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3期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与研究进展 重点号
执行主编:肖小河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

显示方式:
述评
医药结合,助力药物性肝损伤精准防控
肖小河
2020, 36(3): 489-49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01
摘要:
当今药物性肝损伤(DILI)不仅是国际肝病领域关注的热点,也是全球安全用药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缺少特异性检测指标,DILI误诊率高,也容易造成用药安全的误导,中草药所致DILI成因更复杂,临床诊断更棘手,防控难度更大。为此,呼吁临床专家与药学专家携手合作,医药结合,临床科研结合,构建DILI客观辨识策略和方法,科学厘清DILI与药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实现DILI精准诊断;科学阐明DILI成因和机制,从易感人群、易感物质和合理使用等方面实现DILI精准防控。同时建议,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中草药肝损伤研究,保证中药临床用药安全,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专家论坛
药物性肝损伤临床风险信号发现:挑战与进展
景婧, 何婷婷, 王睿林, 张帆, 牛明, 郭玉明, 朱云, 肖小河, 王伽伯
2020, 36(3): 491-49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02
摘要:
早期发现药物性肝损伤(DILI)临床风险信号,并对其进行有效监测,对临床上DILI预防和管理极为重要。但是,由于当前DILI临床风险信号还存在灵敏度不足、专属性不强等问题,为风险信号的发现与监测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给建立DILI风险防控对策带来了难题。分析了DILI临床风险信号发现所面临的挑战,梳理了基于临床常用指标的风险信号对DILI早期识别、预测和预警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提出基于特异生物标志物的DILI临床风险信号发现与监测模式,并阐述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针对性制定DILI风险防控对策提供科学参考。
药物性肝损伤合并肝外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诊疗现状
侯俊兴, 严粉琴, 于乐成
2020, 36(3): 497-50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03
摘要:
药物性肝损伤(DILI)合并肝外药物不良反应(EHADR)是指由导致肝损伤的同一药物所致的、与DILI同时或先后发生的肝外组织器官的损伤,例如皮肤、胃肠道、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骨关节系统等的损伤,是在关注DILI的同时也应加以重视的重要临床问题。DILI合并EHADR并不少见,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药物的理化性质、分布、代谢、排泄、生物学活性、免疫学特性,以及宿主遗传背景及基础疾病等多方面的因素相关,其诊疗较单纯DILI更具有挑战性。
药物性肝损伤慢性化的研究近况
黄昂, 孙颖, 邹正升
2020, 36(3): 501-50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04
摘要:
尽管药物性肝损伤(DILI)通常表现为急性过程,但仍有约20%患者会发生慢性化。慢性DILI病程反复且无有效﹑公认的治疗方法。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及其临床应用,以及中药和食物补充剂的应用,DILI慢性化的发生率不断增高。通过DILI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角度对DILI慢性化的最新研究近况进行概述,以期更加全面地了解认识慢性DILI。
2019年欧洲肝病学会药物性肝损伤指南更新要点和中国实践
禹弘, 康红, 陈军
2020, 36(3): 505-50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05
摘要:
为进一步了解2019年欧洲肝病学会药物性肝损伤(DILI)指南,阐述了指南的更新要点,并结合我国实际,从DILI类型、草药制剂和膳食补充剂(HDS)导致的DILI、前瞻性研究与回顾性研究、诊断和因果关系评估、危险因素、DILI的特殊表型、免疫检测点抑制剂DILI的管理、抗结核药物停药指征、已进入临床试验的新的DILI生物标志物和DILI治疗药物等进行了概括和评议,指出新版指南对急性和慢性DILI的诊断作了重新定义,对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及抗结核药物停药标准提出了明确指导意见,并对一些特殊表型的DILI作出了概括,尤其对于HDS导致的DILI予以了高度重视,对我国DILI的诊治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杨雪, 涂荣芳, 杨晋辉
2020, 36(3): 509-51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06
摘要:
药物性肝损伤(DILI)发病机制复杂、个体差异较明显。DILI发生早期诊治预后较好,但由于DILI无明显的特殊临床症状,多不能于早期发现,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后,可能进展为不可逆的肝衰竭,病死率升高,且晚期DILI除肝移植外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对DILI患者早期做出诊断、治疗至关重要。总结了近年来DILI的相关进展,包括可疑药物、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临床分型和表现、诊断标准及评估、网络数据库研究等,以期为DILI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型、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等提供依据。
指南与规范
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0版)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
2020, 36(3): 514-51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07
摘要:
肝癌目前占我国癌症死因的第二位。我国肝癌的发病特点大多遵循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步曲"模式。癌前病变的筛查在胃癌、大肠癌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治中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肝硬化状态下的不典型增生结节具有较强的恶变潜能,尤其是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癌变率极高。基于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专家临床经验,《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0版)》经多学科协作对肝脏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作为肝癌的癌前病变,从概念、筛查、诊断、治疗和随访等各方面进行了归纳和界定,旨在提出和建立肝癌癌前病变的概念和诊疗原则,为降低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提高肝癌的总体治疗效果作出贡献。
肝胆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扫描方案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国际交流学组
2020, 36(3): 519-52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08
摘要:
钆塞酸二钠(Gd-EOB-DTPA)是肝胆特异性MRI对比剂,越来越广泛地在临床使用。国内相关技术专家结合国内外专家共识和参考文献,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大量扫描经验的积累,对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的扫描方案进行优化、增补和细化,对扫描适用人群、对比剂注射方案、扫描方案及图像质量控制等内容达成共识。旨在规范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的检查方案,更好地服务于影像诊断和制订临床治疗策略。
《2019年欧洲肝病学会与美国肝病学会联合指导意见: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试验设计和治疗终点》摘译
邓芮, 孙剑
2020, 36(3): 522-52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09
摘要:

<正>2019年3月,欧洲肝病学会联合美国肝病学会在伦敦举行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终点研讨会,学术界、制药业、监管机构和患者群体代表共同参会。会议期间,与会者提出了一些关键问题,并对提出的备选方案进行了表决和讨论,24名专家代表在闭门会议上进一步审查了这些问题。本报告总结了与会

《2020年意大利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酒精相关性肝病》摘译
吴艳艳, 陈立刚, 祁兴顺
2020, 36(3): 527-52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10
摘要:

<正>饮酒对公共卫生的负担占全球疾病负担的5. 1%。酒精使用障碍(alcohol use disorder,AUD)包括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是欧洲人群过早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它可引起200多种疾病,包括神经精神类疾病、慢性疾病、癌症和致残性外伤。AUD是导致西方国家肝损伤的最常见原因,可引起一系列肝脏疾病,包括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酒

《2020年美国胃肠病学院临床指南:肝、肠系膜循环障碍》摘译
徐士雪, 杨玲, 祁兴顺
2020, 36(3): 529-53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11
摘要:

<正>肝脏的血供75%来自门静脉,25%来自肝动脉。门静脉系将食管上段和直肠远端以外的整个消化道、胰腺、胆囊和脾脏的末梢血液运输至肝脏。门静脉由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在胰腺颈部后方汇合形成。肠系膜下静脉常汇入脾静脉,胃左静脉汇入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的汇合处。门静脉长约

