术中胆囊动脉损伤1例,予结扎止血;再次手术组术中胃肠道浆膜损伤2例,予浆肌层包埋处理。初次手术组术后出现胆漏1例,肺部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再次手术组术后出现胆漏1例,肺部感染2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总随访率为94.19%,其中初次手术组5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近期胆总管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分析
刘洪锋
2017, 33(2): 293-29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18
摘要: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术后近期胆总管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8例LC术后近期胆总管结石残留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320例LC术后近期未发生胆总管结石残留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组患者在合并急性胰腺炎、ALT、AST、急诊手术、胆总管直径、逆行胆囊切除、术前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DBil、充满型结石、胆囊结石数量、最小结石直径、胆囊容积、胆囊管直径、胆囊管长度及泥沙样结石等方面指标进行比较。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急性胰腺炎、急诊手术、泥沙样结石、逆行胆囊切除、术前MRCP检查、胆囊结石数量、最小结石直径、胆囊容积、胆囊管直径及胆总管直径与LC术后近期胆总管结石残留具有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801、16.217、5.802、9.865、5.145,t值分别为18.314、6...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春秋, 马颖才, 朱志勇, 袁玲
2017, 33(2): 297-29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19
摘要: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青海省人民医院并行ERCP取石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入组292例,根据有无胆总管结石复发分为复发组31例和未复发组261例,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胆道情况和胆石情况等临床资料。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筛选出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在结石数量≥2个和胆管直径≥14 mm两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0、5.61,P值均<0.05),而既往有胆囊切除史是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20.10,95%可信区间:4.1198.25,P<0.05)。结论既往有胆囊切除史是导致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比较
陈高飞, 芦小龙, 李剑辉, 吕宗峻, 景东帅, 郑建忠
2017, 33(2): 300-30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20
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进行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56例,其中24例行LCBDE+LC治疗,32例行ERCP/EST+LC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LCBDE+LC组手术成功22例(91.67%),中转开腹2例(8.33%),术后并发胆漏2例;ERCP/EST+LC组手术成功30例(93.75%),中转开腹2例(6.25%),术后并发胰腺炎6例、出血1例。2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0,P=0.035)。LCBDE+LC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低于ERCP/EST+L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818、-5.393、-3.566,P值均<0...

胆总管探查联合一期缝合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张引涛, 蒙锦莹, 郭春光, 王华
2017, 33(2): 304-30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21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联合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6年6月于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胆总管探查联合一期缝合术的13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胆道并发症,并按照Clavien-Dindo分级标准分级。对13个可能影响一期缝合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筛选出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12例患者出现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8.96%,其中8例胆漏,2例胆道残留结石,1例胆道狭窄,1例胆道出血。按照Clavien-Dindo分级标准,Ⅰ级3例,Ⅱ级5例,Ⅲa级2例,Ⅲb级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与血浆Alb水平、再次胆道手术、鼻胆管引流及术者经验有关(χ2值分别为4.012、4.942、4.336、5.975,P值均<0.05),而与年龄、性别、胆红素升高、结石最大直径、结石数目、合并内科疾病、合并胆囊结石、手术方式和缝合方式无关(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再次胆道手术和...