论著_病毒性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分析
林顺伟, 周舒冬, 郜艳晖, 李粤平, 贾卫东, 梁颖芳, 杨翌
2020, 36(3): 532-53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12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1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门诊治疗的37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就诊医生资料、取药信息、检查信息,依据药物持有率将患者分为良好依从性组(n=2346)与不良依从性组(n=1386),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人口学特征和诊疗情况,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两水平稳健Poisson方差成分模型。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药物持有率为0. 789±0. 269,持有率在0. 8以上的良好依从性患者占比62. 8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算方式、治疗时间、医生职称及用药模式是良好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值均<0. 05)。在控制了其他协变量后,医保患者其良好依从性比自费患者高0. 119倍;良好依从性总体呈下降趋势,第2~5年的良好依从性分别是第1年的84. 7%、77. 3%、78. 5%、65. 9%;副主任医师负责的患者,其良好依从性比主治及住院医师负责的患者高0. 249倍;服用替比夫定的患者其良好依从性比服用恩替卡韦的患者高0...
不同阶段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F-κB/iNOS的表达及免疫状态
黄津, 张美泉, 何道兴
2020, 36(3): 536-54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13
摘要: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在不同阶段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比较各阶段自然杀伤细胞及T、B淋巴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纳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1月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疾病患者,按照疾病不同阶段分4组:肝炎组、肝衰竭组、肝硬化组、肝癌组,每组各20例;另选取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组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亚群计数;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BMC中NF-κB、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硝酸还原酶法和ELISA法检测血清中NO、IL-6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炎组、肝衰竭组、肝癌组、肝硬化组总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均明显下降(P值均<0. 05);与肝炎组比较,肝衰竭组、肝癌组、肝硬化组总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均明显下降(P值均<0. 05)。肝衰竭组、肝癌组、肝硬化组CD3+明显下降,分别与对照组、肝炎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肝衰竭组、...
论著_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FibroScan分别与GPR、APRI、NFS、FIB-4联合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比较
龚航, 李良平
2020, 36(3): 541-54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14
摘要:
目的评价FibroScan、GPR、APRI、NFS、FIB-4单独应用及FibroScan分别与GPR、APRI、NFS、FIB-4联合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进展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8年8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行肝穿刺病理检查并确诊为CHB合并NAFLD的患者92例。根据肝穿刺病理SAF分级诊断标准,分为轻中度肝纤维化(F1+F2)组(n=69)和进展期肝纤维化(F3)组(n=23)。同时应用FibroScan测得肝脏硬度值,根据临床指标分别计算GPR、APRI、NFS、FIB-4。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联合预测因子(向前逐步回归法),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Delong方法进行比较,评价各种无创诊断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对CHB合并NAFLD进展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轻中度肝纤维化组的FibroScan、GPR、APRI、NFS及FIB-4水平明显低于...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APRI及FIB-4对胆道闭锁患儿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
陈玮婷, 李双杰
2020, 36(3): 546-55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15
摘要:
目的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肝脏硬度(LSM)、AST-PLT比值指数(APRI)、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对胆道闭锁患儿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于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行Kasai术的胆道闭锁患儿110例。收集患儿术中肝脏病理活检标本及术前1周内血常规、肝功能、瞬时弹性成像检查结果。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采用MedCalc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通过ROC曲线评估瞬时弹性成像技术、APRI和FIB-4对胆道闭锁患儿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效能。采用Spearman相关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ROC曲线分析显示,LSM、APRI、FIB-4用于判断胆道闭锁明显肝纤维化(F≥2)的临界值分别为9. 250 kPa、0. 680、0. 047,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 874[95%可信区间(95%CI):0. 778~0. 970]、0. 636(95%CI:0. 362~0. 911)、0...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徐静, 纪冬, 王春艳, 付懿铭, 陈松海, 李忠斌, 陈国凤
2020, 36(3): 551-55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16
摘要:
目的评估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诊断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12月就诊于解放军第五医学中心的5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浆D-二聚体水平是否正常分为正常组(n=217)和升高组(n=283),比较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的相关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及进一步两两比较均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评价D-二聚体水平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VT的早期预警效能。结果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ALT、AST、TBil、Alb、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PVT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胃镜表现及相关因素分析
王文生, 朱光曦, 文良志, 陈东风
2020, 36(3): 556-56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17
摘要: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胃镜下胃黏膜特征及其与食管胃静脉曲张、溃疡病及肝硬化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8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867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其胃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PHG、溃疡病发生的情况,收集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原发性肝癌的数据资料。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肝硬化患者PHG发生率高达66. 2%(574/867),轻度PHG胃黏膜改变以红点灶(68. 6%)和蛇皮征(56. 8%)为主,而重度PHG以弥漫红斑为主(76. 5%)。PHG在不同程度的食管静脉曲张中发生率差异显著(χ2=304. 712,P <0. 05),并且随着食管静脉曲张加重,PHG程度亦越来越重(r=0. 515,P <0. 05)。不同程度胃静脉曲张的患者PHG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 004,P <0. 05),且PHG程度与胃静脉曲张程度相关(r=0. 292,P <0. 05...
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技术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
张大鹍, 陈敏, 张文辉, 王瑞芳, 史晓娟
2020, 36(3): 561-56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18
摘要: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ARFI)技术在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5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就诊的271例肝硬化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应用ARFI技术对肝脏和脾脏的超声弹性进行检测,并根据有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n=56)和无出血组(n=215),比较两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并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分析ARFI弹性测值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断价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组及无出血组脾脏ARFI弹性测值分别为3. 89(3. 49~4. 11) m/s和3. 46(2. 93~3. 80) m/s,出血组显著高于无出血组(Z=-4. 941,P <0. 001);出血组及无出血组肝脏ARFI弹性值分别为2. 08(1. 57~2. 74) m/s和1. 98(1. 49~2. 70) m/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
急诊胃镜下套扎术、硬化术和组织胶注射术治疗食管胃交界区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分析
丁鹏鹏, 张文辉, 祁小宝, 路筝, 王艳玲, 韩晶晶, 陈建宏, 郭春梅, 刘红
2020, 36(3): 565-56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19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下套扎术(EVL)、硬化术(EIS)和组织胶注射术(HI)在食管胃交界区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不同止血方法的合理选择。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北京世纪坛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急诊胃镜止血治疗的肝硬化食管胃交界区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共1264例,按照急诊胃镜下不同止血方法进行分组,比较EVL组、EIS组、HI组间的操作成功率、止血成功率、早期再出血率及术后并发症;依据出血位置进行再分类,比较不同出血部位不同止血方法的止血成功率。计量资料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3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不同止血方法组间操作成功率差异显著(χ2=75. 01,P <0. 05),EIS、HI操作成功率明显高于EVL,EIS高于HI(P值均<0. 05)。不同止血方法组间止血成功率差异显著(χ2=9. 885,P <0. 05),HI止血成功率高于EVL及EIS(P值均<0. 05)。不同组间术后早期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论著_肝脏肿瘤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和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对HBV相关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李欢, 陈娟娟, 祝成亮, 张平安
2020, 36(3): 569-57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20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AFP联合检测对诊断HBV感染相关肝细胞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2019年9月1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共225例,其中HBV感染导致的HCC患者(HCC组) 9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 41例,健康体检者(NC组) 87例,分别测定三组人群的GDF15和AFP水平。计量资料采用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法检验各组数据是否符合正态性,正态分布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GDF15和AFP联合的回归模型,并绘制GDF15和AFP单独或联合检测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及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结果 HCC组、CHB组和NC组的GDF15和AF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3. 77、119. 12,P值均<0....
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效果和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高本见, 罗佳, 刘莹, 杨小李, 苏松, 李波
2020, 36(3): 573-57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21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肝切除(LLR)与开腹肝切除(OLR)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知网、万方、维普)和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关于LLR与OLR治疗CRLM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19年6月。中文检索词包括:结直肠癌肝转移、腹腔镜肝切除术、开腹肝切除术;英文检索词包括:colorectal cancer,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aparoscopic liver resection,open hepatectomy,open liver resection。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3项研究,共计4204例患者,其中LLR组1558例,OLR组26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OLR组比较,LLR组术中出血量减少[均数差(MD)=-145. 48,95%可信区间(95%CI):-190. 96~-100. 00,P <...
假基因DUXAP8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王纯, 叶明亮, 陈志航, 罗杰, 洪莹晖, 赵秋, 常莹
2020, 36(3): 580-58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22
摘要:
目的探讨DUXAP8在肝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TCGA数据库中截至2019年6月的肝癌表达数据及临床资料,筛选出同时满足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差异表达且影响患者预后的lncRNA。分析DUXAP8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相关性。利用GO和KEGG通路富集方法分析与DUXAP8相关的基因生物功能及其可能参与的生物过程。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并筛选关键基因,然后对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及其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检索分析。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DUXAP8表达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患者DUXAP8表达水平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利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Cox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法分析DUXAP8的相关基因。结果非配对样品及配对样品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DUXAP8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值均<0. 001),肝癌组织中DUXAP8表达明显升高。在不同年龄、T分...
健脾消积方水提物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自噬的调控机制
韩志伟, 王宗玉, 鞠佳霓, 李科志, 邬国斌, 林栋毅, 陈闯
2020, 36(3): 587-59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23
摘要:
目的探讨健脾消积方水提物抗肝癌机制以及对细胞自噬流和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提取健脾消积方水提物,作用于SMMC7721细胞,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的凋亡率,使用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和P62的表达,并监测自噬体的形成及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过程。计量资料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CCK8检测显示,细胞加药后24 h、48 h、72 h、96 h,增殖均受到了明显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 458、81. 093、85. 328、100. 158,P值均<0. 001)。流式细胞学凋亡检测结果显示,加药组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较对照组显著增加(t=-42. 629,P <0. 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加药组Beclin1蛋白表达下调,自噬标志蛋白LC3Ⅱ表达上调,P62表达上调。加药组细胞的自噬体向自噬溶酶体的流动受到了阻滞,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 155...