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焦虑指数及应激指标的影响
芦霞, 贾海明, 米泰宇, 张文权, 高鹏
2017, 33(2): 308-31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22
摘要: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FTS)技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焦虑指数及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FTS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各200例。FTS组患者围手术期予以FTS技术处理,传统治疗组围手术期采用传统治疗理念处理。检测2组患者入院时、术前1 h及术后24 h、48 h的CRP、WBC、IL-6水平,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焦虑指数。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入院时,FTS组与传统治疗组焦虑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h及术后24、48 h 2组患者的焦虑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73、13.17、14.12,P值均<0.05)。入院时和术前1 h,FTS组与传统治疗组患者CRP、WBC、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24、48 h 2组患者的CRP、WBC、IL-6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RP24h:(8.47±0.78)mg/L vs(...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病的效果观察
汪大海, 戴永泽
2017, 33(2): 313-31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23
摘要:
目的探讨胆道蛔虫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黄梅县人民医院1994年1月-2014年1月20年间收治的32例胆道蛔虫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解痉、止痛、抗感染及中医辨证施治、中药理气止痛、安蛔驱虫等治疗,效果不佳者给予手术治疗。结果 32例患者中5例(15.6%)在应用中药"乌梅汤"驱蛔无效的情况下行手术治疗;27例(84.4%)经西医西药结合"乌梅汤"驱蛔成功得到治愈。无急性胰腺炎、胆囊穿孔、肝脓肿等并发症发生。32例患者出院后定期应用"乌梅汤"驱蛔,均无复发。结论胆道蛔虫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推广。
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分析
韩环立, 张明满, 郭春宝, 康权, 李英存, 蒲从伦
2017, 33(2): 316-31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24
摘要:
目的分析肝移植治疗胆道闭锁患儿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4年4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完成初次肝移植的41例胆道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其中活体肝移植28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肝移植13例。活体与DCD肝移植受者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6790个月和1556个月,总结围手术期及随访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结果 41例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血管并发症、腹腔出血、肠穿孔、排斥反应、感染并发症等。DCD肝移植组肝动脉栓塞(HAT)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活体肝移植组(P=0.02)。围手术期死亡10例,其中活体肝移植组4例,包括HAT 1例;因HAT再次行DCD肝移植1例,后因原发肝无功能死亡;呕吐窒息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DCD肝移植死亡6例,包括HAT 1例;肺部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1例;肠漏后感染性休克1例;循环衰竭1例;严重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1例;原发肝无功能1例。随访期活体肝移植死亡4例,包括肝静脉狭窄2例;胆道感染1例;胆道狭窄1例。DCD肝移植随访期间未...
梗阻性黄疸患者胆汁与血液标本的病原菌分析
李静, 吴广利, 王伟, 肖欣, 刘会娜, 屈冬冬, 蔡译苇
2017, 33(2): 320-32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25
摘要:
目的观察梗阻性黄疸患者胆汁与血液标本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4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肝胆外科收治的梗阻性黄疸患者322例,取胆汁标本,其中84例患者同时行血培养,分析良、恶性梗阻及不同方法治疗对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病原菌检出率有无影响,比较胆汁及血液病原菌检出率有无差异。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32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中检测出病原菌246例,检出率为76.40%;共检出病原菌26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08株,革兰阳性菌48株,真菌11株。256例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者检出病原菌199例,检出率77.73%;66例行外科手术者检出病原菌47例,检出率71.21%,2组患者病原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8,P=0.266)。288例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检出病原菌215例,检出率74.65%;3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检出病原菌31例,检出率91.18%,2组患者病原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5,P=0.032)。良、恶性梗阻患者胆汁病原...
Y-box结合蛋白1过表达对肝内胆管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
刘衡, 姜莉, 许晓勇, 夏俊, 宋育林
2017, 33(2): 324-32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26
摘要:
目的探讨Y-box结合蛋白(YB)1过表达与肝内胆管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并辅助术后化疗的58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的石蜡标本。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内胆管癌组织中YB-1表达情况,使用噻唑蓝方法检测YB-1质粒转染肝内胆管癌细胞对吉西他滨药物敏感性的改变。q PCR检测YB-1质粒转染肝内胆管癌细胞后多药耐受基因表达改变情况。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58例患者中44例(75.9%)患者YB-1在肝内胆管癌组织细胞胞浆中呈高表达(YB-1胞浆阳性组),14例(24.1%)YB-1胞浆阴性(YB-1胞浆阴性组);44例YB-1胞浆阳性患者中有18例(40.9%)癌组织的细胞中出现YB-1核染色阳性(YB-1胞核阳性组),其余40例为YB-1胞核阴性组。YB-1胞核阴性组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生存时间显著长于YB-1胞核阳性组患者(63个月vs 2...