蛋白酶体β亚基4型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存活的影响
陆谦, 程欣, 夏振国, 陈钟
2020, 36(3): 592-59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24
摘要:
目的旨在探讨蛋白酶体β亚基4型(PSMB4)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存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技术构建干扰PSMB4表达的SMMC7721实验组细胞;运用MTT、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成功构建了干扰PSMB4表达的SMMC7721实验组细胞(shRNA1:t=22. 67,P <0. 000 1; shRNA2; t=30. 88,P <0. 000 1; shRNA3:t=67. 82,P <0. 000 1)。MTT实验显示第4天(0. 477 0±0. 013 5 vs 0. 323 7±0. 012 7,t=8. 286,P=0. 001 2)、第5天(0. 589 3±0. 008 8 vs 0. 384 7±0. 009 0,t=16. 220,P <0. 000 1)实验组细胞OD490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克隆形成实验显示细胞集落数显著减少。流式细胞术显示实验组细胞的早期凋...
论著_其他肝病
50例中草药与西药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肝组织病理学特点比较
罗琼, 朱哿瑞, 顾宏图, 刘坤, 陈高峰, 邢枫, 陶艳艳, 刘成海
2020, 36(3): 596-60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25
摘要:
目的比较中草药与西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肝组织病理学差异,探讨中草药致肝损伤的病理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9年6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诊治的50例DILI患者,分为中草药致DILI组和西药致DILI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表现和肝组织病理特征,包括DILI的临床类型、肝损伤严重程度分级及肝组织病理学特征,尤其是肝脏炎症部位与分级、脂肪变性的类型和程度及铁沉积等。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50例DILI患者中,中草药DILI 20例(40%),西药DILI 30例(60%)。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肝功能生化指标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值均> 0. 05);两组临床分型均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损伤程度均以1级为主,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值均> 0. 05)。在肝组织病理方面: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点灶状坏死、脂肪变性(微泡性、大泡性和混合性)及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中草药DILI组汇管区淋巴细胞...
药物性肝损伤伴自身免疫现象患者血清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
任姗, 杜晓菲, 黄云丽, 黄春洋, 张晓丹, 单晶, 陈新月
2020, 36(3): 602-60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26
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伴自身免疫现象(AI-DILI)患者血清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及其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免疫科诊治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168例,分为AI-DILI组(n=72)与非AI-DILI组(n=96),检测IP-10 rs56061981位点SNP及血清IP-10水平。比较两组间IP-10水平及SNP的差异性,并与AI-DILI的发生进行分析。等位基因频率直接由基因分型结果计算,采用χ2检验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基线IP-10水平对AI-DILI的预测作用。结果 AI-DILI组自身抗体阳性率为91. 67%,非AI-DILI组自身抗体阳性率为12.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乔松素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发的肝损伤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杜毅超, 张浩, 仲富瑞, 程宦立, 赖莉, 钱保林, 谭鹏, 夏先明, 付文广
2020, 36(3): 608-61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27
摘要:
目的探索乔松素(PIN)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发肝损伤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50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PIN(50 mg/kg)组、APAP(300 mg/kg)模型组、PIN(30 mg/kg)+APAP(300 mg/kg)组和PIN(50 mg/kg)+APAP(300 mg/kg)实验组,每组各10只。各组采取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PIN组及PIN+APAP组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2 h后,模型组和PIN+APAP组腹腔注射APAP 300 mg/kg 1次,空白组和PIN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收集血清,检测ALT、AST水平,肝组织匀浆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GSH)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空白组比校,APAP(300 mg/kg)模型组的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 <0. 01),模型构建成功; PIN(30 mg/kg)+APAP(300 mg/kg)及PIN...
深圳地区出租车司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现状分析
黄海燕, 韦荣新, 何广营, 曾辉苑
2020, 36(3): 612-61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28
摘要: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出租车司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现状及其相关指标异常情况,为科学防治NAFLD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来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体检的出租车司机1752例,分别检测BMI、血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ALT、AST及尿酸(UA)等指标,并行肝脏B超检查,分析NAFLD患病率与各项生化指标的关系。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出租车司机NAFLD患病率为51. 66%(905/1752),其中男性为57. 94%(770/1329),高于女性的31. 91%(135/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209,P=0. 027)。NAFLD出租司机的BMI、血脂、血压、FPG及UA异常率均高于非NAFLD出租车司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 894、7. 126、8. 045、8. 909、10. 373; P值分别为0. 04...
手术治疗钙化型肝细粒棘球蚴病的效果观察
高宇, 吴向未, 刘桂生, 雷振
2020, 36(3): 616-61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29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钙化型肝细粒棘球蚴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9年2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外囊完整剥除术、外囊次全切除术及内囊摘除术)的16例共20个钙化型肝细粒棘球蚴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1例患者行外囊完整剥除术,5例患者行内囊摘除术,10例患者行外囊次全切除术。除1例患者因术前囊肿已破入胆道且外囊壁已存在胆瘘而于术后发生胆漏之外,其余患者术后均未发现残腔积液、感染等残腔并发症及胆漏、黄疸。术后均无死亡、复发病例。结论对于非静止期的钙化型肝细粒棘球蚴病必须手术治疗,外囊完整剥除术并不适用,可优先选用外囊次全切除术,尤其是当出现钙化型肝细粒棘球蚴囊肿邻近肝门部、邻近肝内外大血管及外膜与外囊之间的潜在性腔隙不明显时。而当出现肝细粒棘球蚴囊肿破裂时,可酌情选择内囊摘除术。
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通路对胚胎肝前体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
玉苏甫卡迪尔·麦麦提尼加提, 艾麦提·牙森, 李文定, 冉博, 吐尔干艾力·阿吉, 邵英梅, 温浩
2020, 36(3): 620-62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30
摘要:
目的探讨TGFβ1对胚胎肝前体细胞(HPC)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PC-E14. 5细胞株并以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将细胞分为对照组(HPC)、HPC+TGFβ1组和HPC+SB431542组。HPC+TGFβ1组滴加外源性TGFβ1,HPC+SB431542组加入TGFβ1受体抑制剂SB431542,处理72 h后通过q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AFP、Alb、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糖原染色法检测细胞分化后的功能。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s t检验。结果 qRT-PCR检测结果:对照组的AFP mRNA表达量高于其他两组(F=128. 937,P <0. 01),HPC+TGFβ1组的CK19 mRNA表达量高于其他两组(F=414. 467,P <0. 01),HPC+SB431542组的Alb mRNA表达量最高(F=794. 929,P <0. 01)。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对照组的AFP蛋白表达量高于其他两组(F=269. 000,P &...
论著_胆道疾病
大学教师胆结石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的多中心研究
张弛, 胡舒铃, 孙鹏, 白烨, 王宇彤, 张本, 谷冬晴, 王新
2020, 36(3): 624-63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31
摘要:
目的研究天津市大学教师胆结石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五所高校教师的体检数据,采用腹部超声对胆结石进行诊断。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不同大学胆结石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大学教师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进行合并。结果共纳入大学教师8006人,其中440人被诊断为胆结石,合并后胆结石患病率为5. 5%。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比值比(OR)=1. 67,95%可信区间(95%CI):1. 32~2. 12,P <0. 001]、脂肪肝(OR=1. 39,95%CI:1. 12~1. 72,P <0. 001)、肾结石(OR=1. 90,95%CI:1. 15~3. 14,P=0. 01)、较高水平的己糖激酶(OR=1. 42,95%CI:1. 03~1. 94,P=0. 03)、较高水平的ALT(OR=1. 32,95%CI:1. 01~1. 73,P=0. 04)和高球蛋白水平(OR=1. 74,95%CI:1. 08~2. 79,P=0. ...
论著_胰腺疾病
血清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A1比值对重型急性胰腺炎的预测价值
钟瑞, 徐欢, 彭燕, 严永峰, 蒋鑫, 汪敏, 付文广, 汤小伟
2020, 36(3): 631-63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32
摘要:
目的探索与发现能早期预测重型急性胰腺炎(SAP)的血脂指标,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25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型急性胰腺炎(MAP) 229例,中度重型急性胰腺炎(MSAP) 161例,SAP 35例,收集所有患者在入院最初24 h内血脂相关数据。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用于评价数据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用于评价指标的诊断效能,MedCalc软件检验其效能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载脂蛋白A1(ApoA1)、ApoB/A1在不同严重程度的A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 290、χ2=9. 130,P值均<0. 05)。ApoB/A1与亚特兰大分级、Ranson评分、MCTSI评分、BISAP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296、0. 129、0. 303、0. 284,P值均<0. 05),Ap...
急性胰腺炎基因表达谱芯片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药物筛选
董小鹏, 王丽娟, 赵春霖, 张建平, 潘海邦, 易剑锋, 石育弘
2020, 36(3): 636-64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33
摘要: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急性胰腺炎(AP)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相应的候选治疗药物。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下载小鼠AP相关的高通量芯片数据集(GSE109227和GSE65146),使用GEO2R筛选DEGs。利用DAVID数据库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和通路富集分析。在String数据库中建立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关系(PPI)并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筛选出子网络模块和关键基因。预测关键基因相关的miRNAs并通过比较毒物遗传学数据库(CTD)针对关键基因进行治疗药物的筛选。结果从高通量芯片数据集GSE109227和GSE65146中共筛选到130个上调基因和16个下调基因。DEGs主要参与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趋化、TNF介导的细胞反应、正调控基因表达等生物学过程,且参与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控、白细胞内皮迁移、Focal adhesion等信号通路。在PPI网络中,共筛选出12个关键基因和6个子网络模块。miR-199a-5p、miR-1-3p等miRNAs可能作用于关键基因转录后调控。CTD数据库中筛选到染料木黄酮、白藜芦醇...
雷公藤甲素对雨蛙素诱导的慢性胰腺炎小鼠模型胰腺纤维化的影响
谭鹏, 陈浩, 王安康, 钱保林, 黄治伟, 石昊, 高琳, 付文广
2020, 36(3): 641-64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34
摘要:
目的基于NF-κB/IL-6信号通路研究雷公藤甲素对雨蛙素诱导的慢性胰腺炎(CP)小鼠模型胰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5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处理,n=5)、雨蛙素组(雨蛙素诱导CP模型,n=5)和雷公藤甲素组(雨蛙素诱导+雷公藤甲素治疗,n=5)。6周后采集样本进行检测。对小鼠胰腺称重;苏木素-伊红染色、天狼猩红及马松染色观察胰腺组织形态及胶原沉积; ELISA检测血清中IL-6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NF-κB/p65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NF-κB/p65、IL-6及α-SMA的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3组间胰腺组织重量,IL-6水平,病理评分,天狼猩红染色、马松染色、α-SMA阳性信号、NF-κB/p65阳性信号的平均光密度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4. 87、15. 85、145. 33、141. 80、121. 77、250. 22、69. 22,P值均<0. 001)。与雨蛙素组相比,雷公藤甲素组胰腺重量明显增加,IL-6的表达明显降低...