论著_其他
细胞自噬在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时红波, 时红林, 张向颖, 陈德喜, 段钟平, 任锋
2017, 33(2): 329-33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27
摘要:

目的利用D-氨基半乳糖(D-Gal N)/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研究细胞自噬在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腹腔注射D-Gal N/LPS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动物实验分组:对照组、DGal N/LPS组、雷帕霉素+D-Gal N/LPS组、三甲基腺嘌呤(3-MA)+D-Gal N/LPS组、Atg7 siRNA+D-Gal N/LPS组。观察不同分组中小鼠的生存情况,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评价肝损伤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中TNFα和IL-6基因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肝组织中肝细胞凋亡情况。多样本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方差齐时采用LSD-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Games-Howell法。结果与D-Gal N/LPS组相比,应用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干预后,小鼠生存率明显升高(80%vs 40%),肝脏出血、炎症和坏死明显减轻,肝细胞凋亡明显减少,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降低[ALT:(427.4±195.5)U/L vs(977.7±247.3)U/...

病例报告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肠系膜血管炎1例报告
张盼盼, 王松, 孟祥伟, 华瑞
2017, 33(2): 334-33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28
摘要:
<正>HBV感染是造成肝脏炎症、肝损伤及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主要因素。近年来,HBV感染引起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报道逐渐增多。现将临床中遇到的1例成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肠系膜血管炎的病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6岁,因"乙型肝炎病史13年,突发腹痛3 d"于2016年2月8日就诊。患者13年前发现有乙型肝炎,因肝功能正常未治疗。5年前肝炎发作,开始口服贺普丁抗病毒治疗,但未定期监测病毒定量及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合并门静脉血栓1例报告
汤善宏, 曾维政, 陈易华, 吴晓玲, 林薇, 马文斌, 蒋明德
2017, 33(2): 336-33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29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0岁,主因"反复中上腹胀痛伴乏力、纳差2年加重15 d"于2012年4月入住成都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胀痛伴有乏力、纳差,腹痛呈持续性胀痛,以肝区为主,不向周围放射,皮肤巩膜未见明显黄染,无恶心、呕吐、反酸、嗳气、咳嗽、咳痰、心悸、气短等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具体诊疗经过不详,症状无
马德龙病1例报告
辛志英, 高卉, 蒉乙文, 金清龙, 温晓玉
2017, 33(2): 341-34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30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5岁,因"间断乏力、腹胀4年,双侧乳房进行性增大2年"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腹胀,就诊于本院,入院后明确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给予常规抗纤维化、保肝、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出院,4年来多次因腹胀、乏力入院治疗,近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乳房无痛性、进行性增大,伴有体质量明显增加约20 kg。既往史:否认病毒
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胆管癌腹痛1例报告
童婷, 江向武, 黄卫
2017, 33(2): 344-34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31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反复腹痛4个月"于2016年6月16日收入本院。既往2014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胆管癌合并双肺、多发淋巴结转移",起病以来先后行多次化疗及胆管原发灶和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灶的放疗。放化疗期间有持续性中上腹及右上腹胀痛,有肛门排气排便,无伴发热、恶心呕吐、胸闷胸痛,有向后背部放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
脾囊性淋巴管瘤1例报告
刘守领, 张从贵, 周建鹏, 王广义
2017, 33(2): 346-34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32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1岁,因上腹部不适半年于2016年9月17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开始出现上腹部不适,偶有腰背部疼痛,无明显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发热、腹泻。病程中,患者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基本正常,体质量无明显减轻。既往史:自述10年前曾腰背部受伤(具体不详),未治疗。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肝胆胰CT平扫+增强:肝内见多个小圆形囊性低密度影,大小约0.20.6 cm,未见强化;动脉期肝
综述
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
刘海博, 张博静, 吕勇, 韩国宏
2017, 33(2): 348-35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33
摘要:

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INCPH)是一种罕见疾病,其特点是肝内门静脉高压,且无肝硬化或者其他肝脏疾病以及门静脉、肝静脉血栓的表现。目前对于INCPH的病因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系统疾病、慢性感染、接触药物或毒物、遗传性倾向、促血栓或高凝状态几个方面。INCPH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为门静脉高压、脾大或巨脾以及脾功能亢进,而肝损伤、腹水以及肝性脑病较少见。目前,对INCPH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还是以排除性诊断为主。治疗方面,最新的BavenoⅥ共识对于INCPH的推荐治疗方法还是参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指南。由于大部分INCPH患者的肝功能良好,所以其预后比相同门静脉压力的肝硬化患者好,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可进展至肝衰竭,并需要肝移植治疗。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胃肠结构和功能改变及其临床表现
尚祉胤, 杨敬貌, 陈丽萍, 刘敏, 程开, 李耀华, 艾迎春, 程计林
2017, 33(2): 354-35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34
摘要:
临床上高达80%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胃肠症状,这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胃肠结构改变、胃肠功能失调及神经体液调节改变有关。回顾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对胃肠结构改变、胃肠功能失调及神经体液调节改变的影响,以及这些改变所导致的消化道临床表现,提示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胃肠结构改变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肝硬化的并发症,改善胃肠症状;另外,对胃肠功能进行调节,可改善患者症状,有助于延缓肝硬化进展,建议定期内窥镜评估肝硬化患者胃肠黏膜和血管的改变,有助于早期治疗和减少并发症。
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癌的机制
王鹏, 任卫东
2017, 33(2): 359-36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35
摘要: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射频消融(RFA)是一种良好的治疗HCC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肝癌术后复发患者、伴有肝功能不全且不能手术切除和某些多发肝癌患者姑息治疗等,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从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两个方面综述了RFA治疗HCC的机制,从而进一步理解RFA对肿瘤局部及全身的治疗作用,对今后HCC的多学科联合治疗有潜在价值。
肝细胞癌合并动-门静脉瘘的诊治进展
杨洋, 郭武华
2017, 33(2): 364-36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36
摘要:
肝细胞癌合并肝动-门静脉瘘(APS)临床常见,发生率约28.8%63.2%。可表现为腹痛、腹泻和腹水,也可引起消化道出血等严重门静脉高压的并发症。尽管治疗方法多样,但总体疗效较差,是肝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介绍了肝癌合并APS的病因、分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认为虽然目前肝癌合并APS的治疗方法很多,但介入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随着对介入治疗方法的不断探索,患者的预后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缺氧诱导因子1α异常表达对肝细胞癌血管生成的调控作用
王理, 施维, 薛均, 潘璀然, 姚敏, 姚登福
2017, 33(2): 369-37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37
摘要: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伴有血供丰富,传统疗法易导致耐受,患者预后极差。肝组织缺氧诱导因子(HIF)1α与百余种下游靶基因的缺氧反应元件联合,参与血管新生、糖代谢等过程,从而抑制癌细胞分化和凋亡,促进癌细胞增殖。HIF-1α的高表达,以及对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调控,与肝癌患者放、化疗耐受,易浸润、转移及预后相关。综述了肝癌细胞HIF-1α异常表达对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调控作用和相互关系。
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袁玲, 杨永耿, 沈有秀, 马颖才
2017, 33(2): 375-37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38
摘要:
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及其临床应用,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不断增高。为加强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给临床预防提供参考,对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发病机制、诊断、分型、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酒精性肝病的遗传易感性研究现状
杨馥宁, 黄晶
2017, 33(2): 379-38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39
摘要:
酒精性肝病(AL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遗传因素在ALD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是潜在的ALD治疗靶点。综述了近年来与ALD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探索这些基因在A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可为临床有效评估、诊断以及防治ALD提供理论依据。
肠道菌群在肝胆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韩美林, 龚振华
2017, 33(2): 384-38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40
摘要:
肠道菌群是人体最大的微生物群体,参与机体多种生理过程,肠道菌群紊乱与人类多种疾病有关。由于肝脏和胃肠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肠道菌群在肝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用宏基因组学研究能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肠道菌群特征及其对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介绍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肝细胞癌及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CT三维重建在肝胆外科的应用现状
姜超, 王海久, 任利, 阳丹才让, 侯立朝, 周灜, 温浩, 樊海宁
2017, 33(2): 389-39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41
摘要: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T三维重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肝胆外科的临床实践中。CT三维重建能够将二维图像进行分割重建形成三维投影图像,可清晰地显示病灶位置与肝内管道系统之间的关系,对术前评估肝体积,制订诊疗决策,术中精准操作及术后个体化管理等具有重要价值,推进了肝胆外科和微创技术不断发展,在临床应用上显示出了极大的前景。

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钱锐, 陈晓鹏
2017, 33(2): 394-39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7.02.042
摘要:
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地解决,结石复发往往需要再次手术,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和经济压力。多种危险因素可能介导了胆总管结石的复发,包括胆道感染、胆管狭窄、胆管扩张、胆汁淤积、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胆汁成分异常、手术方式等,对以上危险因素分别作了分析、论证,总结了相应预防措施。现有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每个患者导致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作相应防治,可能会降低结石复发率,对预防胆总管结石复发起到积极作用。
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
针对抗线粒体抗体阳性但未确诊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患者临床特征的大规模研究
王尧, 金清龙
2017, 33(2): 243-243.
摘要:
<正>【据《Hepatology》2016年9月报道】题:对于抗线粒体抗体阳性且未确诊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患者进展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风险、死亡率及其相关研究(作者Dahlqvist G等)对于没有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但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患者的发病率、临床症状及预后尚未可知。来自法国Saint-Antoine医院肝病科的Dahlqvist等联合63个免疫学实验室共同开展了一项关于AMA阳性率的前瞻性研究。一年间,从1318例AMA阳性患者中选出720例进行临床数据资料的收集。Dahlqvist等将患者分为最新诊断为PBC的患者(n=275)、已经确诊为PBC的患者(n=216)和没有确诊的
高龄胆管癌患者肝大部分切除术后的剩余肝脏体积的新标准
付兴
2017, 33(2): 262-262.
摘要:
<正>【据《Ann Surg》2016年11月报道】题:关于高龄胆管癌患者肝大部分切除术后的剩余肝脏体积的新标准(作者Watanabe Y等)为了评估高龄胆管癌患者肝脏大部分切除术联合胆道切除术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是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以及为高龄患者的术后肝脏剩余体积建立新的标准,来自日本千叶大学医学研究科普外科的Watanabe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此研究纳入了2000年-2013年接受肝脏大部分切除术联合胆道切除术的所有患者。结果显示,在225例
MELD≤12分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的早期肝衰竭
王然, 祁兴顺, 郭晓钟
2017, 33(2): 280-280.
摘要:
<正>【据《Radiology》2016年8月报道】题: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12分的肝硬化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早期肝衰竭的发病率、结局和预后指标(作者Luca A等)本研究旨在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12分的肝硬化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发生早期肝衰竭(early liver failure,ELF)的发生率、结局和预后指标。本研究回顾性纳入1999年9月-2012年7月期间行TIPS治疗且治疗前MELD评分≤12分的216例肝硬化患者。其中,男性140例;平均年龄为55.9岁;病毒性肝硬化患者146例(67.6%)。本项研究观察终点包括
索非布韦/西咪匹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老年感染HCV基因1型代偿期肝硬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侯飞飞, 祁兴顺, 郭晓钟
2017, 33(2): 296-296.
摘要:
<正>【据《Liver Int》2016年10月报道】题:索非布韦/西咪匹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老年感染HCV基因1型代偿期肝硬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作者Pellicelli AM等)在西方国家,65岁以上的HCV感染者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索非布韦/西咪匹韦联合利巴韦林(800 mg/d)治疗老年感染HCV肝硬化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已成为当前的热门问题。来自意大利San Camillo Forlanini医院的Pellicelli等评估了索非布韦/西咪匹韦联合利巴韦林12周治疗老年HCV基因1型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共纳入270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33例患者(49.2%)年龄≥65岁。<65岁的患者中
肝硬化患者脐疝与腹水量的关系
王然, 祁兴顺, 郭晓钟
2017, 33(2): 323-323.