短篇论著
4例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孙琦, 金鑫瑶, 王彩莹, 杨艳丽
2020, 36(3): 646-64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35
摘要:
<正>血管周上皮样细胞(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PEC)形态特征为细胞呈上皮样,胞质透亮或淡嗜伊红色,PAS染色呈阳性,核小,圆形或卵圆形,可有小核仁。PEC常围绕血管呈放射状排列。邻近血管的PEC呈上皮样,而远离血管的PEC呈梭形,似平滑肌细胞;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的相对比例有较大差异。
病例报告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重叠甲型肝炎1例报告
吕佳, 赵钢, 孙学华, 高月求
2020, 36(3): 649-65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36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5岁,因"发热伴恶心呕吐1周,发现肝功能异常1 d。"于2019年6月15日收入本院治疗。2019年5月至6月患者因经常出差、工作繁忙,时觉疲惫,经休息睡眠后可缓解。2019年6月10日与同事多人一起进食火锅,当日晚上即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 6℃,伴乏力,咽痛,全身酸痛,恶心呕
甲强龙治疗重型药物性肝损伤合并银屑病1例报告
卢朝秀, 郭鑫, 越东杰, 吴飞飞
2020, 36(3): 652-65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37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1岁,以"全身乏力20余天,尿黄半月,皮肤、巩膜黄染1周"于2018年3月19日住院。患者既往有"银屑病"13余年,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吸烟、饮酒史;无家族遗传倾向性疾病。于2009年6月至某中医就诊,给予服用"中药"(用药成分不详)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出现腹泻,7~8次/d,黄稀便,无腹痛、皮肤黄染、恶心、呕吐等不适,治疗后皮损逐渐缩小接近正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合并多囊肝1例报告
李嘉林, 陈铭
2020, 36(3): 655-65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38
摘要:
<正>多囊肾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先天性遗传病,可以显性或隐性方式遗传[1]。其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RPKD)较为罕见,通常被认为是由PKHD1突变引起的遗传同质性疾病,与纤毛功能障碍有关,发病率约为1∶20 000,多见于婴幼儿时期,存活至成人者极少[2],至今国
胆囊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合并肝转移1例报告
张琮琦, 吴昊, 邢铭轩, 王武
2020, 36(3): 657-65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39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9岁,因"上腹部伴腰背持续性隐痛2个月"于2018年10月25日入本院。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未治疗。肝胆胰CT平扫+三期增强(图1)提示:平扫下可见肝实质密度减低,低于脾脏,胆囊不大,壁不均匀增厚,反折处显著;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延迟强化,胆囊管低位汇入胆总管,胆总管未见
综述
国内外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策略的差异
沈军, 赵超
2020, 36(3): 659-66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40
摘要:
乙型肝炎仍是我国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是控制乙型肝炎传播最有效的方法。比较并综述国内外主要权威来源资料关于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异同,针对暴露高度危险、特殊和免疫失败儿童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问题以及其他涉及我国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建议。
microRNA在HBV感染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刘莉莉, 苏何玲, 刘永明
2020, 36(3): 662-66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41
摘要:
microRNA(miRNA)通过调控转录后基因表达在病毒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miRNA可影响HBV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和基因表达,而HBV则可通过调节宿主miRNA的表达为自身存活和复制提供有利的环境。这种miRNA介导的HBV与宿主的相互关系是HBV感染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重要基础。阐述了miRNA在HBV感染相关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中的作用进展。
Wnt信号介导的肝巨噬细胞与肝祖细胞相互作用在肝纤维化发生与修复中的意义
简迅, 徐莹, 刘平, 慕永平
2020, 36(3): 666-66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42
摘要:
肝脏巨噬细胞和肝祖细胞在肝纤维化的发生与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可影响肝祖细胞的分化取向,Wnt信号通路在巨噬细胞与肝祖细胞相互作用中发挥关键"桥梁"作用。重点概述了在肝纤维化病理状态下,巨噬细胞、肝祖细胞的作用及其二者之间的"对话"机制。指出未来需要对肝巨噬细胞的基因组和表型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其调控肝祖细胞分化的机制,以期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依据。
断流术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作用及争议
徐伟, 涂兵
2020, 36(3): 670-67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43
摘要:
门静脉高压所致的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脾功能亢进等严重威胁到肝硬化患者的生命。目前外科断流术仍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重要术式之一,但药物、内镜及介入等治疗方式的兴起,使得断流术在门静脉高压治疗中的作用、手术指征、手术时机以及脾切除与否等受到争议。对断流术的作用及争议进行阐述分析,指出目前断流术仍是不可替代的,而门静脉高压的治疗应以个体化、综合性、微创为原则,尽可能带给患者最小的创伤、最大的受益。
肠道菌群在门静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张群, 王宪波
2020, 36(3): 673-67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44
摘要:
肠道微生物是人体中最大的共生微生物集合,而肝脏由于其解剖位置及独特的血管系统易暴露于肠道的微生物之中并受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正常状态下由于肠上皮屏障功能和肝脏的清洁解毒功能,可防止微生物或微生物产物转移到肝脏和体循环中。然而,当肠屏障功能被破坏时,大量细菌产物可进入肝脏和全身循环,并刺激机体的免疫防御及炎症反应,而这些扰动在肝硬化中尤为突出,增加了临床上显著门静脉高压的发展。整合并总结了肠道菌群在门静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化疗药物致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方凯, 许健, 徐可, 詹月萍
2020, 36(3): 677-67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45
摘要:
药物是造成肝损伤的重要原因,据统计约1100种药物可能造成肝损伤。由于难以鉴别诊断,药物相关损害仍然被误判。而不同的药物对于肝脏的损伤机制及程度均有不同,因此应对措施也应当具有针对性。有关化疗药物所造成的肝损伤的系统回顾较少。主要介绍了各类用于临床的化疗药物对肝脏的毒性机制,评述了不同化疗药物对肝脏的毒性程度。总结了化疗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临床表现并为临床应对提出相关建议。
巨噬细胞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罗雨欣, 郭金波, 张晓岚
2020, 36(3): 680-68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46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趋于年轻化,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巨噬细胞作为参与NAFLD发病的重要细胞之一,一直广受关注。针对肝脏巨噬细胞的来源及分类、巨噬细胞在NAFLD肝脏炎症中的作用和其活化的机制、靶向巨噬细胞药物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治疗NAFLD提供参考。
肝血窦内皮细胞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展中的作用
蒋钊, 阮柏
2020, 36(3): 684-68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47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脏脂肪变、炎症和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临床代谢综合征,日渐成为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常见慢性肝病。肝血窦内皮细胞(LSEC)是肝脏组织特化的血管内皮细胞,作为一道重要的血管屏障,其对肝脏细胞吸收和代谢源自肠道血液中的营养与物质成分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介绍了NAFLD发生发展进程中LSEC毛细血管化、血管功能障碍及其参与调控肝脏炎症、血管生成、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与肝细胞损伤的关系
魏海梁, 司明明, 郭辉, 李京涛, 李倩, 闫曙光, 鞠迪
2020, 36(3): 687-68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48
摘要:
在肝脏组织中,线粒体不但为肝细胞的物质代谢提供了能量,同时还广泛参与了肝细胞损伤甚至凋亡的过程,在与肝细胞损伤、凋亡密切相关的肝炎、肝纤维化、肝癌癌前病变及肝癌的病理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线粒体膜通透性的改变在肝细胞损伤中的重要作用、ATP合成障碍及消耗加速肝细胞损伤以及肝细胞线粒体Ca2+稳态异常与肝细胞损伤关系等方面阐述了线粒体与肝细胞损伤之间的关系,以期以线粒体为靶点,为防治肝细胞损伤引起的慢性肝脏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肠道菌群在肝性脑病中的作用机制
姬晓彤, 贺韵涵, 戚莹媛, 杨晓航
2020, 36(3): 690-69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49
摘要:
肝性脑病临床症状多样,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组成与肝性脑病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改变有关。在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微生物学、神经系统及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并总结了肠道菌群通过肝-脑轴对肝性脑病的调控机制,认为深入研究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对肝性脑病的治疗很有必要,可为临床提供更明确的诊疗依据。
终末期肝病与肌少症的关系
李侗曾, 孔明, 陈煜
2020, 36(3): 693-69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50
摘要:
终末期肝病往往伴发各种并发症,其中肌少症是终末期肝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但是容易被临床医生忽略,实际上肌少症也会影响终末期肝病患者的预后。阐述了肌少症的定义及评估方法、诊断标准,及其与多种终末期肝病的关系,认为应深入探究肌少症在肝病发展中的作用,为肝脏疾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的诊治
杨宁, 刘雁声, 韩英
2020, 36(3): 697-70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51
摘要: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可在初诊时或随访的过程中出现2种AILD的特征,通常将这种情况称为"重叠综合征",其中以PBC重叠AIH最为常见。与单纯PBC或AIH相比,PBC-AIH重叠综合征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腹水、死亡及肝移植发生率明显升高,病情进展也更迅速,因此,其早诊早治显得尤为重要。对近年PBC-AIH重叠综合征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代谢综合征与胆囊结石的关系
白济东, 薛荣泉, 白永乐, 夏医君, 王烯冬, 希龙夫, 韩晓月, 韩立博
2020, 36(3): 701-70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52
摘要:
近年越来越多的患者在患有代谢综合征的同时患有胆囊结石,且胆囊结石极有可能引发急性胆囊炎、急性梗阻性胆管炎、胰腺炎等危及生命的病症。总结分析代谢综合征中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与胆囊结石的关系,并对相关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胆囊结石的筛查、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提供临床指导。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范围的争议及诊疗进展
汪宏, 姚小晓, 乔士兴
2020, 36(3): 704-70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53
摘要:
肝门部胆管癌(HCCA)是肝外胆管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解剖位置特殊、肿瘤沿胆管生长、肿瘤恶性程度高、易侵犯肝实质等特点。目前HCCA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非手术胆道引流、新辅助放化疗、光动力学疗法等,但手术切除仍是其首选方法。关于HCCA术前是否需要减黄和门静脉栓塞及手术切除范围一直存在争议。对HCCA的临床分型、术前检查及诊断、治疗方法的进展进行阐述。
胰腺癌缺氧微环境的生物学作用
张雨, 江建新
2020, 36(3): 708-71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0.03.054
摘要:
癌细胞生长迅速及中心血供不足导致的缺氧是肿瘤微环境特性之一,在胰腺癌中尤为突出。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缺氧与胰腺癌的血管新生、代谢重建、肿瘤增殖及早期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并通过分泌多种活性因子介导肿瘤免疫逃避。此外,耐药作为胰腺癌治愈率低的关键因素,也与缺氧相关。缺氧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并依赖于缺氧诱导因子发挥作用。对缺氧微环境与胰腺癌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并探讨相关信号通路激活与分子机制,以期为胰腺癌缺氧微环境靶向治疗提供线索。
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
一级慢加急性肝衰竭是后续三级肝衰竭的预测因子
闫琪, 高普均, MAHMUD N, SUNDARAM V, KAPLAN DE
2020, 36(3): 504-504.
摘要:
<正>【据《Hepatology》2019年11月报道】题:一级慢加急性肝衰竭是后续三级肝衰竭的预测因子(作者Mahmud N等)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可升高潜在肝硬化患者的短期病死率。根据急性失代偿后发生的器官衰竭情况,欧洲肝病学会将ACLF的严重程度分为1级(最轻)至3级(最重)。然而,就随后发生的高等级ACLF的风险而言,幸存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与肝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
赵优优, 高普均, ROSSO C, KAZANKOV K, YOUNES R
2020, 36(3): 531-531.
摘要:
<正>【据《J Hepatol》2019年11月报道】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与肝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作者Rosso C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紊乱的代谢环境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局部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研究旨在阐明巨噬细胞活化、靶器官/组织胰岛素抵抗(IR)与肝损伤之间的相互作用。
MRI测量的肝脂肪含量变化不能预测脂肪性肝炎在治疗中的组织学改善情况
李杰, 牛俊奇, BRIL F, BARB D, LOMONACO R
2020, 36(3): 545-545.
摘要:
<正>【据《J Hepatol》2019年10月报道】题:MRI测量的肝脂肪含量变化不能预测脂肪性肝炎在治疗中的组织学改善情况(作者Bril F等)概念验证研究经常通过核磁技术评估肝内甘油三酯(IHTG)含量的变化,以此作为组织学的替代指标。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Bril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来确定这种策略预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肝脏组织学变化的可
外部验证“辽宁评分”评估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准确性:一项中国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李谦谦, 祁兴顺, LI QQ, WU YH, ZHU Q
2020, 36(3): 560-560.