摘要:
<正>【据《J Evid-Based Med》2016年8月报道】题:肝硬化患者脐疝与腹水量的关系:一项回顾性、观察性临床研究(作者Wang R等)脐疝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的腹部并发症。来自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的Wang等评估了脐疝的发生与肝硬化患者腹水量的关系。本研究纳入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就诊于本院并行全腹CT检查的患者。查阅所有患者的全腹CT影像,并通过影像客观评价脐疝的存在。使用五点法评估患者的腹水量。共纳入157例肝硬化患者。腹水
直接口服抗凝剂的抗血栓治疗在内脏静脉血栓及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张鑫彤, 祁兴顺, 郭晓钟
2017, 33(2): 353-353.
摘要:
<正>【据《Liver Int》2016年10月报道】题:直接口服抗凝剂的抗血栓治疗在内脏静脉血栓及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作者De Gottardi A等)直接口服抗凝剂(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DOACs)已用于肝硬化及内脏静脉血栓患者,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是有限的。来自瑞士伯尔尼大学的De Gottardi等旨在鉴定启动及改用DOACs的适应证及原因并报道其不良反应、并发症及短期结局。欧洲肝脏血管病研究组收集的数据包括人口统计信息、实验室检查数据、治疗情况及并发症情况。45家医
卡氏评分预测肝硬化患者出院后死亡风险
张鑫彤, 祁兴顺, 郭晓钟
2017, 33(2): 363-363.
摘要:
<正>【据《Hepatology》2016年10月报道】题:卡氏评分预测肝硬化患者出院后死亡风险(作者Tandon P等)识别肝硬化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死亡风险对于患者出院后管理至关重要。来自埃德蒙顿阿尔伯塔大学的Tandon等确定了一项基于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的易于应用的预后模型。16家三级肝脏病学研究中心构成的北美终末期肝病研究组前瞻性招募非择期入院的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需在出院后1周时评估KPS。根据KPS评分,患者分为低分组(10~40分)、中分组(50~70分)和高分组(80~100分)。954例中年患者纳入,年龄(57±10)岁,男性占63%,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为17(13~21)。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级预防可改善首次诊断为肝癌患者的生存
彭忠, 祁兴顺, 郭晓钟
2017, 33(2): 368-368.
摘要:
<正>【据《Dig Dis Sci》2016年11月报道】题: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级预防可改善首次诊断为肝癌患者的生存(作者Kim JH等)来自韩国成均馆大学的Kim等评估了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级预防对首次诊断为肝癌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898例首次诊断为肝癌且无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史的患者,年龄(57.4±10.4)岁,男性718例(80%);分析随访期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新发事件。随访期间,72例(8%)发生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门
糖尿病可增加非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
韩慧仙, 邓晗, 祁兴顺
2017, 33(2): 374-374.
摘要:
<正>【据《Am J Gastroenterol》2016年11月报道】题:糖尿病可增加非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作者Yang JD等)由于多数肝癌患者合并肝硬化且肝硬化患者常伴有糖尿病,因此容易混淆糖尿病和肝癌之间的关系。来自美国罗彻斯特梅奥诊所的Yang等探讨了糖尿病是否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有关,以及肝硬化病因是否影响糖尿病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对象包括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多次在美国罗彻斯特梅奥诊所进行影像学检查(超声、CT及MRI)评估肝脏情况的所有肝硬化患者。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和肝癌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
奥贝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长期临床效果及成本效益
刘苗霞
2017, 33(2): 393-393.
摘要:
<正>【据《Hepatology》2016年11月报道】题:奥贝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长期临床效果及成本效益(作者Chhatwal J等)为了评估奥贝胆酸(O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长期临床效果及成本效益,来自麻省总医院的Chhatwal等开发了一个数学模型,该模型的结果被PBC全球研究得以证实。PBC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影响中年女性。OCA最近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
增强CT诊断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准确性
邓晗, 祁兴顺, 郭晓钟
2017, 33(2): 399-399.
摘要:
<正>【据《J Evid-Based Med》2016年8月报道】题:增强CT诊断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准确性: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作者Deng H等)肝硬化患者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上消化道内镜是诊断食管静脉曲张(EVs)的金标准。来自沈阳军区总医院的Deng等评估了增强CT对肝硬化EVs和中-重度EVs的诊断准确性。查阅2012年6月-2014年6月入住沈阳军区总医院的肝硬化患者的电子病历。两个观察者分别判断增强
消息
《临床肝胆病杂志》被评为2016年度吉林省科技期刊30强
2017, 33(2): 276-276.
摘要:
<正>在吉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2015-2016年度全省期刊质量评级、评优的评审中,《临床肝胆病杂志》被评为"吉林省一级期刊",同时被评为"吉林省科技期刊30强"。此次期刊等级评定工作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有关原则及指标体系,科学制定评审标准,并结合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的情况进行。吉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专门成立了评审委员会,经过期刊出版单位申报、聘请省内期刊及相关学界业界专家对参评期刊质量进行严格初评、评审小组讨论复评、评审委员会最终评
《临床肝胆病杂志》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2017, 33(2): 303-303.
摘要:
<正>2017年1月12日,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RCCSE)、武汉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教评价网等单位主持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7-2018)》发布:《临床肝胆病杂志》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在413种临床医学期刊中排名第52位,较《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排名提升30位,位列前12.59%。《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是国内著名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之一,该报告在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突破。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年1-7期“重点号”选题
2017, 33(2): 338-338.
摘要:
<正>为使作者了解我刊的编辑出版计划,及时地为我刊惠赐稿件,我刊编委会确定了2017年1-7期"重点号"选题:1期胰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2期胆道疾病的外科治疗;3期肝纤维化及肝硬化;4期肝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5期中西医结合肝胆胰疾病;6期丙型肝炎;7期肝癌的诊断和非手术治疗。为本刊重点号的投稿请注明"***重点号投稿"字样。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年影响力报告
2017, 33(2): 343-343.
摘要:

<正>1《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结果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6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显示:本刊核心影响因子达1.127,比2015年1.039提高了9%;扩展影响因子1.428,比2015年1.374提高了4%。在15种消化病学类核心期刊中,本刊影响因子和综合评价总排名分均位列第3,综合评价总分排名比2015年提升1位。在1985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本刊影响因子名列179位,比2015年提升了26位;综合评价总分排名346位,比2015年提升了80位。

《临床肝胆病杂志》将为论著类文章增加视频服务
2017, 33(2): 383-383.
摘要:
<正>为了给读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和阅读方式,本刊现为论著类文章、特别是外科类文章(如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等)提供视频服务。论文结果中如有相关视频文件可以在采编系统投稿时一并上传,文章录用后,我们会将视频放在官网上,同时文章中会附视频二维码,读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视频的具体要求:1)时长尽量不要超过20分钟;2)视频清晰度>480P;3)为该视频提供200字左右的文字
书讯
《肝脏疾病诊疗和护理指南》正式出版发行
2017, 33(2): 271-271.
摘要:
<正>《肝脏疾病诊疗和护理指南》一书由英国肝病护士论坛(British Liver Nurses Forum,BLNF)组织肝病领域的知名专家编写,本书阐述了肝脏的解剖和生理学、肝脏功能评估和诊断手段、急性和慢性肝脏疾病、妊娠期肝脏疾病、肝移植和传染性肝脏疾病;介绍了每种疾病的流行病学、并发症及护理方法,并提供了说明性的案例研究和参考文献。主译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牛俊奇教授,是我国知名的肝病及传染病专家,曾翻译出版多部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