摘要:
<正>【据《Ann Transl Med》2019年12月报道】题:外部验证"辽宁评分"评估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准确性:一项中国多中心横断面研究(作者LI QQ等)该课题组既往的研究建立了"辽宁评分"以无创评估食管静脉曲张(EVs)。本项多中心研究旨在外部验证"辽宁评分"的准确性并进一步评估其预测高危EVs的准确性。
靶向Jak/Stat通路作为Akt/β-联蛋白诱导的肝细胞癌SP/CD44+肿瘤细胞的治疗策略
丁梦梦, 高沿航, TOH TB, LIM JJ, HOOI L
2020, 36(3): 586-586.
摘要:
<正>【据《J Hepatol》2019年9月报道】题:靶向Jak/Stat通路作为Akt/β-联蛋白诱导的肝细胞癌SP/CD44+肿瘤细胞的治疗策略(作者Toh TB等)肝切除和肝移植以及辅助放化疗是肝细胞癌(HCC)治疗的主要手段。由于其频繁复发和肝内转移,HCC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很差。目前仅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被批准用于晚期、非切除的HCC的一线治疗,但其生存获益有限。
TAF和TDF上调NS5ATP9,汇集调控TGFβ1/Smad3、NF-κB/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抑制肝纤维化
赵静, 成军, ZHAO J, HAN M, ZHOU L
2020, 36(3): 591-591.
摘要:
<正>【据《Hepatol Int》2020年1月报道】题:TAF和TDF上调NS5ATP9,汇集调控TGFβ1/Smad3、NF-κB/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抑制肝纤维化(作者ZHAO J等)来自北京地坛医院的zhao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探讨替诺福韦阿芬太尼富马酸替诺福韦(TAF)/替诺福韦富马酸二异丙酚(TDF)在治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
相对骨骼肌质量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蔡昌洲, 虞朝辉, CAI C, SONG X, CHEN Y
2020, 36(3): 595-595.
摘要:
<正>【据《Hepatol Int》2020年1月报道】题:相对骨骼肌质量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作者Cai C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逐渐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低骨骼肌质量指数(SMI)可能在NAFLD的发展中起作用。该研究目的是探讨量化SMI、肌少症与NAFLD发生和发展之间的关联。
IgM反应是熊去氧胆酸和苯扎贝特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李艳艳, 高润平, TAKANO K, SAEKI C, OIKAWA T
2020, 36(3): 601-601.
摘要:
<正>【据《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9年11月报道】题:IgM反应是熊去氧胆酸和苯扎贝特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预后生物标志物(作者Takano K等)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对熊去氧胆酸(UDCA)不敏感,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苯扎贝特可作为这些患者的二线药物选择。该研究旨在评价UDCA联合苯扎贝特治疗UDCA难治性PBC的远期疗效,并探讨影响
熊去氧胆酸与安慰剂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治疗的比较: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陈林, 李婉玉, CHAPPELL LC, BELL JL, SMITH A
2020, 36(3): 607-607.
摘要:
<正>【据《Lancet》2019年9月报道】题:熊去氧胆酸与安慰剂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治疗的比较: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作者Chappell LC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以产妇瘙痒和血清胆汁酸浓度升高为特征,与死产、早产和新生儿入院率增加有关。熊去氧胆酸作为一种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但缺乏足够的证据基础。
心功能、难治性腹水和β受体阻滞剂对行肝移植的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
张晓雪, 金清龙, GIANNELLI V, ROUX O, LAOUéNAN C
2020, 36(3): 630-630.
摘要:
<正>【据《J Hepatol》2019年10月报道】题:心功能、难治性腹水和β受体阻滞剂对行肝移植的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作者Giannelli V等)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SBB)是否对终末期肝硬化和顽固性腹水的患者有害尚存在争议。假设如果只有一部分等待肝移植的心功能低下的患者应用NSBB,其病死率可能会有所增加。
NLRP3炎症小体对急性胰腺炎小鼠全身炎症反应及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的调节作用
李德钊, 郭晓林, SENDLER M, van den BRANDT C, GLAUBITZ J
2020, 36(3): 712-712.
摘要:
<正>【据《Gastroenterology》2019年10月报道】题:NLRP3炎症小体对急性胰腺炎小鼠全身炎症反应及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的调节作用(作者Sendler M等)胰腺炎开始时主要是无菌的局部炎症,其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然后是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来自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的Sendler等通过研究探讨了小鼠和人类血清中该过程的机制。
读者·作者·编者
《临床肝胆病杂志》关于文章讨论部分撰写的要求
2020, 36(3): 707-707.
摘要:

<正>讨论部分是对文章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和评价,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结果所做的总结性、提示性的陈述。主要内容包括:(1)指出本研究获得的新的重要结果和结论,解释结果中试(实)验现象的理论依据;(2)客观地评价应用价值,说明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动态及与本研究结果的异同;(3)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目前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消息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0年1-7期“重点号”选题及各期执行主编
2020, 36(3): 572-572.
摘要:
《临床肝胆病杂志》“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栏目欢迎投稿
2020, 36(3): 611-611.
摘要:
<正>为介绍国外肝胆胰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我刊开设了"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栏目,免费刊发国外医学期刊中肝胆胰研究领域相关文章摘译,欢迎广大同仁踊跃投稿。撰稿要求:1.高影响因子(IF≥10)期刊刊发的研究性论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对编委、审稿专家稿件免收审稿费
2020, 36(3): 635-635.
摘要:
<正>近年来,本刊来稿量、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稳步递增,在肝胆胰学术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饱含了各位编委和审稿专家倾注的大量心血:为期刊发展献计献策;积极组稿、荐稿、审稿,亲自撰写优秀文章惠赐本刊。
《临床肝胆病杂志》对基金项目论文开通“绿色通道”
2020, 36(3): 654-654.
摘要:
<正>为了进一步提升《临床肝胆病杂志》的学术水平,提高优秀论文刊发的时效性,《临床肝胆病杂志》已对国家、省、部、市(地)级科研基金资助的论文开通"绿色通道",即免收审稿费,一经审查合格,优先发表。